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追求完美的启示?

如题所述

有人追求完美,眼里容不得半点瑕疵,有人懂得知足,永远感叹上帝给他的太多。其实二者并不冲突,追求完美的人能在成功时精益求精,迈上新台阶;懂得知足的人能在失败时自我安慰,树立新目标。所以没有必要去划清“求全”、“求半”的三八线,而真正懂得“盛求全,衰求半”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何为“盛求全”?年轻即盛,成功即盛,拼搏之时也为盛。盛便意味着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和充足的精力,此刻应该追求完美。求全非求过,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那就是你心中的完美乐园。目标过于不切实际只是浪费时间,绝不是我们所说的求全。有了心中的完美乐园,你便会充满动力地前进,一路上披荆斩棘。偶尔也会有些绊脚石,但是你要知道,你有时间,有精力,为了心中的那片世界你一定要对自己高要求,劈开那块绊脚石,勇往直前。

一位征服了无数座险峰的登山者,曾多次向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挑战,屡次的失败都未使他放弃,当人们询问他原因时,他只是淡然一笑:“Because it’s there。”因为它在那儿,因为我追求完美。正是这种求全精神让他征服了无数座山峰,一步步迈向新胜利;正是这种求全精神让他为了超越自己攀上珠峰而孜孜不倦。求全能给人动力,求全能让人进取。如果没有求全精神,刘翔还会成为奥运赛场上的“亚洲飞人”吗?站在成功的山峰上时,要求全,精益求精会让你找到更大的胜利。

盛时求全,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如果衰时也求全,那就成了固执,得不偿失。智者的选择是衰求半,半即知足,知足而常乐。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在官场失意之时,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放弃了追逐名利的世界,一花一鸟,一草一虫便足以让他满足。当我们失意之时,与其和现实硬碰硬还不如降低要求,学会知足;当我们年老体衰之时,与其为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金钱四处奔波,落个身心疲惫,还不如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地享受生活的美好。有人说:“快乐的人不是得到的多,而是奢求的少。”想必鹤发童颜的老者最懂得给自己无价的幸福。

求半者不仅有“悠然见南山”的情趣,更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乐观。求半者在失败面前懂得低下头,婉然一笑,心平气和地包容一切错误,然后用敏锐的心洞察整个世界,抓住时机重新奋起。苏轼一生多坎坷,在官场上起起伏伏,正是求半的心态让他乐观,正是求半的精神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奋起。

在得意时要求全,正如东方旭日喷薄,照亮整个天地;失意时要求半,如夕阳落山,在半含半露间洒下最后一抹余晖,等待的是明日的东升。

如果你是智者,你一定会懂得“盛求全,衰求半”的道理。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高调理事 低调做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