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撤兵是“空城计”中最大的疑点吗?

如题所述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叫三国的时期,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吴、蜀、魏三国鼎立,每个国家都为自己的土地而奋斗。三国的后期,曹操和刘备相继去世,最后只剩下了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个人在为国家奋斗。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谋士,但是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位谋士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那就是魏国的丞相司马懿。


当初司马懿失去街亭的时候,司马懿立刻乘胜追击,带着15万大军来到西域。在那个时候,诸葛亮却并没有多少可用之兵,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军队实力相差颇大,能够作战的士兵都已经被诸葛亮分配到其他的任务之中去,留到城中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兵,诸葛亮思前想后,最终准备使用空城计给司马懿投一个烟雾弹。


当司马懿的军队兵临城下时,司马懿看到诸葛亮并没有紧闭城门,则是将大门直接打开,而诸葛亮在城门悠闲地上弹着琴。司马懿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看到这一幕司马懿开始怀疑起来,也不敢率军攻城,最后不得不灰溜溜的离开。


当司马懿准备撤军的时候,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对父亲说:“区区弹丸之地,就算有埋伏又何妨呢?”然而却被司马懿给训斥说:“稚子何知”,最后司马懿全军撤退,诸葛亮的西域之地也解除了威胁,而空城计之所以能够成功。最大的疑点就是那两个孩童,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难控制自己情绪的,看到兵临城下的那种场景,这两个孩子却能够如此的淡定,这是非常难以伪装的。


司马懿能够一眼看出,在城门边上的百姓是士兵乔装打扮的,但是诸葛亮旁边的两位书童司马懿却看不出蛛丝马迹,因为对于孩子而言,他们不像诸葛亮一样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又怎么能够在兵临天下这种情况下怎么知道面不改色呢?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才能让司马懿感觉,诸葛亮肯定有胜算的把握,于是书童才能够神态自若,司马懿才不敢轻举妄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