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题所述

一、 构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问题意识
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精神生活过程,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达到最大的活跃,而且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焦虑、畏惧的心理,在平等和谐中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展示个性,调动学生参与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师生关系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学生见了教师仍有点“怕”,害怕自己说错做错,受批评或指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有着自己意识的主动活跃的人,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是一个可积极合作的对象,教师要坦率、真诚地面对学生,信任多于批评,鼓励多于指责,允许学生犯“错误”,决不能用语言或行动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如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或答题不严密、不完整,允许补充说明,允许学生想好再说,不同意见允许争论,必要时甚至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对学生提问或不同意见都应表示欢迎,尽可能给予表扬。
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角色和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应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帮助者、支持者,善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为学生提供平等参与机会,乐于和学生交流,学生消除了顾虑,这样学生就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思想,敢于向权威挑战,提不同的见解和思考。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地与同学们进行双向交流,融洽师生关系,活跃学生思维,从而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一般而言,问题往往产生于具体的情景、不平常的现象、奇异的事物、引起矛盾的说法、在理论上和实际中觖决不了的事情之中。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新的未知式情境,从而在头脑中产生“问题”,并引发他们的思维过程,使之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产生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探究。
问题情景的设置方式很多,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问”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如创设一个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日常概念、科学观念等不一致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让学生面临需要加以解释的事实,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新设想,并检验设想,进而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在比较、对照事物和现象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如,我在教《陈太丘与友期》一课时,就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挖掘出:“期日中”是否科学,“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理,“客人”究竟是什么人,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问题。一番热烈的讨论后,教师随机点拨,引出“诚信”二字,送给他们,作为他们人生的座右铭。这就容易唤起学生的想象,调动其思维积极性,促使他们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过程中应注意问题情境应使学生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太易或太难都难以激发学生疑问和思考,问题情景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生活环境,阅历等情况,逐层深入,同时问题设置应少而精,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和时间。
三、 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增强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鼓励学生互相主动提问,积极讨论以及寻求答案。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挑战自我,并通过课外阅读和学习,积极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师生互相质疑,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充满个性的放射状地发展,决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死点,如:《童趣》的教学,《童趣》中的儿童世界让他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地读着、揣摩着、想象着,我班有位学生在随笔中写道:“当我意识到‘懒惰’是学习的天敌之后,便将它鞭数十,驱之别处。”可见文中的语句烂熟于心,信手拈来。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可以采用口头与书面相结合,课内产生问题可以随时举手或传递纸条提问;课下产生问题可以写在随身携带的《问题本》上,随时向老师和同学提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11
什么是发现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情境有别于呈现问题情境,它不是教师通过语言、教材或其他教学手段向学生呈现明确的问题,而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学生努力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有关现象、事例、实验或其他学习材料的感知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