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宋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篇章,它们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时代的风貌。唐诗以其恢弘开阔的气象和浪漫歌唱,展现了唐朝盛世的繁华。然而,宋诗则在北宋的贫弱和社会危机、南宋的民族困境中,更倾向于写实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以沉郁悲愤的笔触揭示国事。
在创作风格上,唐诗以情感韵律见长,善于以抒情方式传达思想,语言流畅,意境浑厚;而宋诗则倾向于理趣,强调说理和议论,语言结构散文化,书卷气息浓厚,常运用典故,体现了理性思考的深度。
马积高和黄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指出,唐诗和宋诗在表现手法上有所区别:唐诗注重直观感受的抒发,宋诗则更倾向于先理性把握后选择形式,富含逻辑思维。唐诗诗味浓烈,宋诗则相对淡雅,但以思想的深刻和语言的精炼弥补了这一点。
尽管宋诗学习起来可能相对容易,因为它更依赖于才学和理性,但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中强调,宋诗并非唐诗的简单替代,而是唐诗的自然延续和创新。宋代诗人如杜甫、韩愈的启发,推动了诗歌题材和语言的通俗化,议论的普遍化,使得宋诗在继承与革新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唐诗并肩而立,共同丰富了中国诗歌的历史画卷。
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自具特色。文学史上提到宋诗﹐有时是作为宋代诗歌的简称﹐有时则指某种与唐诗相对的诗歌风格。宋代诗歌依时间先后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发展时期。虽然其成就不如唐诗﹐但对后世的影响仍然很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