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丝绸纹样是什么样子的?

如题所述

这一时期的突出成就是织机改革和染缬生产技术的普及,使生产效率成倍增长。另外,绞缬、蜡缬和夹缬这三种染缬方法已经出现,绞缬民间称为“撮花”,是在丝绸布帛上有计划地加以针缝线扎,染色时使其局部因机械防染作用而染不到色,从而形成预期的花纹。绞缬具有晕渲烂熳、变化迷离的装饰效果。目前所见最早的实物有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红地白花方纹绞缬绢及新疆吐鲁番西凉墓出土的建元二年(公元344年)的绛地绞缬物。蜡染,是“用蜡绘画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染法有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所染纹样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夹缬是用缕空花板把丝绸夹住,再涂上一种浆粉混合物(一般用豆浆和石灰作成),待干后投入染缸加染,染后晾干,刮去浆粉,露出花纹。较早的记载有北宋张齐贤著《洛阳缙绅旧闻记》称,“洛阳贤相坊,染工人姓李,能打装花缬,众谓之李装花。”其次是《宋史•舆服志》载政和二年诏令,“后苑造缬帛,盖自元丰初置为行军之号、又为卫士之衣,以辨奸诈,遂禁止民间打造。令开封府申严其禁,客旅不许兴贩缬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