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学习 提按顿挫转 初涉书法什么最重要

如题所述

  书法运笔的三原则是:
  1.起笔逆锋入笔,2.行笔过程中锋运笔,3.收笔时回锋收笔。 (注意是“锋”,不是“峰”)
  这种所谓的书法运笔的三原则是书法运笔方法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笔规律,在我国书法艺术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极为丰富的一用笔方法。以楷书为例,在写点画的过程中就有顿笔、蹲笔、挫笔、衄笔(笔顺行而逆反再顺行)、抡笔(笔锋不落纸而作折势)、折笔、转笔(笔锋的回旋,藏锋不出棱角)、翻笔(笔锋在第一笔势未尽时,趁势翻转到第二笔)、绞笔(指笔锋搅动)、驻笔(不提不顿,不转不行,笔锋驻纸,停以取势)、行笔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两种基本笔法,即提按和你所说的逆锋(即逆入回锋)。任何笔画都是复杂的提按运动过程。提和按不能作孤立的解释,似乎提就是笔锋上升和浮起,按即笔锋下降和沉下去。实际上提和按都不在一个点上,它是运动的变化的,是笔锋在笔画中运行的过程,笔画的粗细、顿挫是提按运动的表现。笔按下去,越按得深笔毫着纸越多,笔画就越粗重浑厚有力;笔提起,笔毫着纸少或只有毫尖在运行,笔画即表现出细而轻快。每个字的笔画都有若干个提按过程,只要看笔画的粗细变化就可以看出提按的不断运动变化。例如繁体字“极”有八个以上提按过程。根据笔势的需要,提和按的时间有长有短,笔锋升降有高有低,着纸面有深有浅,运行时有快有慢,这就形成笔画的刚柔、粗细、流畅、枯涩等等的变化。因此,自觉地理解和掌握提按运动的变化,对掌握笔法是很重要的。
  对于逆入回锋的问题,古人很重视。米芾说的所谓“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即笔画的起笔、收笔都要采取逆入回锋的笔法。所谓“三折笔”也是逆入回锋的一种运笔形式。逆入回锋的作用:一是使笔画起止具有完整性和力度。相反,笔画则容易如同火柴头着火一样,突然而来突然而止,力量无从表现。起收笔藏锋运笔,可以充分表现出力度,也有浮雕感,写出的笔画厚重健实。逆入回锋笔法要求中锋用笔,如果是偏锋就缺少浮雕感和力度。二是逆入回锋使笔画具有姿态。抡笔逆锋而入,转笔而顿笔或蹲笔而锋回,一去一回一顿就产生多种多样的笔痕姿态,回转停顿的时间长短和笔锋所占面积的大小、露锋或藏锋等的不同,形态也就各异。一个字的重要笔画,如中心竖画、长的横画、长的撇、捺等,是最需要或最值得注意逆锋回锋笔法之处。因为这些笔画是一个字的重要部位,这些地方表现出来的姿态、力感和浮雕感影响着整个字的形态美。当然,有的书家写中心横画时也有用顺锋而入笔的,如欧字、赵字的横画往往都是顺锋而入,那也是笔画的一种姿态。
  由于提按的轻重、深浅、快慢的不同和方向的转换,使锋毫着纸面积、停顿时间、回转幅度、藏锋露锋等引起字的姿态的千变万化。因此要十分细心掌握笔毫的使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