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咱央妈"爱不释手",为什么发达国家央行却很少用?

如题所述

央妈为何偏爱存款准备金,而发达国家为何少用?


在金融市场的密切关注下,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祭出"全面降准+定向降准"的大招,释放出约9000亿的长期资金。不难发现,年内央行已实施三次降准操作(包括全面和定向),近十年来调整法定准备金的频率更是接近30次,然而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它们在准备金策略上鲜有动作,主要依赖利率调控。


那么,为何我国央行如此频繁地运用准备金率工具,而发达国家对此态度冷淡呢?答案藏在准备金制度的深层逻辑中。


准备金率:银行信贷扩张的调节器


准备金率,是银行为应对可能的现金需求而向央行缴纳的最低存款比例。起初,它是保障银行流动性安全的基石,但随着金融体系的演变,它成为了央行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简单来说,银行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限制贷款发放,就像一个放大镜:100万基础货币通过法定准备金率为10%的限制,可以催生出10倍的贷款总额。当经济过热,准备金率上升会紧缩信贷,反之则助力信贷扩张。


外储时期的"流动性冻结"与"解冻"


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由于国际贸易繁荣,外汇储备激增,央行通过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基础货币。为了对冲流动性过剩,央行曾一度将大型存款机构的法定存准率提升至接近20%。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外储增速放缓,央行逐渐调整策略,降准成为弥补流动性缺口的手段,目前我国平均法定准备金率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比之下,欧美日等经济体在70年代后,随着经济增长稳定,准备金率的重要性逐渐减弱,许多国家甚至取消了准备金要求。它们更多依赖利率调控来维持经济平衡。


流动性陷阱下的准备金局限性


然而,准备金率在欧美日的失效并非因为其绝对数值低,而是由于超储率过高。在信贷需求疲软时,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往往被闲置,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并不能有效推动信贷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流动性陷阱,使得准备金调节作用受限。


未来的趋势与策略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保持较低的准备金率有其合理性,可以避免对银行业务模式的负面影响,同时用更具针对性的利率政策来应对国际资本流动。而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法定准备金率仍有下调空间,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防止资金流入限制性行业。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定向降准与全面降准的组合,以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