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思维导图在教学中怎么应用最有效果?更适合用于教学中的哪个环节呢?

如题所述

  参考学科思维导图概念的提出者刘濯源主任《思维可视化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手册第10页中介绍:
  学科思维导图是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中应用最广的思维工具,可以运用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前、课中、课后)中。
  例如:在课前,教师可以运用学科思维导图设计制作课件,学生也可绘制学科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在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学科思维导图课件呈现知识的结构化和思维的可视化,提高教学效能和品质;在课后,学生则可应用学科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梳理、解题、作文构思等高效能的复习和能力训练。
  当然,以上运用还只是学科思维导图与学科教学的“表层整合”,真正“深层整合”是与“规律”的整合,即:考试规律——学科规律——思维规律——心理规律的层层递进和有机结合,把这条“规律线”与学科思维导图、学科规律建模等思维可视化教学技术有效整合起来,才是整体教学效能提高2-3倍的秘诀所在。
  所以,学科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教学的所有环节,但效果却取决于您对学科的研究深度,也就是您绘制学科思维导图的思维品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5
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