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辐射会影响健康吗?

如题所述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物质,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也就是-273.15C,它就会把能量以波的形式辐射出去。所以我们生存在一个充满辐射的世界中。甚至我们自身都可以产生辐射。


根据辐射对身体的影响人们把辐射分为两类,分别是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包括核辐射、α射线、β射线、X光等。这类辐射在足够的强度下可以对生物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因为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依赖于原子层面的稳定。而这一类辐射所具有的超高能量,可以破坏生物分子的化学键,从而使得分子性质改变。严重时可以造成基因变异和癌症等等。


虽然电离辐射有如此严重的危害,但我们生活中接触的都是非电离辐射。这一类辐射包括紫外线和频率更低的电磁波。这些辐射因为能量较小,不足以破坏分子的化学键,所以也就不会改变分子结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能量只取决于电磁波的频率,如果频率不足,辐射强度再高也一样无法改变分子结构。各类家用电器都是如此。

 

 

即便是过安检是的X光安检仪,内部辐射也并不强,机器周围的辐射就更弱了。虽然将手伸进遮挡条拿包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所接受的辐射量,应当尽量避免,但也并不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并且安检描不会造成放射性污染,被X光扫描后的物体不会残留放射性物质,被扫描的食品也不会对人体有害。


虽然不能改变分子性质,但非电离辐射依然可以对生物体造成一定影响。这主要体现在热效应和感应电流。


辐射作为一种传播能量的方式,可以加速分子运动,使物体变热。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晒太阳时的情况,当我们晒太阳的时候,如果感到皮肤发烫,就要当心被晒伤。电器的辐射也是同理,但它们的辐射强度极低。这种程度的热效应完全没有理由去担心。


非电离辐射的第二种影响是在人体内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产生于无线电波和长波无线电等低频率辐射。


生活中高压输电线、广播和部分家用电器都可以产生这种辐射。但是人体内感应电流的强度至少要达到0.7mA才能让我们感知到。而一个人即使站在500KV 的高压电线下,体内也只有 0.005mA 左右。至于家用电器使用的电压最高也只有220v,它们的辐射几乎无法对人体造成任何影响。


了解辐射的原理后,很多谣言就不攻自破了。事实上它们大多是把电离辐射的危害移植了过来。


网络上流传的各种防辐射措施也错漏百出。例如面对电脑时间长了,洗脸可以清洗辐射颗粒,从而减少辐射。但事实上清洗辐射颗粒是核武器防护的相关措施。


在核爆炸后,有些带有放射性的颗粒可以扩散到很远的地方,并沾染在人的脸上。


如果不及时清洗,就会造成持续的电离辐射伤害。但对于显示器而言,它辐射的仅仅是电磁波,不会扩散出放射性物质,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辐射颗粒。


再比如仙人掌防辐射,仙人掌以生命力顽强而著称。它在长时间的阳光辐射下,仍然可以生存。因此有人认为仙人掌可以吸收辐射。


但问题是,植物在辐射下的生存能力和吸收辐射的能力不是一回事。


退一万步讲,仙人掌所能吸收的也仅限于那些直线经过它的辐射。如果摆在那边就能让辐射改变方向,那是黑洞。


综上,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辐射并不会危害健康。也不需要防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13
不会,没什么影响
第2个回答  2014-11-13
还是要注意的,特别是孕妇
第3个回答  2014-11-13
辐射,看不见摸不着,又无处不在,想想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许多人会把身体上某方面的不适都怪罪为辐射导致的,例如把头
疼、眼睛酸痛、脸上长痘痘,归咎于电脑辐射。为了防辐射,又会想到种种偏方,在电脑前放一盆仙人掌,传说可以吸收辐射。吃某种食物,据称可以防止辐射造成
的损伤。怀孕了,当然更要防止辐射对胎儿的伤害,于是防辐射孕妇服在国内流行,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辐射真的对身体这么有害吗?那要看是什么样的辐射。一类辐射是由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或核反应时发出的射
线,称为核辐射。有的核辐射射线穿透性很强,能穿透皮肤进入人体,对人体组织、器官造成损伤。有的射线穿透性很弱,衣服就能把它们挡住,但是如果放射性物
质被吸入人体,与人体组织有零距离接触,它们发出的射线也能对人体组织、器官造成损伤。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核辐射主要是宇宙射线,越到高空宇宙射线越
强,防不胜防。高空飞行每小时受到的辐射量大约0.01毫希,飞10小时相当于接受一次胸透拍片。也有研究认为一年在纽约和东京之间飞七个来回受到的辐射
量就达到了放射工作人员的一年最高限值50毫希。要减少宇宙射线的辐射,除了减少高空飞行次数,没有别的好办法。其他的核辐射来自放射性物质,例如从土壤
或建筑石材释放出来的放射性氡气。氡气产生的射线穿透性很差,但是被吸入人体后会诱发癌症,是导致肺癌的第二大因素,仅次于吸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
到氡气的存在。
另一类辐射是由电磁波产生的。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按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无线电
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频率最高的γ射线其实是核辐射射线的一种,它和X射线的穿透力极强,可以进入到人体的内部,并与体内
细胞发生电离作用(即原子中的电子跑出来),叫做电离辐射,能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日常生活中γ射线不容易碰到,X射线在家庭中主要来自显像管电视机和计
算机显示器。显像管中的电子在高速运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发射X射线,不过强度很低,这是因为在电视机和显示屏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此会有严格的限制。通常要
求它们的X射线辐射强度在距离屏幕约5厘米范围内测量的结果不能超过每小时0.5微伦琴,这相当于人们在高空飞行时受到的宇宙射线辐射的强度。当然,人们
在使用电脑和看电视时不可能距离屏幕那么近,实际受到的辐射要低得多。何况,现在普遍使用液晶显示器和电视机,它们没有显像管,就不存在X射线辐射的问题
了。
紫外线虽然不是电离辐射,但是能够打断化学键,同样能损伤人体组织。只不过紫外线的穿透能力不强,会受
损的是人体表面的皮肤、眼睛等。日常生活中的紫外线主要来自太阳光,只要做好遮阳,例如打阳伞、戴太阳镜和在皮肤裸露部位涂防晒霜,就可以防止紫外线的伤
害。可见光以及频率低于可见光的电磁波不会直接破坏人体的分子,当它们照射到人体时,被人体吸收,它们的能量转移到人体组织,让人体组织局部发热。电磁波
的功率越强,携带的能量越高,人体组织吸收后增加的温度也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烧伤人体组织。所以这一类电磁辐射对人体是否有害,取决于它们的功率有
多高。
我们平常说的由电器发出的电磁辐射,指的就是微波和无线电波,它们的功率远远低于能把人体组织烧伤的功
率。那么,除了烧伤,有没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其他的伤害,例如诱发癌症呢?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近三十年来的有关研究,认为现有证据并不能确定暴露在低强度的
电磁场中会产生任何健康后果。也就是说,大量的研究表明,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种低强度的电磁波会影响到人体健康。对大家较为关心的胎儿健
康,大量的证据也表明,暴露在正常环境水平的电磁场中并不会增加自然流产、畸形、低体重婴儿、先天性疾病等有害影响的风险。
手机发出的电波能被贴近它的人体组织吸收,产生加热作用,长期使用手机会不会有健康风险呢?2011年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一份报告,认为无证据表明长期使用手机能引起其他癌症,但有限的证据表明能增加神经胶质瘤的风险,因此把无线电频率的电
磁场列为“可能的致癌物”(2B级),意思是有一些风险,值得进一步研究。IARC未定量给出风险,但其引用的2004年的一项研究称,平均每天使用30
分钟手机,连续用10年,神经胶质瘤的风险增加40%。神经胶质瘤是一种脑瘤,年发病率十万人中约5个,按此风险每年多2个。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该结果
有异议,认为目前的研究不足以确认手机使用与脑瘤存在关联,实际上在美国手机使用大量增加期间,脑瘤发病率却降低了。其他的研究也得出不同的结果。例如,
根据对1990年到2007年年间358403名丹麦手机用户的分析结果,未发现长期使用手机能增加脑瘤(包括神经胶质瘤和脑膜瘤)的风险。
最后我们来看看所谓防辐射孕妇服,它是由金属丝编织成的。它不可能挡住对人体有害的穿透性强的核辐射和
X射线,而是试图屏蔽日常环境中的电磁辐射。但是日常的电磁辐射是波长比较长的微波和无线电波,它们能够发生绕射,如果防辐射服不是全身全方位包裹,而是
像孕妇服那样穿,那么电磁波还是能够从领口、袖口、下摆等开口处进入人体,挡不住。而且,既然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日常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无害,又何必
试图去屏蔽它呢?所以只有在中国,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传统保胎观念相结合,所谓防辐射孕妇服才有市场,出了国门,就难得一见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