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金额怎么算出税额

如题所述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额计算公式:按商品不含税销售额*税率;销售方为一般纳税人:不含税价=发票总额/1.17;税额=不含税价*17%;销售方为小规模纳税人:不含税价=发票总额/1.03;税额=不含税价*3%。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由国家税务总局监制设计印制的,只限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的,既作为纳税人反映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会计凭证又是兼记销货方纳税义务和购货方进项税额的合法证明;是增值税计算和管理中重要的决定性的合法的专用发票。
1.计算方法如下: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1+税点);即税额=不含税金额*税点。
2.所谓税点,就是某些经常逃税的纳税人,他们平时销售不开发票,也错误地认为不开发票就不用缴税。所以,他们在报价时,没有把自己需要承担的税款计算在价格之内。当客户需要开具发票时,他们会要求购买方直接承担销售方要缴纳的税款。这笔税款占原始报价的比例就被称为税点。计算方法如下: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1+税点);即税额=不含税金额*税点。比如:买一件东西不含税的价格是1000元,如果需要开发票,税点是13个点,则开发票金额为=1000*(1+13%)=1130元,税额为1000*13%=130元。
3.如果销售方是一般纳税人,税点通常不会达到17%。因为进项税的存在(例如上文中农场缴纳的17元)。这个比例一般与该纳税人的盈利水平有关。利润率越大,税点也就越高,但不会高过17%的增值税税率。如果你买东西要发票,遇到对方跟你要加价17%。有两种可能,一是他在骗你;二是他做的是无本万利的买卖。如果销售方是小规模纳税人或者营业税纳税人,税点通常就是税率,但考虑到附加税费和所得税,应该还是会比3%和5%要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五条
【销项税额的计算】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按照销售额和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税率计算收取的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销项税额计算公式: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第十二条 【小规模纳税人的适用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五条 【免征增值税的项目】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一)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二)避孕药品和用具;
(三)古旧图书;
(四)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五)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六)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七)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除前款规定外,增值税的免税、减税项目由国务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均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