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日: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日: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杆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磨鱼,此不必数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里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译文:春秋时公孙仪任鲁国宰相,平日喜爱吃鱼,全国人民争着买鱼送他,公孙仪不肯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先生您喜欢吃鱼,又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为什么,公孙仪说:正因为喜爱吃鱼才不肯接受。如果接受别人的鱼,对人难免就得低声下气,可能会违法。

违法就会免除相位:相位一免,虽然想吃鱼,谁还会给,不接受别人送的鱼,而不致被免除相位,又能长久自给自足。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韩非子介绍:

韩非,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其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韩非著有《孤愤》、《五蠹》、《内储说》、《外储说》、《说林》、《说难》等文章,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一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