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曹丕为什么不在唐诗三百首里面?

如题所述

曹丕不是唐代人,所以不在
《燕歌行》,诗云: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其实《燕歌行》真是一首不得不讲的七言诗,因为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而《燕歌行》后来成为“歌行体”的名作,也是从曹丕的这首《燕歌行》开始的。当然,他有两首《燕歌行》这是其一。说到《燕歌行》,首先,就是这个题目的读音,因为《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所以到底是读“燕(yān)”,还是“燕(yàn)”,历来争讼不已。实际上这个《燕歌行》它最早产生和燕国有太大关系。你看我就读作“燕(yàn)歌行”。据考,它应该最早是“燕乐”的意思,也就是“燕飨之乐”,来自于周礼的记载,来自于周代的“燕飨之乐”。那么它主要写思妇的体裁,后来发展又引申为对“燕子”,也就是小燕子的那种描写。再往后发展,南北朝时期,有写“雁”,有写“大雁”,最后写到边地戍卒,那么到高适的《燕歌行》最为有名,就变成了边塞之作。变成边塞之作代表的题目的时候,大家就以为这个“燕”是“燕国”的“燕”所以就把它读成“燕(yān)歌行”。其实,曹丕的这首《燕歌行》一个就是明证,它最早是一种思妇体裁,而曹丕正是用《燕歌行》的思妇体裁,借用牛郎织女的典故,写了一个思妇念良人的故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05

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是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作《燕歌行》被收入《全唐诗》。此诗概括一般的边塞战争,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致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末段四句,前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后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唐诗三百首》收集的是唐朝诗人的诗词。如果你说的是曹丕的《燕歌行》,那肯定不能收入其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