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英语不同课型教学的基本特征,结构的研究

如题所述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模式化、单一化、呆板化的倾向,课堂效率不高,气氛不活。那么,应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呢?五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和探索中,各种不同的教学课型在我头脑中渐渐地清晰起来。在这几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一直都在摸索着每节课该怎么上才算是一堂好课。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学生喜欢的课型,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体现自身的价值,体现英语学习的价值。

不管是听同事的课、在本地区听兄弟学校教师的课、还是听全国小学英语教学大赛的课,几乎每堂课都很精彩,而且每位英语教师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特色。但不论是沉稳严谨的课,还是生动活泼的课,大家几乎都是一种课型:即学习新的词汇和句型,最后扩展到在教师所创设的语言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然而,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课型并非如此单一。我们不是每堂课都在使用着同一种课型。我们除了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新的词汇和句型,还要处理教学中的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朗读的问题、书写的问题、课文的理解问题、故事的教学、练习的处理和学生语言知识的扩展和应用等。以一堂精彩的课来调动学生暂时的英语学习兴趣可能比较容易,但若是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既能够维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兼顾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技能的教学实效,恐怕不是单一的一种课型所能解决的。英语的学习是一个艰苦而又耗时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在艰苦的学习的同时,又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是每一个英语教师都面临的问题。这里,我想以课型为切入点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以期同行们的指点。

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课型;词汇和句型的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作文教学和练习教学。

一、词汇和句型的教学

词汇和句型的教学是其他几种课型的基础,也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因此,这一课型的设计至关重要。一般地,是在旧句型中引出新词汇并练习;而在新句型的呈现阶段,多用旧的词汇来引出新的句型并练习。这样,可以分解和降低学习的难度,减少学生学习的挫败感。当然,还有创设真实情境来引出词汇和句型的,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的含义,并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句型。低年级或初次接触英语的学生,多以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和练习词汇和句型。为了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句子的结构,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造句练习,或者是玩句子接龙的游戏,将所学的句子进行反复操练。有时是单句,有时是简单地对话造句练习。如:A: Do you like burgers? B: No, I don’t. 学生可以自己发挥,两人一组,造出新的对话,如A: Do you like juice? B: Yes, I do. 还有更复杂一些的对话,我让学生模仿课文自编一段对话,然后来表演。他们很高兴,而且跃跃欲试,都想展示自己创作的对话。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已经告诉我,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活动。学生编的对话比我想象的好多了。他们不仅仅囿于新学的句型和词汇,而且还把前面学过的句子都编进了自己的对话中,编出的对话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学得很快,让他们表演时,一组比一组编的好!他们很会在别人的成果之上,改进自己的创作。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模仿,这将大大地促进他们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学生喜欢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喜欢看他人的表演。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总之,词汇和句型的教学方法非常多,而且,英语教师们在这方面的教学已经非常成熟,在此,我不必赘述。

二、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目前小学阶段“读”的要求一般相当于基础教学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一、二级的要求。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一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看图识字;(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的词语;(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小故事。二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认读所学词语;(2)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读懂问候卡等中的简单信息;(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因此根据课标和日常教学我认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分阶段实施。(1)小学低段的阅读应以听、说为主线,在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阅读内容,从听到说,循序渐进。(2)小学中段的阅读应首先听录音看范文,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章,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再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在进一步理解文章后,完成课后练习并能复述或表演所学内容。(3)小学高段的阅读应首先通读短文,对短文有一个初步总的印象。在通读文章之后,能根据图片或上下文解决短文中新的单词,短语,为语言的输出作准备。在解决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之后,回到课文对整篇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再让学生提笔续写或改写短文,作为语言的输出。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结合听、说、写,来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1)针对中低段学生所采取的师生互动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Yes / No的问题或简单的选择题,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2)针对中高段学生采取主动参与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因为现今的阅读教材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极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但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最后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如改写、续写,角色扮演,或运用所学重点词、重点句型设置场景进行说话、写话,或结合短文话题及提供的图片开展说写等活动,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三)阅读教学的教学渠道

英语阅读教学发生在课内与课外两个场所。通过实际教学我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渠道应该是在课堂,因为课堂中的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如何从文字信息中获取事实、观点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如何欣赏;如何评价等等。同时,教师还能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等。这些阅读技能的训练对中低段孩子的阅读学习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但紧紧依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的。于是,课外阅读就成了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因此我们要鼓励高段学生定期地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书籍,同时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三、口语交际教学

情景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的真实情景。通过创设语言学习的情景,以情景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由于其强调语言和环境的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小学生理解能力不高但擅长对感性认识的记忆,因此情景教学法非常适合教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进行口语交际时使用。主要从文本情境、生活情境、活动情境三个方面入手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走进“情景”学英语,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口语交际兴趣,萌动想说的欲望,产生敢说的胆量,达到会说的目的。

(一)在文本情境中口语交际

我们认为可以从模拟文本情境、拓展文本情境和渲染文本情境三个纬度有效利用文本情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1.在模拟文本情境中开展口语交际

教师要根据文本提供的丰富形象的语言描绘,将它创设成为一种具体可感的情境,并对一些情境优化、筛选出最适合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并将他们引入情境,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到乐趣,从而保持思维的敏捷,使他们对文本的探究能不断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通过对话表演、为动画配音等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熟悉文本,学习文本;在轻松的表演和会话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2.在拓展文本情境中开展口语交际

教材只不过是一个文本例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把握课本的精髓,重组教材,采用活动课模式进行教学。因此我们就应该具备把文本情境转化为课堂活动的能力。拓展文本情境就是其中的一个途径,它可提供丰富的、与课文联系紧密的材料,在扩大阅读范围的同时实际上也是输入更多的口语交际的“原材料”。在扩展中学生不断地进行相似的口语交际,文本的时内涵也在交际中更加为学生所接受并且内化。

3.在渲染文本情境中开展口语交际

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语言、动作、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甚至是人工智能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声音情境、图像情境、影视情境、信息资源情境等,营造出适合文本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文本的情感基调保持一致。经过渲染后的文本情境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兴趣,激发联想,唤醒长时记忆中的有关知识、表象或经验,完成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更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

(二)在生活情境中口语交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有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的大殿堂,为学生设定现实的生活情境,汲取学生的切身的生活体验,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生活,教学才能成为活水之源。学生才能在真正领会文本实际意义的前提下主动地进行口语交际。从创设生活情境和模拟生活情境两个方面谈创设生活情景在口语交际方面的重要性。

1.模拟生活情境中开展口语交际

对一门语言来说,说话人说话的时间、地点、场合及身份等因素都制约着他说话的内容、语气等,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和活用语言的能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进行口语交际的目的。教师应该截取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段为学生设置生动形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们身临其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口语交际。

2.创设生活情境中开展口语交际

语言产生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英语作为一门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只有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才能发挥其价值。对于学生来说,英语离开了生活,也就失去了生活体验,失去了情感,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口语交际也就会变的枯燥和乏味。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创设语言产生、学习的背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感知、理解、运用语言。当学生习得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型以后,他们已经具有一个英语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不同时期习得的知识灵活运用一个情境中来。

(三)在活动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少年儿童好动,爱表现,对音乐及游戏有着天生的喜好。因而,把生活中的音乐、儿歌、游戏、竞赛、简单的任务带进英语课堂,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轻松的游戏中、简单的任务红兴趣盎然地学英语,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学习乐趣不言而喻。

1.设计游戏,开展口语交际

关注学习主体的情感和兴趣,精心设计游戏和活动突破难点,巩固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进行口语交际。其具体要求是:(1)要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新授环节后设计针对重、难点而进行的游戏和活动。(2)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和活动。(3)注意游戏和活动的实效性,不要一味迎合学生玩乐的要求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

2.布置任务,进行口语交际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教学途径。通俗地讲就是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完成任务中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在与人交际中提高自己的英语。

四、作文教学

近几年,我市的小学英语考试题型有了一个很大的改革,特别是高年级段附加了英语作文这一题。英语写作马上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而如何教学生写好一篇小段文也成为英语教师共同的话题。

大家都知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而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外语学习技能中,“写”对学习者的要求是最高的,而要在小学阶段教学生这一技能难度也就更高,毕竟很多小学生自己的母语写作还没学好,要再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写作可谓是难上加难。作为一名高年级英语教师,这两年来我也尝试了英语写作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单词积累。一篇作文,脱不了是由单词——句子——段落等要素所组成的,单词是一篇作文最基础的部分,过分强调它是不妥,但却也不能忽略。强大的单词积累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后盾。所以,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要强调学生掌握好单词的拼写和单词的运用。

(二)抓好课本教学,夯实英语基础。在小学,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是课堂学习时间。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于课本,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根本。课本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句型,语法知识,词汇等。所以,对于课本中的内容,可适当要求学生背诵,小学生善于模仿,通过背诵课文,一些句子就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这样的句子进行写作。课文中的句子一般来说是很规范的,学生的写作也会较规范。记忆中的课文也是学生写作时句子处理的依据。凭语感和课文结构,利用个人的智慧和对作文题目及要求的理解,学生会写出语法正确,句意通顺,结构严谨规范的作文

(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量的、广泛的阅读,才能加强学生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巩固和扩大学生词汇量,增强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实践证明,学生平时课外阅读面越宽,语言实践量越大,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能力就越强。通过日积月累的积累,学生在自然的习得中学得大量了的英语单词、句子,形成较好的语感。为学生更好地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还要注意:文章太易,不利于知识的提高,文章太难会挫伤学生阅读英语的积极性。难易适中的文章指生词率不超过10%的文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22
在上课之前, 英语教师都会认真地做准备,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引导学生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备课的问题. 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具有共同的典型特征, 这种共同的特征正是班级教学形式得以普遍采用的依据. 但即使在同一个班级里, 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完全一致. 影响学生学习的变量很多, 其中, 学习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即学习者心理上的个别差异, 是影响学习结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研究他们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对他们的分析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 学生的英语知识、 英语技能水平和基础. 为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的困难和选取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2. 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 包括学习兴趣、 动机、 态度、 自信心、 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分析和学习能力、 学习策略、 智力水平的估计, 为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3. 学习阶段、 社会背景. 分析学生生活经历、 年龄特点、 学习时间及社会、 家庭对其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 l. 内容的选取恰当, 适应多层次的需求. 教学的内容的范围、 深度既与学生的现阶段水平相衔接, 又要适合学生的潜在水平, 以利于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同化” 或“顺应” 新的知识. 2. 揭示学习中知识和技能的相互关系, 分析蕴含在知识中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 以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智力的开发. 3. 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 呈现的形式以及重点、 难点等, 指出该部分内容在整体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该内容与已经学习或掌握了的知识的联系.小学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应与新的课程标准相适应, 要使学生能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和爱好, 通过听、 说、 读、 写的基本技能训练, 使学生获得一些简单的、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培养他们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要达到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我们应使学生掌握好教材内的语言知识, 应对学生进行听、 说、 读、 写四项技能的综合训练, 并应使学生的这四项技能发展为初步的语言交际的能力.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 具体的表达, 它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种评估教学的标准. 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内容与目标包括技能、 知识、情感、 策略和文化等五个方面. 1、 技能目标 在语言目标的设计中应考虑每节课的应在听、 说、 读、 写等方面达到的要求应以学生为描述的对象, 明确学生应掌握什么, 掌握到什么程度. 2、 语言知识目标: 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 词汇、 语法、 功能和话题五个项目, 语言知识是语言整体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发展语言技能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我一般采取项列方式, 并明确各个项目的要求. 3、 情感态度的目标: 把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强调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 强调学生的品质培养, 强调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的过程等. 情感包括兴趣、 态度、 动机、 自信心和意志等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个性因素. 在学习中, 学生应能对英语产生学习愿望, 并进入适度的兴奋状态; 通过体验学习, 发展和强化学习英语兴趣, 并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在参与各种语言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 加深对英语和英语学习过程的了解, 调整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态度; 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优势与不足, 乐于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有意识地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树立自信心, 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个人品格, 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教师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关怀和重视, 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使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合作精神的过程. 情感态度的培养, 是结合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中进行的, 我在设计中一般考虑尽可能使每个环节附有一定的这方面的目标. 4、 学习策略的目标: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和使用外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学习策略的培养和使用受到社会文化、 教育背景、 学生个性、 学习风格、 年龄、 性别以及教师观念与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提高学习效率, 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为日后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在外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 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要求. 也体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精神. 我在设计中, 以引导为主, 通过学习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一定的基本学习策略, 包括外语学习的情感策略、 管理与评价策略、 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等. 5、 文化与跨文化意识的目标: 语言学习有丰富的内涵, 在外语教学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与使用, 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在起始阶段, 教师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差异有粗略的了解. 学生接触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应扩大学生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 使学生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培养初步的跨国文化交际能力.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诸因素的核心, 它明确课堂上学生应掌握什么, 掌握到什么程度. 使检测与评估有明确的标准. 对目标把握的技能应包括如下内容 1) 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 应体现有认知、 技能、 情意、 策略、 文化的目标. 在教学中全面落实各项目标,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 每节课应根据条件的许可确立适度的目标, 即这个目标不能过高或过低, 过高的目标学生达不到, 目标过低造成教学的时间的浪费, 并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 教师在发现目标不够准确时, 可以作出调整. 3) 认知的目标具有一定层次性, 教师应根据课型与教学的进度, 逐步地推进目标的达成. 英语教学中认知领域的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了解” 、 “操练”和“运用” 不同的层次, 目标达成的层次应有所侧重, 如新授课(讲练课) ,学 生应把目标的达成重点放在“了解” 与“操练” , 而巩固课(技能训练课) 和阶段复习课则应把“操练” 和“运用” , 尤其是把“运用” 放在首位. 4) 不同的学生, 对目标的达成度可以是不同的, 对学生的目标达成心中有数,有利于因材施教,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策略泛指计策和谋略.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思考、 策划和谋略. 英语教学策略也可以指教师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教学策略也可以分为教的策略和学的策略, 应包括情感策略、管理评价策略、 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等(具体可参考理论篇中的教学目标部分) . 教学实践证明, 不存在任何对达成教学目标都有效的、 万能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因此, 在设计策略时应采取“最优化” 的原则根据教学的具体条件去选取最佳的策略方案, 以期达到耗费最小、 收效最大的效果. 小学阶段的策略包括:学生学习的策略、 调控策略、 交际策略和资源利用的策略. 这些策略都因该加以考虑. 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 教学的条件与学生的实际而定的. 学生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 逐步掌握教学的目标. 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 1. 教学单元、 课时的划分. 这种划分应根据所给的条件, 如时间、 内容的多少、 重点和难点的分布等而定. 2. 教学内容应围绕着目标组织, 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在不同的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中得到体现. 准备目标是为帮助学生回忆、 复习旧知识, 为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作准备的;亚目标则是各项分解的、 个别的、 单项的目标, 其总和就是达成目标. 为了使在每一节课中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给优秀的学生确立上限目标, 而给后进生给予下限目标, 并根据不同的目标给予相应的合适的教学和练习内容,有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发展. 3. 各种课的内容的把握还在于其“量” 的控制. 内容的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