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刘德华给了宁浩300万,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人热泪盈眶,为何?

如题所述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个温暖的故事,故事里人的名字分别是刘德华、宁浩、文牧野。

1961年刘德华在香港新界泰亨村出生。在他6岁时,邵逸夫成立TVB,并且在钻石山脚下成立了坚城片场,开始拍摄一些电视节目。

邵逸夫的此举,让刘德华的父亲刘礼看到了商机,于是他举家搬到钻石山下,开了一个杂货店和冰室,主要客源是坚城片场的演员们。

彼时年幼的刘德华对坚城片场充满了好奇,他经常会偷偷的去看演员们演戏,也是从那时开始,一颗关于演员的种子种在了刘德华心里。

当刘德华长到17岁时,他决定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他报考了无线艺训班,成为第十期学员,刘德华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演艺之路。

从此一代天王诞生。

那么刘德华到底有多厉害呢?

在香港乐坛,他是“四大天王”之首。

在电视剧界,他是TVB的五虎将之一。

在电影界,他是五金影帝,拿过3次金像影帝,2次金马影帝。

如果刘德华只专注于自己的发展,他也不会像现在这么传奇。

他实践了一种传承,让传奇更加传奇。

2005年,刘德华启动了“亚洲新星导”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是用于在全亚洲范围内挑选年轻导演,资助他们拍电影。

刘德华资助了当时苦于没有资金的宁浩,宁浩拍摄了电影《疯狂的石头》,一战成名。

与刘德华因为好奇心成为演员不同,宁浩是因为好奇心成为导演。

宁浩1977年在太原出生,他父母是太原钢铁厂的职工。

宁浩读书很不认真,这让他的父母很头疼。

当宁浩读到高中的时候,他觉得很没意思。因为喜欢画画,他从高中退学去读了一个名叫山西电影学校的中专,在美术专业学习。

宁浩在这所中专就读时,学校里连校长都没有,因此管理很松散,学生们也很自由。

有了充足的自由,宁浩去干什么了呢?

他在看电影。

当时学校里有一个电影院,学生买票都是半价,跟电影院里的工作人员混熟之后还能免票。

为了打发时间,宁浩就去看电影。

这一看就看出问题了,宁浩见识到了电影的魅力,他疯狂的看港片、美国电影、欧洲电影、日本电影。

宁浩爱上了电影艺术。

不过在他成为电影导演之前,他也走了不少弯路,他曾组建乐队,也曾在太原话剧团干杂活,在自行车厂做装配工人。

宁浩这么乱折腾,让他的父母为他的人生操碎了心。为了让父母安心,宁浩通过成人高考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在节目制作专业学习。

在拍摄老师布置的作业时,宁浩在导演上的天赋开始展现,他的老师和朋友都夸他拍得好。

受到鼓舞的宁浩于是通过专升本考入了北影的摄影系,他经常去导演系蹭课。

2001年,他从北影毕业,他的作品《星期四,星期三》使他获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在这之后他又拍摄了文艺片《香火》《绿草地》,虽然获奖无数,但没有什么人看。

宁浩想拍一部大家都爱看的电影,可是他没有足够的钱。

恰好刘德华看了他拍的《绿草地》,非常喜欢,他决定扶持这个刚出道不久的小导演。

最终刘德华给了宁浩300万,他不干涉宁浩的创作,宁浩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于是宁浩拍摄了《疯狂的石头》,在2006年以极低的成本收获了2350万票房,宁浩一战成名。

3年后,宁浩成为国内第四位进入亿元导演俱乐部的导演,排在他前面的三位是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

如今的宁浩早已凭借《黄金大劫案》《无人区》《心花路放》等电影成为中国的顶级导演之一。

在2018年的第17届华表奖颁奖礼上,宁浩深情地说:“我要感谢刘德华先生。我本人也因为参与了刘德华先生的‘亚洲新星导’计划,才有了《疯狂的石头》,我才有幸进入电影圈。”

成为大导演的宁浩,将刘德华对年轻人进行扶持的这种精神进行了传承,他扶持了另一位对电影充满好奇心的导演,这名导演名叫文牧野。

文牧野1985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他小时候和宁浩一样,学习成绩很不好,甚至他的成绩比宁浩还要差,因为在初中、高中时他经常考班上的倒数第一或者第二,甚至他高考才考了290多分,在进入大学前,他从来不知道被老师夸奖是什么滋味。

在这样灰暗的日子里,能够给予文牧野慰藉的只有书和电影,那时他看了很多书和电影。

与宁浩一样,电影看多了之后他对电影艺术充满了好奇,而这也让他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高考填志愿时他填写了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在大一时,文牧野拍摄了一部老师布置的4分钟短片,他的这部短片让老师看到了他的天赋,在这部短片在班上播放后,老师对全班同学说:“文牧野拍得非常好,很有天赋,来,鼓掌!”

那天,掌声雷动,这也是文牧野从小学到大学第一次被老师表扬,在那一刻文牧野意识到做导演拍片子能给自己带来尊严。

从此他学习更加认真了,只不过在大学毕业后,他空有满身才华,却没有资源拍摄大电影,他只能拍一些短片。

好在宁浩看到了他拍的短片,非常喜欢,于是宁浩主动找文牧野吃饭聊天,当宁浩在2016年启动“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后,文牧野加入了这个计划。

那么这个“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是个什么计划呢?它旨在为新导演提供他们根本拿不到的资源,从资金到剧本,从制片到演员,从后期到宣发方面全面扶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宁浩收到了一个名叫《生命之路》的剧本,他非常喜欢,他还曾计划自己把这个剧本拍成电影,还计划让徐峥来出演。但是在遇到文牧野之后,宁浩觉得文牧野身上那种很浓郁的情感式的东西,很适合导这个戏,后来这部戏改名为《我不是药神》,并于2017年开拍。

2018年,《我不是药神》上映,口碑爆棚,票房突破30亿,并且影响了决策层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

文牧野一战成名。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刘德华帮助成长中的宁浩,宁浩帮助成长中的文牧野,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牧野也会扶持热爱电影的年轻人。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传承,让我们看到了世间的美好,看到了电影与众不同的魅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8

2005年刘德华给了宁浩300万,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人热泪盈眶,为何?一粒种子的重量植物需要种子繁衍,一粒种子经历发芽开花结果后,完成蜕变,既能够繁衍生息又能够让自己茁壮成长,如果对比一下种子重量和成熟期的植物自己以及她繁育出来的所有后代的重量,我们会发现重量渺小的一粒种子成果惊人!

刘德华宁浩等导演,用自己的行动,完成了自己是一粒思想种子的定义,选定一个领域,让自己的思想在后来者的思想中繁衍蜕变,现实中互相帮助,既是我有你也有的可贵,也是把建立人类和睦大家庭思想的精髓传承!2006年,刘德华给了宁浩300万拍《疯狂的石头》,宁浩懵了,问道“华哥,不是说话的600万吗?”刘德华“我这里也不宽裕,你留15万,剩下的你看着拍!”宁浩算了一下,演员片酬只能支付十来万!

这片子我看过,挺搞笑!名利双收是先出名再获利。机会很重要!无片酬的出演也是一种风险投资,也许是收入很少,也许就一炮而红!真好,一个善念结出如此多的善缘!这个片子一定去看,非常喜欢无名之辈这部电影也很喜欢刘德华!所以刘德华能红四十年真是人品能力努力各方面的加成!这部电影票房不是关键,关键是影响力,远远超出三千万票房电影的影响力不夸张的说《疯狂的石头》是里程碑。不仅制造出了以后的影帝,巨星,更缩影了一个时代。

黄渤本是想感谢刘德华的,那个时候刘德华代言班尼路,结果很多二线城市直接下滑了,班尼路当时挺大气,没怪黄渤,也有更大原因就是那个时候牌子店太多了,那个时候加盟牌子店都不贵,二线城市都是两万块就能加盟,一线城市是10万。直辖市20万,这就是大气的刘德华,帮助了很多人,都是无私的奉献。

第2个回答  2021-03-07
因为刘德华帮助了他,他又帮助了后生,让这种互助精神不断传承下去,所以很让人感动
第3个回答  2021-03-03
刘德华给了宁浩300万,他不干涉宁浩的创作,宁浩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于是宁浩拍摄了《疯狂的石头》,在2006年以极低的成本收获了2350万票房,宁浩一战成名。成为大导演的宁浩,将刘德华对年轻人进行扶持的这种精神进行了传承,他扶持了另一位对电影充满好奇心的导演,这名导演名叫文牧野。2018年,《我不是药神》上映,口碑爆棚,票房突破30亿,并且影响了决策层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文牧野一战成名。
第4个回答  2021-03-06
刘天王的实力真的不容小觑,影帝拿了无数,四大天王之一,无线五虎之一,乐坛,影视圈,影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光事业辉煌,人也特别善良,特别有眼光,宁浩大家都很熟悉,现在知名的大导演,他的成名路却没有刘德华那么顺遂,它的基础是学习不好,然后上学的时候就总去看电影,各种各样,各国各类他都不放过,渐渐的就在每天的观看中有了灵感,自己开始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