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曾国藩 唐浩明 怎么好,怎么吸引人,为什么会选择这本书读 类似推荐 要求口述五分钟的内容

如题所述

“故纸堆中二十年,拉近古人与今人”,这是一位记者给唐浩明下的赞语。事实正是如此。
唐浩明以十年之功主编了1000万字的《曾国藩全集》,又以数年精力写出了100万字的《曾国藩》,对于曾国藩,他是有发言权的,对曾国藩的熟悉程度,使他走近了文正公的内心。
唐浩明与曾国藩还有一段历史渊源。他的老家与曾国藩的家乡相距只有15里地,唐家的祖先曾经办了一个私塾,请了个名塾师汪觉庵。 曾国藩年轻时为求这位名师,入唐家私塾读书,后来他当了大官,唐家修族谱,就请曾国藩撰序。而在150多年后,由唐家子弟唐浩明为曾国藩编全集、写下历史长篇。
当初毕业于文学史研究院的唐浩明,分发到出版社当编辑,负责「曾国藩全集」的编纂计划,他曾经从曾府百年老档中整理出约百万字的曾氏家书,在完成了30 大册、1千5百万字的曾氏全集后,发表了7、8篇研究曾氏的学术论文,并兴起了为曾国藩作传的念头。随着120万字的《曾国藩》完成,唐浩明浸淫于曾国藩的世界,整整十年有余。
《曾国藩》三部曲《血祭》、《野焚》、《黑雨》先后于90-92年发表,一时间红遍华人世界,与二月河的清帝系列共同掀起了中国90年代历史小说热,也在往后10年带动了曾国藩研究热及曾国藩相关题材图书的出版风潮。不但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两岸高层政治人物也有不少成了唐浩明的书迷,例如朱镕基。
有人说,二月河写的是明君,唐浩明写的是明臣。对此种说法,唐浩明不以为然。他视野中的曾国藩、杨度、张之洞是中国传统的“士人”,是知识分子中的一分子,唐浩明要用文学的手段探索他们在大变革时代的精神世界。在他的笔下,曾国藩被更多地从政治学、传统文化的层面表现,杨度被更多地着墨于精神世界的复杂,而张之洞人物性格的展现,则两者兼而有之。
唐浩明想做的,就是浓墨重彩写出知识分子的本质色彩,为读者增加一个观察历史的视角。
《曾国藩》2003年获得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二十世纪华文小说百强之一;《杨度》一书曾获中国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及中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26
最近我读了这本书,并正在读唐浩明的《张之洞》,还有《杨度》。该书主要描写了曾国藩练湘勇、平太平军的历史。与我们在历史教材上学得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慈禧的形象是不太一样的。好书,我很爱看,对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历史知识、为人处事等很有帮助。
参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6346150.html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