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刘备伐吴失败后,为何不敢回到成都呢?对此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此战过后,三国出现了长期稳定对峙的局面,夷陵之战也因此被认为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这场著名的战役的结果我们都知道,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损兵折将,惨败而归,却在退守永安白帝城后,至死也未返回蜀国都城成都,这是何原因?

个中之谜,有许多版本解释,下面先一一分析列举。

一是羞愧说。因为自己一意孤行而惨败,羞于回成都说,是比较流行,影响最广的的说法。主要依据是《三国演义》刘备亲口说过:“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败!今有何面目复回成都见群臣乎!”但小说毕竟是小说,不必当真,从刘备的经历和性格来看来,他作为一世枭雄,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内心十分强大,一生屡败屡战,被曹操、吕布等诸侯击败后都能够重新站起来,就像打不死的小强,而且连像刘璋这样本家的地盘都能黑着脸夺去,怎么会顾忌脸面,羞愧“回成都见群臣”呢?显然说不过去,也是最站不住脚的。

二是病重说。夷陵之战大败,的确给了刚刚称帝,志得意满的刘备一记重拳,让刘备的心理备受打击,再加上败退途中的惊吓,炎热的天气,水土不服等原因,让62岁的刘备染上重病,这个的确不假。但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刘备是公元222年7月,被陆逊击败,退到永安白帝城,距离公元223年6月,刘备去世,从时间上来推算,刘备在永安白帝城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按当时的交通条件,从白帝城回成都最多不需要两个月时间。所以,刘备没有回成都,显然不是因病重时间上赶不回去的原因。

既然以上两种说法都不靠谱,掌心觉得刘备驻守白帝城,不回成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要收集残兵,稳定局势。夷陵之战,刘备的兵力大半战死或投降,损失巨大,部队仓皇逃遁,陆逊的大军在后面追击。退守白帝城,迅速收集被打散的残兵,守住这个从长江进入巴蜀之地的入口,显然是当务之急。如果永安白帝城失守,蜀汉存在被东吴大军攻入的风险,面对这种局势,作为沙场老江湖的刘备显然没有失去理智,拎得非常清,所以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

二是要保持压力,以战求和。战败的刘备是非常冷静地,加之此时的他已身染重病,知道自己去日无多,而蜀吴交恶也是他犯下的大错。怎么给年幼的儿子刘禅交一个好的基业,再出一把力,显然是他考虑最多的事。一方面,出师未捷身先死,他要考虑身后托孤权力交接事宜;另一方面,解铃还需系铃人,他重新要修复好与东吴撕裂的联盟关系,为儿子执政创造好的外部环境。刘备住重兵于白帝不走,对孙权来说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如果刘备真的打起第二次伐吴,魏国必定出兵,因为上一次曹丕就已经后悔静观了,那么吴必将首尾不顾,陷入两线作战的艰苦境地。而刘备兵败,荆州丢失,已让蜀国失去独立抗曹的实力,要想生存,必须与东吴结盟。所以史书称:“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吴蜀重修于好,郎情妾意,皆大欢喜!刘备留守白帝城的政治目的终于达到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5
刘备并不是不敢回到成都,而是他已经病入膏肓,体力不支,无法回到成都。
第2个回答  2021-02-25
因为这个时候的刘备在经历失败之后有如惊弓之鸟,他是不敢再回到成都的。
第3个回答  2021-02-17
因为他放不下面子,他是在所有人都反对的情况下执意发动夷陵之战的,战败后就没有脸回成都去了;我认为换做是我也会这样,毕竟这是非常打脸的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