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庙号是什么?

如题所述

清朝皇帝庙号:
1、清天命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庙号“太祖”;

2、清天聪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 , 庙号“太宗”;

3、清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庙号“世祖”;

4、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庙号“圣祖”;

5、清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庙号“世宗”;

6、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庙号“高宗”;

7、清嘉庆皇帝,爱新觉罗·永琰,庙号“仁宗”;

8、清道光皇帝,爱新觉罗·绵宁,庙号“宣宗”;

9、清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庙号“文宗”;

10、清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庙号“穆宗”;

11、清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庙号“德宗”;

12、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也被称为“清逊帝”或“末皇帝”。

庙号起源

庙号起源于商朝,早在商朝就已设立,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当时庙号只有三种:创基立业曰“太”(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宗武丁)、中兴者曰“中”(中宗太戊,一说祖乙)。

商朝灭亡后,周朝没有沿用商朝的庙号制度,再到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将庙号连同谥号一同废止。故周朝到秦朝,庙号一度被废止了近千年之久。汉朝时期逐渐恢复庙号制度,从此庙号一直延用了两千年之久。

但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自三国起庙号开始泛滥(“降及曹氏,祖名多滥”),除了某些亡国之君和政变中被推翻的皇帝外一般都有庙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