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前苏联的环保卫士干了什么?

如题所述

  苏联解体前,前苏联的“环保卫士”如作家扎利古因等公知,迅速利用环境问题而走红,继而成为意见领袖,影响政府决策,最终将政府搞得威信扫地,社会公信力也丧失殆尽,最终民心尽失。

  苏联及东欧国家崩塌前,在环境问题上都中过招。扎利古因就是苏联生态环境运动中最出名的一位。这些知识分子不断获得西方赏识,或邀其出国开会或授其荣誉及奖金。

  “环保卫士”扎利古因在苏联解体前,组织一场反对贝尔加湖被工业污染的运动,媒体对此事的报道量也成倍增加,这场运动唯一得到的东西便是扎利古因成名了,当然他是不会告诉大家,所有实时水质检测,周围环境评估数据是来自英国某研究机构。亲西方媒体联盟打造的神,当然作用不能仅限于此,1985年下半年,扎利古因将目标瞄向了苏联的一项调水大工程----西伯利亚奥伯河和伊尔梯却河向南转流。这项计划将在1986开始的苏共27大上正式讨论表决,这个计划的目标是要把哈萨克和乌兹别克的谷物、稻米和饲料的年产量至少增加三千五百万吨,可谓利国利民。但这么大的计划,肯定也会对环境造成一些影响,扎利古因拉拢了一些可能受损地区少数党政干部和民间团体,利用媒体平台发动尖锐的攻击,铺天盖地在报刊上要求工程下马,在巨大的言论压力下,一些参于计划的科学家,水利专家也写了反驳文章,但只有极少数得到发表,但严密论证和数据分析却因为枯燥无味导致绝大多数阅读者置之不理,反而成了语惊人死不休的扎利古因的追随者。1985年12月18日《文学报》刊发了扎利古因在作家大会上的演讲稿,将反对声势推向高峰,欧美各国也开始异乎寻常地关心起苏联的生态问题和苏联人民的健康,并由绿色生态组织出面抗议这项工程。苏共27大闭幕后,这项计划果真神秘消失了,没有讨论也没有表决,所有研究人员数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反过来,原先联合提出该计划的几个部门,及科学家,专家,却被苏共严厉批评。扎利古因大获全胜,作为一名完全不懂水利的作家,靠张嘴靠抨击竟能骂倒一个国家工程,这也是当年的苏联奇观之一。

  “环保卫士”扎利古因等跨领域公知,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且特殊的作用,一边掌控话语权,一边树立亲西方意识形态,最终整个苏联的财富被极少数人攫取,转移,老百姓的财富一夜之间被蒸发,休克疗法,就是你休克,我捡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13
苏联当时已经无力回天了,因为早在勃日涅夫苏联就已经不行。而戈尔巴乔夫上任虽然积极改革,包括由一党制改成多党制。但已经无法改变苏联的结局了。追答

纯属手打,没有复制粘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