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热闹的农村大集现在为什么不行了?

如题所述

每逢重大节日,或者有一些特殊活动,当地政府以牵线搭桥的形式组织大型大集活动,为的是给百姓搭建一个贸易平台,不仅是物资交流更是文化和发展的交流。后来演变到不定期的举行。

在我生活的小镇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一年中就会有2次的交流会,时间大约是每年夏天的8月份和正月十五。赶交流在儿时的印象里是一个不亚于过年的盛会。人们口口相传着,盼望着这一天早日到来。那天,大姑娘,小媳妇,大爷大婶们,都穿得干干净净,深怕上了街被人笑话(方言瞧不起)。那些拽着孩子的妈妈们更是忙乱,不时安顿:别乱跑,当心挤得丢了!大街成了巨龙,整条街都是人和花花绿绿的货物。大家都知道,交流嘛,全国各地的货物都来了,还有我们不时都没见过的稀罕货。当时,那个激动劲现在的孩子们无法理解。出来转转大集的人几乎没有空手的,不管大件小件总要带回家。似乎交流会的东西就一定是好货。其实主要是难得啊!姑娘们一定不会错过这场盛会,因为那漂亮的衣服不仅好看还不贵,别说一条街了,就是三条五条街都不够姑娘逛的,更别说累了。拿起红的放不下绿的,挑了绸的放下丝的,试来试去的,不厌其烦,好不热闹。总要问一句同伴,好看不?一定美美哒!孩子们更是穿梭于大人们的缝隙间,调皮捣蛋,父母们不给买东西的更是撒泼耍赖。这时,奶奶姥姥辈的们往往大方地会说:赶交流不买啥时买。我给买!孩子顿时破涕为笑!

那时虽然不富裕,但充满幸福感。交流会也因当时物资的匮乏应运而生。如今,时代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大集活动似乎成了时代的产物,渐行渐远。有的已演变成了纯商业活动。现在,还有一些城镇仍然有大集,只是怎么也咂摸不出那时的味道。

如今的农村大集,虽然商品种类也很多,烤羊肉串的大哥大叔,乘着动感的音乐,摇头晃脑,烤着那半生不熟,也不知道是不是羊肉的羊肉串,却再也找不到儿时的那种感觉了。农村大集为何衰败?我认为主要是:

首先,时代不同了;

记得80年代赶集是最热闹的,那时候改革刚刚开放,国家开启崭新的一页,农民分田到户后,钱包也渐渐鼓起来了,那时候农村最流行的词就是“万元户”。

平时赶集都已经很热闹了,更别说是赶大集啊,到赶大集的时候,很多农村家庭,可以说是倾巢而出,都想去感受一下赶大集的热闹,大街上,人山人海,热闹一点的路段,挤都挤不进去,很多农民都趁这个时候,采购生活用品,准备年货,因为在那个时代的农村,有很多东西平时是买不到的,只有赶大集的时候才有卖。

到赶大集的时候,农民都大包小包搬回家,有些东西农民平时见都没见过,不知道真实价格,价格也就任由商家开,商家也赚得盆满钵满,赶大集也是小偷和人贩子盛行的时候,有不少妇女儿童也就是在那个年代被拐卖的。现在时代不同了,信息灵通了,很多东西平时就能买到,所以赶大集也就不那么热闹了,买的人少了,又卖不起价格,商家也赚不到钱了,自然就衰败下来了。其次,在农村家里的人少了;

80年代,出外打工的人少,90年代开始,出外打工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一趟,远的地方几年才回一次,农村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了,赶大集的时候,人少了,消费能力低了,所以就衰败下来了。

最后,电子商务盛行;

现在农村很多人也喜欢网购了,平时镇上没有卖的东西,网上都可以买到,比较方便,不用再等到赶大集的时候才来买。所以现在农村的大集,很多人只是去看看热闹,逛了几圈却觉得没什么想要买的。

农民的劳动方式变了,现在种地的少了,上班、打工的多了,逛闲集只能凑周末了,所以赶集的以老人居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