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与儿媳的关系往往是微妙的,两个女人因为一个男人而有了“母女”关系。婆婆没有生养过儿媳就有了一个这么大的“女儿”,儿媳对着那个几乎陌生的女人要叫一声“妈妈”,可想而知,对方对彼此都没有那种亲切的感觉。
结婚之前,婆婆总想在彩礼的事情上做些手脚,最好一分钱不花就可以把儿媳妇娶回家。自己脸上有光,也多了一个可以炫耀的资本。
对于想要嫁给爱情的女人来说,有没有彩礼或者是有多少彩礼,女人都没有那么介意。尤其是经济基础不错的女人,有彩礼就是锦上添花,没有彩礼也是无伤大雅,只要能够和自己所爱之人结为夫妻,彩礼根本不重要。
当婆婆在彩礼上的负担为零时,也许她的欲望与贪念会让她做出极为荒谬的事情来。
李末是一个十分低调的拆迁户,父亲与母亲离婚后,她一直跟随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前两年去世后,李末就成了这个世界上的孤家寡人。父亲留给她的唯一财产,就是家里的一块宅基地一处老房子。那一年,李末只有二十岁。
不再上学之后,李末四处打工,赚得的薪水并不多,工作却十分清苦。李末觉得没什么,她甚至主动要求加班、替班,因为她不想面对一个人的房间。两年后,李末得知父亲留下的宅基地与老房子都要被拆迁,她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件事。
当所有款项都打到自己账户上时,李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好多个零在上面。不过,李末并没有过上奢侈的生活,她一如既往过得清贫,账户里的钱就像不存在一样。
一年多以后,李末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段恋爱,他的名字叫陈业,家是农村的,家境不太好。陈业并不知道李末是拆迁户的身份,对于她有多少钱更是完全不知情。
李末和陈业谈着简单的恋爱,是陈业让李末再次有了家的感觉,恋爱半年多以后,李末主动向陈业提出结婚的请求。其实,陈业也是这样想的,他很想和李末有一个属于他俩的家。
第一次带李末回家时,陈业明显感觉母亲对于李末并不满意,可陈业认定了李末,他向母亲表示一定要娶李末。
无论是否得到母亲的祝福与认可,他都不会改变心意的。母亲见陈业如此坚持,只得同意了他们的婚事,不过她明确向李末表示,不会给李末一分钱彩礼。
李末说,“没关系的,我有陪嫁。”李末的母亲知道她的婚讯之后,给她送给了十万陪嫁,在陈业心里,这十万的陪嫁已经很多了。李末没有拒绝,这是母亲的一份心意,虽然她没能陪着自己长大,可母亲对自己的爱永远都不会变的。
婚礼进行得很顺利,宾客们散场之后,李末与陈业回到自己的房间,刚想好好休息一下,婆婆没敲门就进来了。婆婆对李末说,“你俩都结完婚了,交出陪嫁吧,我替你俩保管,省得你们年轻人乱花钱。”陈业觉得母亲的做法有些过了,陪嫁是李末自己的,不应该交给母亲保管。
李末一句话也没有说,就把存折交给了婆婆,当婆婆打开存折之后愣了老半天,她这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哪。
婆婆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你怎么会有两百多万呢?你以前到底是做什么的呀?”李末说,“那是房子的拆迁款,我也没有什么用,就都放存折里了。你要是想要,就拿去吧。”
婆婆赶忙把李末的存折还给她,“这么大一笔钱我可不敢收,万一弄丢了我可赔不起,你还是自己保管吧。”
李末心里想,就算存折真的被你拿走了也无所谓,婆婆不知道密码钱就取不出来,而且,难道婆婆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手机银行”吗?所谓的存折,不过是个摆设而已,至于上面的数字,真的只是数字而已。
我认为:所有婆婆都不应该小看不要彩礼的儿媳,要么她自己有不错的经济实力,要么她就是为了爱情而嫁。女人在感情中奋不顾身的勇气,常常是男人自愧不如的。
既然儿媳在彩礼上已经做出了让步,一分不要,那么婆婆就不应该再算计儿媳的陪嫁了。无论陪嫁有多少,都和婆婆没有任何关系。
婆婆也不要打着帮儿子儿媳保管存款的说法,满足自己在金钱上的占有欲。就像李末想的那样,存折可以给婆婆,她不知道密码也一样没用。
就算知道了密码,当事人凭着自己的身份证依旧可以改密码、转账、消费,还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儿子与儿媳的婚姻,婆婆真的没必要牵涉太多。如果说婆婆尚且有权力管管自己的儿子,那么,她完全没有资格用自己的喜好与方式管儿媳。
婆媳间最好的距离就是一碗汤的距离,不要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无论哪个女人胜了,都是整个家庭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