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电容功率的计算公式或者方法?

如题所述

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拉,即:C=Q/U 。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带电量)或U(电压)决定的,即电容的决定式为:C=εrS/4πkd 。

其中,εr是相对介电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k则是静电力常量。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ε=εrε0,ε0=1/4πk,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



扩展资料

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由于法拉这个单位太大,所以常用的电容单位有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等,电容与电池容量的关系:1伏安时=1瓦时=3600焦耳,W=0.5CUU。

电容的种类可以从原理上分为:无极性可变电容、无极性固定电容、有极性电容等,从材料上可以分为:CBB电容(聚乙烯),涤纶电容、瓷片电容、云母电容、独石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4

C=εS/d=εrS/4πkd(真空)=Q/U

按变压器有效负载容量计算所需总补偿量去安装,无功功率控制器会根据负载力率情况自动投、切电容器组的。变压器效率一般为0.8,若功率因数从0.7提高到0.95时每KW需电容量为0.691千乏,如1台1250KVA变压器需要补偿总电容量:

1250×0.8×0.691=691(千乏)

0.691系数是这样计算出来的:以感性负载有功功率1KW、功率因数从0.7提高到0.95时所需电容补偿量:

有功功率:P=1KW视在功率(功率因数0.7时):S1=1/0.7≈1.429(KVA)

无功功率:Q1=根号(S1×S1-P×P)=根号(1.429×1.429-1×1)≈1.02(千乏)

功率因数0.95时的视在功率:

S2=1/0.95≈1.053(KVA)

无功功率:Q2=根号(S2×S2-P×P)=根号(1.053×1.053-1×1)≈0.329(千乏)

电容无功补偿量:Qc=Q1-Q2=1.02-0.329≈0.691(千乏)

扩展资料

补偿电容投入运行时的补偿容量是小于型号中的额定容量的,原因是实际加到电容端子上的电压为380V,低于型号中标示的450V。也就是说,补偿电容的功率容量是按型号中标示的额定电压450V计算的,实际用于补偿时的运行电压是380V,与380V电压对应的补偿功率会较小。

额定功率容量、实际补偿容量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因此,考虑补偿电容的额定电压时要心中明确,选额定电压高的运行更安全,但与相同功率容量而额定电压较低的电容相比,前者的实际补偿容量要略小。

这就是无功补偿控制器设置投入电容的功率容量,可以大于系统实际占用的无功容量,而不至于出现过补偿的原因。

例如无功补偿控制器检测到系统有15kvar待补偿的无功功率,控制器指令投入的是16kvar的电容,投入后系统获得的补偿容量可能只有14kvar多点(与电容的额定电压有关),不会因为用16kvar的电容去补偿15kvar的待补偿无功功率出现过补偿,恰恰相反,补偿的可能还稍欠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4

C=εS/d=εrS/4πkd(真空)=Q/U

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在电路学里,给定电shu势差,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称为电容(capacitance),标记为C。采用国际单位制,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arad),标记为F。电容的符号是C。

无功功率指电场能和磁场能相互转化的那部分能量,它的存在使电流与电压产生相位偏差,为了区别于有功功率就用了kvar这个单位。

电网中由于有大功率电机的存在,使得其总体呈感性,所以常常在电网中引入大功率无功补偿器(其实就是大电容),使电网近似于纯阻性,Kvar就常用在这作为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容量的单位。

kvar(千乏)和电容器容量的换算公式为(指三相补偿电容器):  Q=√3×U×I ;

I=0.314×C×U/√3  C=Q/0.314×U×U 。

上式中Q为补偿容量,单位为Kvar,U为运行电压,单位为KV,I为补偿电流,单位为A,C为电容值,单位为uF。式中0.314=2πf/1000。


扩展资料:

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拉,即:C=Q/U 。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带电量)或U(电压)决定的,即电容的决定式为:C=εrS/4πkd 。其中,εr是相对介电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

k则是静电力常量。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ε=εrε0,ε0=1/4πk,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

1、电容器的电势能计算公式:

E=C*(U^2)/2=QU/2=(Q^2)/2C。

2、多电容器并联计算公式:C=C1+C2+C3+…+Cn。

3、多电容器串联计算公式:1/C=1/C1+1/C2+…+1/Cn。

4、三电容器串联:C=(C1*C2*C3)/(C1*C2+C2*C3+C1*C3)。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24

C=εS/d=εrS/4πkd(真空)=Q/U

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在电路学里,给定电势差,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称为电容(capacitance),标记为C。采用国际单位制,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arad),标记为F。

电容从物理学上讲,它是一种静态电荷存储介质,可能电荷会永久存在,这是它的特征,它的用途较广,它是电子、电力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电子元件。主要用于电源滤波、信号滤波、信号耦合、谐振、滤波、补偿、充放电、储能、隔直流等电路中。

扩展资料:

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拉,即:C=Q/U 。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带电量)或U(电压)决定的,即电容的决定式为:C=εrS/4πkd 。

其中,εr是相对介电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k则是静电力常量。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ε=εrε0,ε0=1/4πk,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

电容器的电势能计算公式:E=C*(U^2)/2=QU/2=(Q^2)/2C

多电容器并联计算公式:C=C1+C2+C3+…+Cn

多电容器串联计算公式:1/C=1/C1+1/C2+…+1/Cn

三电容器串联:C=(C1*C2*C3)/(C1*C2+C2*C3+C1*C3)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24

C=εrS/4πkd

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拉,即:C=Q/U 。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带电量)或U(电压)决定的,即电容的决定式为:C=εrS/4πkd 。

其中,εr是相对介电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k则是静电力常量。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ε=εrε0,ε0=1/4πk,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

扩展资料:

电容器的电势能计算公式:E=C*(U^2)/2=QU/2=(Q^2)/2C

多电容器并联计算公式:C=C1+C2+C3+…+Cn

多电容器串联计算公式:1/C=1/C1+1/C2+…+1/Cn

三电容器串联:C=(C1*C2*C3)/(C1*C2+C2*C3+C1*C3)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电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