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为什么会出现黑斑?

如题所述

在某些情况下,如太阳掩映在乌云之后的时候,以及在黄昏时分,阳光在穿过晚霞之后变得较为暗淡时,人们便有可能直视太阳。有时便会发现,太阳的表面呈现出一些“黑斑”。中国的天文学家们对此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并做了详细的记录,无独有偶,欧洲的天文学家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他们却从来未做任何记录,当时人们将这些遍布太阳表面的“黑斑”视为对太阳所象征的天主的侮辱,而究其原因,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视觉错觉。

直至1610年末,伽利略利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时发现这些“斑点”的的确确是存在的,他还根据这些“斑点”在太阳表面位置的缓慢移动,计算出太阳的自转周期为27天,当然,这一发现引发了一场大争论,神学家以及教皇对太阳上的“斑点”感到恐惧,但是事实毕竟是事实,伽利略最终赢得了胜利并使对手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确切地说,太阳上的“斑点”并不是黑色的,它们只不过与太阳其他部分相比暗一些而已。当金星和水星运行到与地球和太阳成一条直线时,我们将发现它们是十分昏暗的,而它们靠近太阳“黑斑”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所谓“黑斑”比起金星和水星要亮多了。

1825年,德国业余天文学爱好者萨谬·贺纳瑞奇·史奎克开始致力于对太阳和“太阳黑子”的研究。他花费了17年的时间对其进行观测(为防止强光灼伤眼睛,他在观测时极其谨慎),从而发现“太阳黑子”出现的数量以10年为周期(另据其他天文学家的观测,该周期为11年),他的研究开创了一门新学科——天文物理学。这是一门研究宇宙中星体物理性质的科学,直至今日,“太阳黑子”的成因仍是一个谜。

“太阳黑子”出现机率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852年,英国科学家爱德华·塞宾指出地球磁场作用的强弱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基本相符,这一发现意味着“太阳黑子”具有某些磁场特性。1908年,美国天文学家乔治·艾勒瑞·赫尔发现“太阳黑子”附近存在强烈的磁场。上文中所提到的所谓“太阳黑子”变化周期实际上是20年,在这20年中,每10年磁场的方向发生一次翻转。

1893年,爱德华·芒德通过对前人记录的研究惊奇地发现,在1645年至1715年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有关“太阳黑子”的记录。芒德郑重宣布了他的这一发现,但未引起人们应有的注意。这主要是由于那些早期记录的可靠性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

本世纪7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约翰·A·爱迪发现了芒德有关“太阳黑子”的记录,并对其进行了认真地核实。他不但参考了人们利用望远镜观测到的结果,同时也参阅了早年中国和其他国家天文学家们用肉眼观测的资料。他注意到“太阳黑子”沉寂期(1645—1715年)是“太阳黑子”活动的最小周期,并称之为“芒德最小周期”。1645~1715年间的芒德最小周期是有史以来最晚的一次,而“芒德最小周期”的成因至今仍是个谜。

总的来说,科学家难以把天文现象和天气变化联系起来,但只有太阳黑子是个例外。有证据表明气候和太阳黑子一样也同样有个11年的变化周期。随着太阳黑子数目的增减,夏季的气候逐渐由干热变得阴凉潮湿,然后又逐渐变得干热。其整个变化周期约为11年。这里有两个例子说明了这一点。砍倒一棵树,可以在树干的横断面上看见一些同心圆,每个圆代表一个夏季生长的结果。数一数这些圆就可知道树龄。然而,尽管每一年的时间是一样长,但这些圆圈的宽窄却不一样。潮湿的夏天树木繁茂,树干上形成的年轮就宽,干旱的夏天形成的年轮就窄。因此,我们可以说树木是它生长年代天气的活记录。我们仔细研究树的横断面常会发现年轮的宽窄变化有一个11年的规律周期。这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相吻合。最宽的年轮形成于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所以,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在太阳黑子多发年份的夏季潮湿,树木生长茂盛。

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缓慢,所以它的活动周期以年计算。但单个太阳黑子的寿命很少有超过几天的。

由于太阳的自转,一个罕见的大黑子会暂时消失。约两周后,它又会从太阳的另一侧出现。伽利略根据太阳黑子的这一运动,证明太阳在自转,其自转周期约为26天。

乘火箭飞越太阳黑子就如同乘飞机飞过轮船的烟囱。我们会看到有大量的热气喷出。太阳黑子类似一个喷发口,大量的热气以极高的速度喷射出来。太阳内部的高温使太阳表层处于不停的动荡之中,这就如同水在炽热的火上剧烈地沸腾一样。我们都见过开水中升起的大气泡。当气泡到达水面时,阻碍它的压力消失了,这时气体膨胀并与外面的空气混合在一起。太阳黑子中喷出的物质也是一样:当它到达太阳表面时,它所受到的压力减少,体积膨胀;由于膨胀而降低了自身的温度。

构成太阳黑子的物质由于其温度低于太阳表面其它地方的温度,所以看上去发黑。实际上黑子的亮度也极高,只是由于它们不如周围的更热的气体活跃,与之相比才显得暗淡。黑子喷发出的物质可能全部为原子和原子碎片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带电粒子。喷射出来的粒子飞向四面八方,在太空中经过一两天的飞行后,一些粒子会到达地球。当它们穿过大气层时,就产生了北极光。然后它们将空气电离,形成一层无线电波反射层,将无线电波反射回地面。这样我们就可以收听到远处无线电台的声音。前文中我们已经讨论了当这些带电粒子到达地球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粒子的情况是其旅程中一系列事件的最初情况。其后的事件将对地球上的生活产生影响。

黑子中喷射出的大团气体常常升到远离太阳表面的地方,这就是日珥。地球上剧烈的爆炸或火山口喷发出的物质,其运动速度可达每小时几百英里。而日珥中喷发出的物质,其速度可达每小时数十万英里。

日珥是非常稀薄的物质,像一缕缕热气一样。它们的温度也比太阳本身低得多。由于这两个原因,它们没有太阳表面那么明亮,因此通常都消失在太阳的光芒里。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难以观察到它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8

祛斑肯定要选择科学的祛斑方式才可以。科学的祛斑方式是内外结合,双向祛斑。

祛斑单单只依靠一种祛斑产品是不能够把色斑去除的,首先要分析身子色斑形成的具体原因,根据色斑形成的原因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和正规的祛斑产品才是科学的祛斑方式。

色斑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多,大致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阳光中的紫外线、环境污染、过度使用化妆品、电器辐射等等;
    内部原因: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脾气不好、内分泌系统紊乱、人体代谢能力不足等等;


除了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保证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

    洁肤是美白基础

      每一次洁面时都要很认真,彻底清洗干净肌肤,能对皮肤毛孔进行特别的调理,在使用美白、保湿等护肤产品时也能让养分更好的进入肌肤底层,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爱化妆的朋友们要用完卸妆产品,还要使用洁面乳进行二次清洁,确保肌肤没有化妆品残留物。~防晒是首要任务

      不论是夏季还是冬季,天气阴或晴,都要做好防晒工作。即使没有阳光,紫外线也还是无处不在,所以防晒工作要成为你的习惯。要尽量避免日照强烈时出门,涂抹防晒霜是防止皮肤晒黑、晒伤和光老化的有力武器。要记住每隔两三个小时还要补擦一次,才是一套完整的防晒程序。祛斑方法是关键

      想要尽快的祛除脸上的斑点,就要找到一个有效的祛斑方法——使用祛斑霜。不过选择祛斑霜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好的祛斑霜,比如 内外结合 双向祛斑的产品,祛斑就很不错,可有效解决面部各类色斑问题。维生素至关重要

      避开光敏感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等食物,这些成分不仅能调节人体机能,提高免疫力,还能改善皮肤组织,抑制色素沉着。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及蔬菜,如番茄、山楂、橘子、卷心菜等,能增加皮肤的活力,让皮肤白皙透亮。日常饮食需谨慎

      注意果蔬食用,进行区别对待,尽量避免食用一些感光类的食物,比如:红薯、马铃薯、波菜、韭菜、芹菜、香菜、白萝卜、豆类等,这些蔬菜让爱长斑的皮肤更容易长出黄褐斑。一般而言,含有挥发辛辣气味和特殊气味的蔬菜大部分属于感光蔬菜。
第2个回答  2019-10-09

祛斑应该选择科学的祛斑方式,并且选择具备正规备案的祛斑产品,但是祛斑只用祛斑产品是不行的。还需要结合自身色斑形成的具体原因来分析如何科学祛斑的。

祛斑单单只依靠一种祛斑产品是不能够把色斑去除的,首先要分析身子色斑形成的具体原因,根据色斑形成的原因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和正规的祛斑产品才是科学的祛斑方式。

色斑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多,大致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阳光中的紫外线、环境污染、过度使用化妆品、电器辐射等等;
    内部原因: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脾气不好、内分泌系统紊乱、人体代谢能力不足等等;


除了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保证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

    避免皮肤长时间曝晒在阳光下: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选择有防晒和美白功效的防护保养品。合理适当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避免食用色素含量高的食物或者饮料:如:酱油炒饭、可乐、巧克力、可可等。常年与电脑打交道的人最好涂些隔离霜,用完电脑后应立即洗脸。妊娠期前后做适当保养和护理,能够减少妊娠斑的出现。充足的睡眠:熬夜是皮肤的一大杀手,经常熬夜的人特别容易出现肌肤问题,不仅脸部暗淡无光,就连黑眼圈眼袋也会找上门,肌肤不能及时排毒,积累的色素也会沉着,久而久之就容易长斑。每天我们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让你的肌肤在夜间深呼吸吧.良好的生活习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因为后天因素出现的色斑,维护水嫩肌肤。脸蛋需要呵护,注意一些很简单的细节,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拥有一张光洁嫩白的脸。
第3个回答  2020-02-17
太阳黑子——太阳的表面常常会出现黑色的斑点。在风沙蔽日或阳光微弱的时候,我们甚至用肉眼也能看见黑子。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有关黑子的记录,在我国的史书《汉书·五行志》中。
黑子其实并不黑,它的温度在4500摄氏度左右,由于它比周围的高温低了1500摄氏度左右,看起来就呈现为黑色的斑点。黑子其实也不小,小黑子的直径为1000千米左右,大黑子或者是黑子群,直径可达10万千米以上。
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上的风暴,是一个巨大的旋涡状气流。
太阳黑子由暗黑的本影和在其周围的半影组成,形状变化很大,最小的黑子直径只有几百公里,没有半影,
而最大的黑子直径比地球的直径还大几倍。太阳黑子是由于周围明亮光球背景的反衬才显的暗黑,实际上它们
的温度达3800K,比融化的钨还亮热。黑子的重要特性是它们的磁场强度,黑子越大,磁场强度越高,大黑子
的磁场强度可达4000高斯。太阳黑子活动呈周期出现,两次极大间的间隔平均为11.2年,叠加有一个为期80年
的低幅度的周期。在黑子群周围常出现耀斑,发出的辐射和粒子同地球磁场和电离层相互作用会使地球上的短波无线电通讯中断并出现极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