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学生打工,学校要如何引导?

如题所述

综述:注意安全,工作内容积极健康。

大学生打工注意事项:

1、防止中介的诈骗

大学生打工一定要到有资质、信誉好的职介中心找工作。正规中介机构,除具有中介许可证之外,一般会将营业执照悬挂在大厅等较显著位置。大学生打工者一定要看清对方营业执照,了解经营范围是否与其所称的相符;同时应要求看营业执照正本,不要被“复印件”糊弄。

2、远离传销

了解传销特征。传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几个:在“入会”时告诉你的职责之一是发展更多的人;交纳昂贵的会费;在工作场所很多人群情激昂。如果识别出传销,大学生应立即停止打工,及时报警。

3、拒交各种名义的押金、保证金以及证件

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的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

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并向招聘单位所在区、县劳动部门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坚决不押任何证件,证件一旦流失,不法分子可能利用它来买手机等贵重物品进行诈骗或者伪造证件等不法活动。

4、小心在娱乐场所上当受骗

学生在应聘前要清楚应聘岗位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不要被眼前的高薪所迷惑。另外,要尽可能跟用人单位签订有效协议,这样即使出了问题也有挽救的余地。

5、最后,发觉被骗,及时报

同学们在准备打寒暑假工或在此过程中,应主动学习一些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提高自己的求职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赚钱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人身利益得到保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6

选择大于努力,选择前后都要努力,努力成就更多更好的选择。

扩展资料: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需要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指导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要为大学生在就业指导上提供更多有意义的服务。

第二;在学校里面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目标,还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准备踏上就业征途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一直以来都有实行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甚至有些高校已经将就业指导做为跟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列为必须选修的课程来进行教育,这种就业指导目前只存在于一些重点院校中,但是在一些普通的专科和独立院校里面依然没有对就业指导有足够的重视,

就算有将就业指导做为选修课程,也没能将其落实到基层,老师和学生没有足够理解和重视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在就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通常都是一笔带过敷衍了事,这样就会形成教学指导中存在许多问题,虽然学生有上课但是不能从课堂中汲取到有用的关于就业指导的益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8-30
1、防止中介的诈骗

有一些非法的中介机构,抓住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额的中介费却不履行合同,不及时地给大学生找到工作。对于中介要看清中介是否有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或进行网上查询,了解其经营范围是否与执照现相符(应看其执照正本),最好到有资质、信誉好的中介找工作,而不要去小中介。

2、确认用工单位的合法性

对于自己满意的工作,在正式工作之前一定要确认用工单位是否具备法人资格,是否具备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是否拥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如果没有合法的执照、固定的营业场所等,一定不要同意工作。

3、不轻易交纳任何押金

当用工单位以管理为名,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或保证金时,要谨慎,以防缴纳后,被单位以各种名由扣留,不予返还。如果确实要交,应将费用的性质、返还时间等方面明确写入劳动协议,以免被随意克扣。

4、防止陷入传销陷阱

本来是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公司却让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别人,有些同学在高回扣的诱惑之下,甚至不惜欺骗自己的同学、亲戚、老师和朋友。结果是骑虎难下,最终只得白搭上一笔钱,使自己 的身心受到巨大伤害。同时,通过同学或朋友介绍找工作的大学生,也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陷入传销陷阱。

5、不抵押任何证件

当用工单位要求以学生本人的有关证件作抵押时,一定要拒绝,谨防证件流失到不法分子手中,成为非法活动的工具,证件的复印件也要谨慎使用。

6、不到娱乐场所工作

娱乐场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常常有不法分子出没。为保障人身安全,尽量不要到酒吧、歌舞厅等一类的娱乐场所工作。

7、不做高危工作

有些工作危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大,如建筑工地、机械零件加工等工作,容易发生意外,学生身体容易受到伤害,尽量不要从事此类工作。

8、要签订劳务协议

有些用工单位在学生工作结束时以各种理由克扣学生工资,侵害学生利益。大学生应在工作开始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协议,协议书一定要权责明确,如工资额度、发放时间、安全等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方面一定要在协议中详细说明。

9、女生不单独外出约见

有的女生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比较差,在对方约见时,不加考虑就去见面,有时会遇到危险。建议女生不要单独外出约见,尽量不要在夜间工作,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和同学结伴外出工作。

10、防止网上欺骗

有的个人或者小公司在网上发布信息,要求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工作,比如翻译、创作等。然而学生从网上把邮件、创意等内容发过去以后,就会被告之不能采用,其实他们已经利用了学生的信息或智力资源,但是在网上很难取证。
第3个回答  2020-08-30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尽快制定出台关于学生校外打工的管理规定,对学生打工时间、从事工作类型等作出相关要求,同时明确外出打工应向班主任、辅导员等报告、备案的制度,区分学生和学校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并对有意愿打工的学生尽到安全提醒等义务,让学生可以依规打工,学校也可以依规管理。
    第二,学校应积极拓展学生打工的空间并加以有效管理。周密等老师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应定点联系一些校外企业和单位,为学生提供一些合适的打工岗位,比如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学校就业对口单位等,安排学生到对口单位打短工,或者从事周期较长的工作,既可保证一定的报酬,积累社会经验,又可保障安全,有的还可直接促进学生就业,让合适的学生毕业后直接留下来工作。
    第三,高校应该系统地对学生打工进行指导,在课程设置等方面积极为解决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便利。最好尽量给学生提供在校内打工的机会,让贫困学生能赚到基本生活费,让渴望社会经验的学生得到健康的锻炼。
    第四,学校要指导学生兼顾打工和学业。翟润虹等专家建议,大学生打工,如果是为了多接触社会的话,可以在假期进行,如果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赚取生活费的话,则可在周末进行。此外,如果家庭实在负担不起,也可先办理休学,在社会上一方面可为自己积攒学费,一方面磨炼自己,看自己缺什么,再回到学校补充知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8-30
针对大学生打工,学校要应该合理引导。大学生打工即可以勤工俭学,又可以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对大学生以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好处。学校对于大学生打工,应该因势利导。
首先,学校应该先大致调查了解一下打工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专业,年级,在校表现,家庭情况,工作内容,报酬水平等。
然后学校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的引导:家庭困难者学校要鼓励与帮助并举,支持鼓励健康有益的兼职工作,加强打工学生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鼓励因打工偏废学业的行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