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生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

如题所述

美国经济学专业职业方向:
Macroeconomics&Microeconomics:一般会在大学里或者政府部门工作。
InternationalEconomics:在政府经济部门从事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研究工作,在国际贸易公司从事国际贸易相关的工作,就业前景很不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Econometrics:在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做经济战略分析工作,待遇很优厚。
LaborEconomics:从事政府经济部门协调经济法劳动法规的实施、研究。
DevelopmentEconomics:就业前景很好,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7
美国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
  Microeconomics:一般会在大学里或者政府部门工作。
  Labor Economics:从事政府经济部门协调经济法劳动法规的实施,研究。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在政府经济部门从事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研究工作,在国际贸易公司从事国际贸易相关的工作,就业前景很不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Econometrics:在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做经济战略分析工作,待遇很优厚。
  Development
Economics:就业前景很好,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
  因为美国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所以,申请美国大学经济学专业的竞争就越发激烈,
第2个回答  2021-09-09
美国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经济发展越糟糕,人们对经济学的兴趣越大。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强劲,但是学经济的人却最少。《华尔街日报》指出,在全球经济不稳定时,很多大学本科生都把经济学当成将来找到一份较好工作的敲门砖。

根据美国大学和企业雇主联合会的统计,2011年美国雇主最喜欢的专业是经济和商业,此外还有会计、电子工程以及机械工程。除了银行业和保险公司外,经济专业的学生还受到公共设施和零售企业的青睐。

雇主雇用经济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成本要比雇用MBA毕业生的成本低得多,因而经济学专业学生得到更多的机会。不过,相对于电脑和工程学,经济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水平还比较低,第1年的年收入大概是4.3万美元,而电脑和工程专业则是5万美元。
不过纯学经济还是不好找工作,同学们最好额外辅修一些金融相关的知识。
第3个回答  2022-05-27
美国经济专业就业领域十分广阔,包含金融、证券、保险、咨询管理、传媒业、高等教育、科研,可以从事经济学家、经济顾问、金融分析师、会计、统计人员,其他职业路径包括精算师、经纪人、审计、商业智能、经济计划等。
经济学研究生(Master)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主要就业方向是银行,咨询公司,证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经济分析工作。
经济学博士毕业生(PHD),约70%-75%进入高校担任教员,一般刚毕业的学生都会先担任Associate Professor。其余25%-30%进入了非学术的职业范畴中,其中一半进入银行任职,如经济师、经济分析家。
第4个回答  2019-08-30
一、美国大学经济学课程设置

美国一流的经济系多半不设硕士课程,就如经济学专业排名前50的大学中,虽然全部都设有博士生课程,但只有27所大学提供硕士学位课程,而这27所大学所提供的硕士学位又可以分为两种:

1.一般的硕士学位,完成后可以选择就业,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前50名的大学里,只有13所大学设有该学位课程,选择面非常少。

2.在博士学习的前一两年中,如果成绩不如意,不能继续更深入的学习;或自己觉得兴趣不大,不想继续在这门学科发展的,都可以中断博士学位的攻读,中途申请一个硕士学位作为学习的结束。专业排名前50名的大学中,有14所大学提供这种节衷的选择。

二、美国大学经济学毕业生就业前景

以研究生课程为申请目标的申请者,需要在专业排名与录取机会上作出取舍。一些不在前50的学校不单录取研究生较多,而且奖学金也颇丰富,例如只设研究生课程的BaylorUniversity就是最好的例子,而University of Delaware与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也对中国申请者非常友善。

经济学博士毕业生,约70%~75%都进入高校担任教员,一般刚毕业的学生都会先担任AssociateProfessor,这就是所谓的学术职业方向。其余的25%~30%就进入了非学术职业范畴中,其中近一半是进入银行任职,如经济师、经济分析家等职位;另外一半则是进入了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国际组织、金融机构、投资咨询等机构担当研究职务。

美国每年新毕业的经济学博士生估计有一千人左右,由于就业面始终局限于上述的三方面,职位缺没有一个固定的约数,但据统计,每个职位空缺至少有10人以上参加面试,竞争度极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