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林试剂的配制方法

如题所述

斐林试剂的配制方法:

0.1g/mI的NaOH(甲液)和0.05g/mI的CuSO4(乙液)。甲液配制方法是将125g氢氧化钠和137g酒石酸钾钠溶于500mI,蒸馏水中(贮于带橡皮塞的瓶中)。乙液配制方法是将34.5g结晶硫酸铜溶于500ml水中,加0.5mI硫酸。混合均匀。

拓展资料——斐林试剂

斐林试剂是一种可以鉴别还原性物质的试剂,一般由含量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含量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含量为0.2g/mL的酒石酸钾钠配制而成,由德国化学家赫尔曼·冯·斐林在1849年发明。常用于鉴定可溶性的还原性糖的存在,与单糖中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等)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是二价铜离子的酒石酸钾钠配合物,可以被脂肪醛或还原性糖还原为氧化亚铜。斐林试剂为深蓝色溶液,在与脂肪醛或还原性糖共热时,蓝色消失,析出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在氧化亚铜析出过程中,反应液的颜色可能经过由蓝色→绿色→黄色→红色沉淀的逐渐变化,反应较快时,直接观察到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的使用方法及原理不尽相同。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都是检验还原性糖的试剂,二者的使用方法及原理、成分也有区别,下面就从这几种试剂的使用原理、成分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做一简单总结。

班氏试剂常用于尿糖的鉴定,其配方与斐林试剂不一样,其配方为:400mL水中加85g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50mL加热的水中加入8.5g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把CuSO4溶液倒入柠檬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如产生沉淀可滤去。

其反应原理与斐林试剂略有差别。利用斐林试剂鉴定时,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直接反应生成酒石酸络铜离子

酒石酸络铜离子和可溶性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班氏试剂中的产生却是这样的:柠檬酸钠作为络合剂,由碳酸钠提供碱性。CuSO4与柠檬酸钠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时生成柠檬酸络铜离子,柠檬酸络铜离子与葡萄糖中的醛基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两种试剂的保存方式不同。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混合后会因酒石酸有一定的还原性而自发地缓慢产生氧化亚铜沉淀,因此斐林试剂一般为现用现配;而班氏试剂的配方中,柠檬酸钠比较稳定,实际碱性也不强,不易还原铜离子产生氧化亚铜沉淀,因此该试剂可长期保存。

当然,无论用班氏试剂还是斐林试剂,归根结底都是二价铜与醛基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而生成砖红色的沉淀,两者反应现象一样,这就是二者的相同之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