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明知自己是赝品,为何还敢去见如来?

如题所述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的分身,所以敢见如来。孙悟空因杀人被唐僧念咒,心存抱怨,遂分身六耳猕猴前来报复,“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二心”。这从两人同时拥有金箍棒,唐僧念咒二人皆痛等细节可以看出。可谓“心猿易动,意马难收”,用佛祖的话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孙悟空内心在挣扎在斗争,一个孙悟空说,要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另一个悟空则说,要离开唐僧回花果山。于是,孙悟空的心一裂成两半,一半是真身,另一半变成了六耳猕猴。即一为二,二为一,原本就是一体,因此两个人的功力一样,观音菩萨难分真假。李卓吾在点评这一章节时说“一心可以千万事,两心不可以干一事”,如来则要求孙悟空要一心一意,彻底地皈依佛门。原来六耳猕猴,只是孙悟空的一个分心。

第二种意见,六耳猕猴能未卜先知,仿真能力炉火纯青,所以过于自信,敢见如来。六耳猕猴没有料到,观音菩萨没能识别自己真假,如来却能洞察六耳猕猴的来历。六耳猕猴虽然本领通天,能知前后,还能知晓千里外的事情,但却不能预测自己的命运,不能算出自己的生死。所以,六耳猕猴分明知道如来佛祖法力强大,但不能预见如来能够拆穿自己,自己会死在孙悟空金箍棒下。话说转来,孙悟空虽然在如来支持下打死六耳猕猴,但还是三心二意,央求如来把金箍咒去掉,放自己回花果山。如来看中孙悟空能力,耐心引导心思太多的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成功,就可以归极乐,坐莲台”,实际上就是在鼓励孙悟空,取经成功,功成名就,可以成佛。

第三种意见,六耳猕猴有强大后台,所以,他敢见如来。六耳猕猴是混鲲老祖的徒弟,是如来与菩提的师弟,后台硬,所以六耳猕猴敢见如来。但是,六耳猕猴得了混鲲老祖的真传,智谋不如如来与菩提,武功高强,不比孙悟空差,事实上,孙悟空与他打斗始终平分秋色。传说六耳猕猴心性粗野,被混鲲老祖关了起来。无天佛祖为了打破如来的传教计划,放出六耳猕猴,假冒孙悟空,干扰唐僧取经。如来之所以要他命,就是因为他背后有无天。

我认为,三种意见,各有各的道理,谁也难说服谁,神话文学艺术作品是允许不同理解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意思。来自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意思是:每个人对这部作品的解读、赏析和看法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我个人意见,根据如来说法,六耳猕猴是四大灵猴之一,不是孙悟空分身。六耳猕猴有未卜先知的神通,自信本领与孙悟空不差分毫,模仿真孙悟空不分伯仲,他自信观音菩萨难识别真假,也自信如来佛祖难识别真伪。当然,六耳猕猴之所以有机可乘,因为孙悟空三心二意,与唐僧离心离德。如来用六耳猕猴出现的经历,耐心教导孙悟空真正成为一个佛家弟子,这也许是吴承恩创作出六耳猕猴这个形象的本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30
有很多种讲法,其中最靠谱的一种是六耳猕猴,就是如来派去的。所以他不担心如来会识破他,你知道被打死的是六耳猕猴还是孙悟空吗?
第2个回答  2021-04-30
因为他无所畏惧,这就是他的使命,所以他必须得去一趟,其实这都是设置好的。
第3个回答  2021-05-02
因为他觉得自己变化莫测,如来不一定能看出自己是赝品,就像很多年前孙悟空觉得自己可以跟如来一较高下一样,他们都低估了如来的本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