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活动记录表怎么写

如题所述

劳动实践活动记录表的写法:

1、写明劳动时间、地点、劳动项目、劳动目的。

2、简要说明劳动过程,心理反应,劳动体验。

3、概述劳动结果和思想认识的提高。

4、记录参加实践的劳动的具体情况,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比如参加社区公益卫生行动等。

5、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

劳动实践活动记录表范文:

劳动实践活动记录表一:

活动主题:关注环境保护,美化我们的家园  

活动地点:凤凰社区、镇政府、广尝汽车站、

活动时间:4月12日——4月17日  

活动内容:清洁小广告及乱贴乱画  

参加人员:九年级(1)班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清除墙上所有乱贴乱画内容。我们将班级分组,实行包片到人的制度,并自带了所有需要的工具。每个小组内又有不同分工,有人专门负责涂掉乱画的痕迹,有的人带来了小铲子,水桶等,专门负责将乱贴的小广告清除。  

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体验与感受:天虽然很热,但是,大家热情很高,为了能清理的更加彻底,走遍了每一条大街小巷。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它使我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这几天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看到得到改善的村容村貌我们都品尝到了成果的喜悦。

我们想通过我们的行动,让大家意识到美化环境,人人有责。  

劳动实践活动记录表二

活动主题:参观化林,感受乡镇变化  

活动地点:化林新村  

活动时间:5月10日  

活动内容:清洁广场,参观新村  

参加人员:八年级(2)班  

活动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发展了,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了。

作为鹤中的学生应该感受到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并能分析出发生变化的原因,并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故此利用这个假期之际,参观化林村,化林经济发展较快,村民生活水平远远高于其他村庄,我们将通过参观调查访问,探求化林发展的原因。具体内容如下:  

1、调查化林村居民近年来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制成统计表;  

2、收集化林家庭生活各项消费支出,制成统计表;  

3、通过访谈长辈或观察法归纳出化林环境建设、文化发展方面的变化,制成课件或拍成照片;  

4、实地参观新村,近距离感受工农业发展。  

劳动实践活动记录表三

活动主题:红色记忆,缅怀先烈  

活动地点:马鞍山  

活动时间:5月20日  

参加人员:八年级  

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八年级全体师生整装待发。一声号令,彩旗飘扬,歌声震天,大家向着心中的革命圣地——马鞍山进发。  

孩子们像一匹匹脱缰的小马,蹦蹦跳跳,说着笑着,行进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一路的自然景色,是那么迷人,是那么鲜绿。  

到达马鞍山后,在年级老师的指导下,开始陆续进入红军纪念馆参观。一张张古老的照片,一尊尊鲜活的雕塑,让我们走进了那个难忘的革命战争年代,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冲锋杀敌的身影和徐总指挥的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认真看着照片下的解说,认真倾听工作人员的解说,我们热血沸腾,对英雄的敬慕之感油然而生。  

革命老人们给孩子们讲那战争年代的故事,看到孩子们天真纯朴的眼神、老师们严肃的表情、工作人员热情的笑脸都无声的装点并振奋着大山的`每一个角落,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劳动实践活动记录表四

活动主题:拥抱大自然,低碳在我行  

活动地点:岱岭山  

活动时间:5月26日  

参加人员:七年级  

七年级学生到岱岭山进行了“拥抱大自然,低碳在我行”的主题实践活动。  

在岱岭山空气清新,所有的植物安静地展示着自己,迎接着同学们的目光。各种各样的植物,有高的直攀山顶,有矮的贴着地面,还有各种颜色和形状。一路上,海棠、茶花、桃花不断,一丛一丛的郁金香怒放着,绿色的味道,花香,夹杂在空气里,沁人心鼻。同学们慢悠悠地走着,笑着,在青翠葱绿的世界里,觉得透彻清凉。可惜,时间追人。  

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出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同学们都很兴奋、激动。而通过此次活动,大家也感受到保护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必要性,进一步倡导环保型、低碳型生活方式。

劳动实践活动记录表五

1、活动地点及活动对象  

活动地点:玉米地  

活动对象:小学生  

2、活动的目标  

在实践过程中,亲身感悟科技给农业带来的效益和生机,激发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感情,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在教师和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发表宣传作品,培养初步吸收一部分农业科普知识并向家庭宣传推广的能力  

3、活动内容:打药压塑料薄膜  

活动形式:自由体验与父母一起劳动  

4、总结  

在社会实践中,父母是技术操作的示范者,农业经验介绍者,学生则是模仿者、学习者;在学校,教师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家庭学生是自主实践者,农业新科技的传播者,教师是监控者、辅导者。在科普活动中,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构建了“农村—学校—家庭”的活动模式,先到田间学习、实践,然后回学校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消化,到图书室寻找理论根据,丰富实践内容。

总之,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这种三点循环、不断滚动的实践模式和这些直观新颖的实践活动,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也使只知书本知识的学生大开眼界,在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中,增长知识,达到我们寓教于乐的最终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