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中年,哪些礼就别随了,是毫无意义的?

如题所述

俗话说得好“人到中年逼不得已” 《礼记》中写道:“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我们都是讲礼貌的人,也很注重礼节,活得很有仪式感。

亲戚朋友有红白喜事,大家一起去凑个热闹,随一份礼,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亲戚朋友之间交往,礼尚往来,感情才更好,大家庭才更加和谐。愿意和你礼尚往来的人,都是真心的人,以后遇到难处了,还可以互相帮助。



但是有的人,不值得尊重和交往,你对他好一些,他觉得是理所当然,你如果哪天对他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他反而说三道四,甚至马上翻脸不认人。

还有的人,你和他交往了,他反而背后算计你,把你当成一个“棋子”。还有的人,这辈子只认识钱,从来不认识人,你和他礼尚往来,多半是你要亏本。

到了40岁人际关系圈已经全部固定,但是过了40岁这几种礼就不要随了,毫无意义。



1、多年不会去联系你的亲戚,家里有事的时候随礼

我的爷爷有五兄弟,二爷爷年轻的时候去了西藏,后来就在西藏成家立业了,四十多年都没有和家乡的亲戚联系。前年冬天,我的母亲问我:“你二爷爷家里嫁闺女,请我们去喝喜酒,你说一说,我要不要去。”

我问母亲:“二爷爷不是在西藏吗?他在哪里办酒啊?”母亲说:“当然是在西藏办酒啊。他打电话过来了,要我们一大家子人,都去。”我说:“二爷爷几十年都没有和家乡的人联系,怎么就找到亲戚的电话了?奇怪了。”

母亲说:“他在西藏是一个县里当领导了,通过我们县里的单位,一下子就找到我们的联系方式了。”

我真的不明白,既然二爷爷可以轻轻松松找到家乡亲戚的电话,为什么多年前不联系,却在嫁女的时候,就主动联系了?从江苏到西藏,那么远的路,家乡这边的亲戚,几十个人,路费谁管?路上的安全问题,谁负责。



当母亲告诉我“一切费用自理”的时候,我就说:“二爷爷嫁闺女,我看你还是别去了。几十年不见了,我们早就忘记他了,以后也忘记他好了。要是他很穷,大家都凑一份礼,发个微信红包给他好了,就当是扶贫;如果他经济条件还可以,连红包都没有必要送。”

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戚朋友,如果他真的记得你,就会和你常常联系,不会“突然想起你”。真正的亲友,距离多远,都会常常联系;

虚假的亲友,就是在同一座城市,都可以几年不见面。遇到多年不联系的亲戚朋友“家有喜事”,你还是别随礼了,反正大家没感情了,以后也不可能常来常往。



2、不亲自邀请你参加的礼

基本上大家办喜宴,都会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即使人不亲自到,也会用电话邀请,或者直接在微信里邀请,如果人家通知了所有人,却没有邀请你,这意思明显了。

人家根本不想你去参加他的喜宴,如果你去参加了,不仅要损失你的份子钱,别人还会觉得你脸皮厚,没被邀请还来参加酒席,所以啊,这种礼还真不能随,完全没有意义。

3、大小喜事都办喜宴的礼

你可能以为这是夸张,其实还真的有人脸皮厚到令人发指的程度,有些人自己儿子升职要办酒席,他的孩子满月酒、一百天,也要办酒,最离谱的是只要是整岁就要办酒席做大寿,问题是三四十岁这也算大寿?

就这种办酒席的频率直接把别人吓得接到这人的电话就害怕,只要你想不到你,没有他说不出的办酒席理由。我觉得这种行为明摆着就是捞钱,只要你掏了,就得没完没了的继续掏下去,最好还是不要随这种礼。



4、很明显是为了敛财的礼

有一种人喜欢叫人随礼,那就是那种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本来以前就没什么交情,又过了这么多年,竟然还会以自己要结婚、生孩子等理由叫你随份子钱。

如果你因为不好拒绝就随了,等你以后想办喜宴叫他们随礼,他们多半会装死,你以前的分子钱基本上都“打水漂”了,让人觉得特别糟心。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这几千年的礼仪文化中,随礼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是现在的随礼早已脱离了当初的意义,越来越多的人把它当成了一种敛财手段,有些人纯属是为了圈钱。

可是,人到中年,那种纯属是无意义的社交真的没必要再维系了,它只会让你的钱包缩水或耽误你的时间。

所以,你需要在你的朋友圈中筛选出不是真心待你的朋友,和他们保持距离,和这些人的这“4种礼”就没必要随了,纯属是无意义社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6
人到了中年,这些礼就别随了,是毫无意义的,一些从来没有把你放在心上的人,这样的礼随了人家也同样瞧不起你 ,单纯为了“求财”的礼,这样的礼人家只会以钱财论高低 。
第2个回答  2020-10-06
    你随他,但是他不随你的礼。中国讲究礼尚往来,如果只是单方面的随礼,真的没有意义。无论大小事都办喜宴要别人随礼的。这种人明显的是想靠随机敛财的。
第3个回答  2020-10-05
不是特别熟悉的人邀请你尽量就不要去随了,因为这样的人有很多时候以后就不联系了,完全没必要这样去做,再就是那些见利忘义的人也没必要去随他的礼,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都是比较现实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