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为什么明朝中后期昆曲会从江南地区向更广泛的区域传播?

如题所述

明朝中后期昆曲会从江南地区向更广泛的区域传播原因: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1、昆曲的产生

昆曲,又称昆剧或昆腔,是出现于明代的一种新兴戏剧样式,从16世纪晚期开始,它逐渐取代了以金元杂剧为代表的北曲杂剧在剧坛的中心地位,同时也超过了其他南戏声腔,成为明代最重要的戏剧形式。

南戏是以南曲演唱的一种地方声腔剧种,所谓南,是与宋金时期兴盛于北方的北曲杂剧相对而言的。根据现在所能见到的资料,南戏大约在南宋光宗朝兴起于浙江永嘉;也有人以为南戏早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就已出现,到南宋方开始盛行。

宋元南戏传到昆山地区后,与当地方音及民间曲调相结合,形成了富于昆山地方特色的声腔,在元末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推动下,这种声腔有了长足的发展,从而演进为明代中叶以前声名大著的昆山腔。

2、昆曲的行当与表演体系

在中国文化精神的长期浸润下,昆曲逐渐形成了带有浓重写意色彩的表导演体系。演员角色行当的确立、虚拟手法及程式动作的运用使昆曲表演具有了再现与表现相结合的特点,成为诗、歌、舞合一的综合艺术,主客交融,虚实互见,行云流水,一无拘滞。

角色行当又称“脚色行当”或“脚色家门”,是对演员所扮角色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所进行的类型划分。据徐渭《南词叙录》,南戏已有“生、旦、外、贴、丑、净、末”七个行当,其中“外”为“生之外又一生”,“或谓之小生”,系次要的生角,

后人又增加了“外旦”和“小外”两角,作“旦”和“外”的补充;“贴”为“旦之外贴一旦”,系次要的旦角。

早期昆曲沿用南戏的行当体制而稍加变化,如梁辰鱼《浣纱记》中的“正生、小生、正旦、贴旦、小旦、外、小外、丑、净、

副净、末、小末”十二个行当便是在南戏基础上增创而成的,其后又出现了“正生、贴生(或小生)、正旦、贴旦、老旦、小旦、外、末、净、丑(即中净)、小丑(即小净)“十二人”或“十一人”的行当体制。

到清代,昆曲行当体制又有了新的发展。清代中叶以来,昆曲表演体系更加成熟和完善,行当也随之扩展到二十多个,分工日趋细密,同时各行当的表演技术也开始由粗陋走向专精。但无论如何变化,昆曲角色行当都不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

角色行当不仅同各种戏剧人物类型密切结合,而且还与昆曲的表演程式紧紧联系在一起,行当的划分及其表演特点的确定本身就是表演程式的一个组成部分。程式是昆曲表演的主要技术语汇,它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规范化手段,刻画人物,交代情节,传达情感,渲染氛围,组织全部演出。

昆曲经魏良辅改革而在艺术上获得提高,又经梁辰鱼等搬上舞台而成为独树一帜的声腔剧种,万历年间迅速扩展到江浙各地,压倒了其他同属南曲声腔的剧种,呈后来居上之势;其后还传入北京宫廷,被称为“官腔”。昆曲主宰剧坛的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