活动受众面窄的原因

如题所述

可不可以理解为题主问了两个问题:

一是怎么样去看《黄金时代》?

二是为什么小众电影在中国会没有大市场?

怎么样去看《黄金时代》?

1.要更好地理解《黄金时代》,最好对电影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

《黄金时代》并不是一部老少咸宜、没有观影门槛的电影。许鞍华导演想要呈现的,是一位民国时期才华横溢却历经坎坷的女作家的一生,个人猜想她甚至没打算每个观众都能被影片所传递的情感所打动。因此,需要在观影前对萧红、民国以及文学有一定的了解。

影片对于情感的代表相对比较内敛,采取一种类似纪录片的采访式叙事方式,对于影片传递信息需要观众甄别,影片情感表达较为克制。如果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观影后会产生一头雾水的感觉。不理解为什么萧红想藏在鲁迅身边、萧红那句「我对政治没有兴趣」(虽然她被称之为左翼代表作家)、民国文人的国恨家仇、萧红一生的不甘。

2. 去站在女性视角看这部电影。

许鞍华并不是用《黄金时代》来讲述萧红一生的风花雪月,虽然爱情是影片重要的一部分,但许导想表达的,远不止此。她想为观众展示的是萧红作为女人在中国一段特殊大环境下的一生。影片也处处流露出属于女性特有的或内敛、或含蓄、或幽怨、或烂漫的独特视角。

许鞍华是在拍萧红,但她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拍女人。这就需要在观影中,置换至导演思维(假如你是男性,或者女汉子)去观察和感受她所理解的“黄金时代”。

3. 抱一颗平常心,不要为自己添加观影偏见,设置观影立场。

诚然,周围人的反馈和媒体的评论很重要,但是一部电影好不好,还是需要自己去思考和判断。视角的不同,对于一部电影的感受就不尽相同,自己去看看,才是最重要的。

4. 少喝饮料。

这是我个人觉得非常必要的一个建议,《黄金时代》片长 3 个小时,几乎达到 2 个标准电影时长,实在挑战观众的耐心。因为 3 个小时几乎已经超出了普通观众能忍受的极限,科学上来说,也超出了人类观影时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但是导演在影片叙事上,并没有设置明显的情节释放点,可能是想表达的太多,3 个小时的电影时长被塞得满满当当。这就产生一个尴尬的情况:如果你完全融入电影,那么可能你上厕所回来就已经错过了关键的情节转折点,观影过程就不太舒畅。因此,个人建议:少喝饮料,善待膀胱。

为什么小众电影在中国会没有大市场?

这个问题就更加复杂,首先是,你如何定义“小众电影”?

题材冷僻?投资低廉?新人制作?影像实验?……

其实“小众电影”是一个伪定义,所以这个问题可以说根本没有答案。

我觉得,题主可能是想问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些受众面比较窄但比较不错的电影在中国会没有好的票房收入?

这就简单了很多。

1. 受众面较窄,肯定市场就相对狭小。

这个很好理解,也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为什么大部分电影偏爱用圆满结局,为什么大部分电影喜欢与时下热点关联,为什么有那么多爆米花电影。因为电影受制于市场,如果一部电影受众不以市场主流需求人群相符,那么票房大卖就很难。

2. 具有一定观影门槛。

有些电影有意或者无意设置了观影门槛,比如上文所说的之于《黄金时代》的背景知识。这就给观众造成了一种“这部电影说的事儿我都不知道”的先入为主的概念,自然在影片选择上就会有所偏向。这同样也适用于一些外片:因为文化隔阂的先天门槛,部分在国外具有优秀口碑的电影在中国却遭冷遇。比较突出的是:geek 向电影,小众圈子类电影,宗教类电影等等。

3. 一定程度上有违观众既有的观影习惯。

这多数体现在电影手法上,比如新颖的剪辑,纷繁的叙事结构,庞杂的电影人物关系等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很有可能让观众有一种“看不懂”的观影担心。还是说回《黄金时代》,许鞍华所采用的类纪录片采访式叙事方式,在电影来说,是一种非主流叙事方式。大部分观众习惯了固定视角的线性叙事,自然会对这种少见且相对复杂的叙事方式产生抵触。

4. 部分影片传递的情感较为沉重。

电影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他们更需要在电影院有 100 多分钟让电影带给他放松,因此表达比较轻松、温馨、简单情感的电影才更受欢迎。而《黄金时代》却表达的是乱世下女作家萧红命途多舛的一生的悲叹,情感包括国仇、家恨、谎言、背叛、嫉妒、抛弃等沉重的情感,自然不能满足大部分观众的情感需求,之于票房那就更无从谈起了。

但是,我们同样也看到中国观影群体的逐步成熟和进步,市场上有千万种需求,就会有千万种影片,随着各色影片的增多,也会逐渐培养出各式各样的观众,从而进一步优化市场需求,催生电影市场的“百花齐放”。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中国电影人一点时间,给中国电影市场一点时间,用自己的理智和手中的电影票去影响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2
现在的自媒体是内容为王,好的内容会比一般的内容更有竞争力,取得的流量也不是一般的内容能够相比的。但是也有的时候很奇怪,明明内容高质量比别人高,阅读量却反而更低,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内容为王的观点是错误的吗?其实并不是,干货阅读量低有可能是因为下面这几个原因:

做自媒体要写干货,但是为什么有时候干货的阅读量也这么低?

1、受众面窄

运营自媒体其实本质上就是运营一个社群,你选择的领域就决定的社群的大小规模,而我们如果写干货的话,就注定不会有太大的规模,为什么呢?因为干货都是能够戳中用户的痛点的,而只有把用户的需求细分成很多个不同的方面,你才能够精确的戳中用户的痛点,才能够给用户提供完美的专业服务,才能够更加精确的吸引粉丝,才能实现最后吸粉固粉以及变现的终极目标。

但是,对于我们做自媒体而言,我们创作内容的目的是要想办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的扩散,要尽可能的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但是由于规模的限制,很多人根本就对这些内容不感兴趣,你的内容写的再好他们也不在乎。

做自媒体要写干货,但是为什么有时候干货的阅读量也这么低?

所以,有时候我们的内容注定不会有太多的阅读量,只能想办法把内容做的更好,吸引更多有需求的用户。

2、专业性强

既然是干货,那么肯定就要专业,而有的人就是因为太专业了才导致阅读量低,为什么这么说呢?学术论文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吧,有的时候一篇论文里能有好几百的个专业的名词,这种论文别说是那些不是这个专业的人,就算是这个专业的人也不愿意读这种文章,道理很简单,专业性太强的东西总是枯燥乏味的,做自媒体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做自媒体还是要让别人都能看懂我们的文章,要迎合大众的口味。

做自媒体要写干货,但是为什么有时候干货的阅读量也这么低?

所以,我们在写自媒体文章的时候,要在专业的基础上,让自己的文章变得更有趣味性,让用户能够轻松地学习知识。

不管怎么样,做自媒体都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如果你想要做好自媒体、提高阅读量的话,可以利用工具,我推荐你使用易撰,易撰的工具集里有免费的文章原创度检测工具、文章风险检测工具、标题助手等工具,可以帮你更好地运营自媒体、提高阅读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