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力的出版著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文中国昆虫记》,精美绝伦的图片,妙趣横生的故事及点评,吸引了不少读者的视线。   昆虫学家的科普路   本书的作者赵力,是成都蝴蝶博物馆及华西昆虫博物馆馆长,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全球鳞翅目(蝴蝶与蛾类)调查计画中国区首席专家。十多年来,他走遍中国,行程超过十万公里,收集了十万馀只、占中国已知种数97%的中国蝴蝶标本,以及大量我国和世界各地的珍稀、观赏昆虫标本,拍摄昆虫生态照片数万幅。作为研究昆虫的专家,他写了许多学术方面的专著,大部分台湾博物馆出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照片超过万幅的中国蝴蝶图鉴——《中国鳞翅目——蝴蝶》。   这些蝴蝶图鉴发行到了20多个国家与地区,随著影响越来越大,许多科普杂志和旅游画报也开始纷纷向赵力约稿。考虑到科普文章接触的人比较多些,他欣然接受了邀请,开始写一些科普性的文章。在写作中他又发现,写科普文章最好配上图片,因为现在已经到了读图时代,吸引青少年读者的首先是图片,其次才是文字。由此赵力又对昆虫摄影开始产生兴趣。   昆虫研究的背景成为赵力拍摄昆虫的便利条件,因为他知道昆虫的习性,知道它们会在什麼地方,什麼时候出现在哪种植物上。於是他就会在那一时刻守候在那裏,等待著虫虫的出现。   赵力说:“在野外考察和拍摄的过程中,经常经历险情,一次,坐在车裏,突然山上掉下来一块小石子打穿了车玻璃,陷入了前排车座人的肝脏;南方山区经常发生泥石流,暴雨裹挟著泥沙及岩石像海啸般不可阻挡,我也曾被泥石流围困过,差点回不来。而热带雨林中的蚂蝗、毒蛇等各种虫子更是防不胜防。”  为了拍摄世界著名珍稀蝶种金斑喙凤蝶,赵力在海南岛南部的最高峰尖峰岭顶上等候了整整七天。金斑喙凤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的生活范围非常狭窄,只在中国少数几个自然保护区中才能找到,国内现存的标本只有20馀只。我国海南岛有这一种蝶,日本人曾经在中国捕捉到金斑喙凤蝶,并专门出版了一本书,介绍他们的捕捉经历及传奇故事。而中国人却从没有拍到过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金斑喙凤蝶,为了能够拍摄到这一蝶种,他选择了最佳时机,在山上搭了个帐篷,日夜守候著,终於第一次近距离拍摄到了这一蝶种。   中国的《昆虫记》   法布林的《昆虫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奇趣的昆虫世界,它没有任何晦涩的词句,完全是大众化的语言,以自己第一人称感受的角度介绍昆虫,引发读者的兴趣。而《图文中国昆虫记》也特别注意学习他的语言。赵力说:“在这方面我有优势,因为我是研究昆虫的,在专业知识的把握上应该是比较全面的,对专业情况的概述、国内外对该专业的研究前景也比较瞭解,我将更多的思考点加入到了书当中,给读者以全面的昆虫知识,同时力求文字优美流畅,省去不必要的学术名词,使没有昆虫知识的人也能读下去。”  说起这本书的名字,其中还颇费周折。原来他们最初设计的书名是《中国昆虫记》,但不知是什麼原因,在这本书出版前夕,另外有人出版了上下两册的《中国昆虫记》,使得他们一时不知这本书该用什麼名才好,最後,考虑到该书图文并茂,於是就改名为《图文中国昆虫记》。   赵力介绍,这本书出版後,成都最大的书城——西南书城将《中国昆虫记》的上册放到了摄影类作品中了,而将《中国昆虫记》的下册和《图文中国昆虫记》放在一起,误导读者这两本书是一套,并将它们码放在突出的位置。该书城在面向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的畅销书陈列橱窗正中最显眼的位置,也放了一排《图文中国昆虫记》,其中一本还翻开著,让过路人一眼就可以看见裏面精美的配图。   宣扬一种昆虫文化   《图文中国昆虫记》能在众多博物类书籍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因为它介绍了中国昆虫分布和昆虫研究的概况,对昆虫的各大类群进行了梳理,所有重要目都列了出来。书中所选的五百馀幅照片是从作者多年野外考察积累下的五万多幅昆虫照片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赵力强调:“书中阐述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科普知识,更是一种中国的昆虫文化,昆虫与我们人类之间的种种关系。昆虫和人类一样恋爱、生育子女,和人类一样争斗、甚至发生战争,它们的生活和人类一样丰富多彩。或许由於它们太渺小了,我们以前没有关注它们。其实昆虫也是地球大家族中的一员,和我们人类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人类不能主宰它们,更不能操纵它们。毕竟,昆虫才是地球上真正的房东,而我们,只是强占了它们地盤的房客而已。”
赵力想通过这本书,让人们瞭解昆虫,从而学会与昆虫共处。“其实昆虫是很可爱的。虽然它们只占据非常小的一部分地方,一片小瓦、一片树叶,但并不影响它们奇妙而复杂的内在生活结构。只要我们脚步轻缓地靠近它们,保持静默去倾听与观察,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欣赏到昆虫之美,发现那些曾经被你忽略了的、身边无处不在的精灵们所创造的壮丽的微观世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