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写作能力的秘诀有哪些?

如题所述

1. 立意

写文章,在动笔之前必须把主题想清楚,古人将这叫做“意”。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如果不确立主题就动手作文,违背了“意在笔先”的写文章规律,往往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七拼八凑,缺乏中心的毛病。学会立意,善于从所掌握的材料中提炼和确立鲜明、深刻的主题,这是写好文章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同样的材料,由于认识水平不同,所确立的主题也就出现了新旧深浅的差别。学习立意,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水平,并在实践中经常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比较,提高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提高了,就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使文章写得深刻有力。

2. 选材

同学们提笔作文时,常常感到脑子发空,没有可写的,多是由于材料贫乏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多观察、多积累。但是,作文的吃力并不全是因为材料的缺乏,有时候虽然充足,如果选材和剪裁不当,也可能把文章写得芜杂臃肿,让人看了抓不住要领。

如何提高选材的能力呢?首先得弄清材料在文章中的作用。

因为材料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所以材料的取舍完全取决于文章的主题。

要做到这一点,不但要对文章的主题想得一清二楚,而且还必须对材料的含意有透彻的了解,认清每个材料在表达主题时能起到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扣住主题,选材精当。

写文章能否选出最有说服力的材料,与作者对客观事物分析、鉴定的能力有直接关系。因此,要提高选材本领,平时就要对生活素材经常加以比较、鉴别。除此而外,还得多写多练。最好能常常精读一些优秀文章,仔细琢磨人家是怎样围绕主题选择材料的。常看常想,能够磨砺选材的眼力。

3. 布局

确立主题、选定材料之后,就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把内容加以适当编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么开头,怎么收尾,怎么划分层次段落,哪里该详,哪里该略等等,把这些问题做个通盘设计,这就是布局。

一篇文章,只有布局合理,才能纲举目张,主题突出,结构严密。如果布局不当,就会出现层次不清,疏密不当,前后重复,上下脱节等毛病。

怎样提高布局的能力呢?文章的布局是灵活多变的,并没有“八股式”的死板格式。它作为文章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同的主题和题材,要求有不同的布局,甚至相同的题材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布局方法。但是,可不能把布局简单地理解成是个技巧问题,它主要取决于作者思想的条理性如何。不论阐明道理,还是叙写事物,只有看得深,想得透,才能说得清。如果对要写的东西没有透彻了解,脑子里一团乱麻,尽管能把如何开头结尾、分层划段、过渡照应、详略搭配等技巧方法背得烂熟,也还是难以把事情表达明白的。因此,对于广大同学来说,要提高布局的能力,不可本末倒置,孤立求助于结构的方法技巧,而应当在加强思想的条理性上多下功夫。

一个人思路的条理性如何,反映在写文章上,就是思路是否明晰、严密。要想思路明晰、严密,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和观察、分析能力入手。这种提高,要靠平时的辛勤锻炼,养成勤于观察、肯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观察事物,不要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要把事物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原因结果等看个清楚,想个透彻。对事物有了深透的认识、明晰的印象,作文时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起笔,怎样收篇,哪里详,哪里略,如何转,如何接,就容易做到胸中有数,编排自如。这样,布局也就不会感到太难了。

4. 表述

一篇文章,经过构思之后,所要写的内容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述写出来,这就叫做表述。

文章的表述方式,一般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5种。不同的体裁,不同的材料,要求使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不过,通常在一篇文章中,是以一种为主,兼用其他,如:小说侧重描写和叙述,可也少不了抒情、议论;通讯以叙述为主,却又夹有适当的描写、抒情和议论;评论文章主要是议论,有时也难免不用其他表述方式,譬如摆事实讲道理时,事实材料就得采用叙述或者说明的方法,正是因为用了多种表述手法,才使我们能够具体、鲜明、深刻地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这就说明,表述能力也是写好文章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怎样提高表述能力呢?训练的方法很多,不过,为了避免在文章的构思上多花时间,而集中精力提高表述能力,可以多采用灵便的小型练习。例如写一些记一景、一物、一事的随笔、速写,或者借用现成的材料进行扩写、改写和复述等练习。这些都是取材容易、练习方便又易于见效的方法。

表述能力和语言文字水平是密切关联的,因为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都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要想提高表述能力,不得不加强语言训练。

要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必须下苦功学词练句,力求能运用最确切的字词和最精当的语句状物、叙事、抒情、议理。

在生活中、在阅读中要勤于积累自己还没掌握的词汇,摘录表情达意真切生动的词句。光抄光记还不行,得把词义、句意弄通弄懂,不但会讲,而且要有意识多写多用,把这些词语尽快地纳入自己的语言宝库。倘若在语言文字方面达到了词汇丰富、信手可拈、语句灵活运用自如的地步,再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叙述、描写等表述手法,那么,表述能力就有了明显的提高,你也可以尝到作文的乐趣了。

鲁迅曾恳切地对青年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按照鲁迅先生的这个指教,同学们只要“多看和练习”,勤于观察,勤于思索,勤于动笔,持之以恒,肯定是能够学会写文章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0

提高写作能力的三个核心要素是:输入、思考、输出。输入是前提,思考是本质,输出是结果,想要学好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这三者缺一不可。

一、提升你的输入效果

我们只有不断做高质量的输入,脑子里才有货,才能不断掌握新知,获得新观点,产生新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长期、稳定、高质量地输出内容。

1、提高你的输入强度。量变能够产生质变。在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一个每年读50本书的人肯定比一个每年只读两三本书的人,更能持续、高质量的写出好内容。

一年阅读50本书,乍一看觉得会有些困难,但实际一算,也就是一周阅读一本书。拿一周阅读一本20万字左右的书籍来讲,那么一天只需要阅读3万字不到,按照正常人每分钟阅读200-500字的效率,那么每天只需要花费1-2个小时就可以实现一周阅读一本书,一年阅读50本书。如果你像我一样,有快速阅读的能力(训练“精英特快速阅读”掌握的),能一分钟阅读两三千字(具体可以根据内容难度自我调节),那么每天阅读半个小时,就足够完成一周阅读一本书的目标。这样一算,要达到一年读50本书的量真的不难。难的是坚持。所以,你不用每天拿出三四个小时来阅读,高手的战略是关注持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每天读1个小时。

2、提高你的输入标准。提高输入标准,就是选好书、好文章去阅读。每个领域都有一些好的作者写的好书,选书时不要太随意,可以看看读者评价,看看豆瓣评分,看看业界口碑。选文章也是一样,把那些输出低质内容的号清理一下,多关注一些好的号。另外,把手机里的那些没多少营养的社群媒体APP卸载了也很有必要,避免它抢夺你的注意力、消耗你的时间。

3、提高你的输入效果。读完不是目的,吸收才是目的。你的阅读目标应该是要通过读这篇文章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学习一个什么技巧、思考一个什么话题。所以,好的输入应该是这样的:要带着目标和预期阅读;要养成边读边思考甚至做笔记的习惯;要更聚焦,进行主题式阅读;好内容要反反复复读;阅读时,要带着批判性思维和学习的心态;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代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场景。

二、训练你的思考能力

能不能能深入思考,是写出精彩文章的关键。

1、习惯性追问事物的本质。很多人不是不会思考,而是没有思考的习惯,也不愿意思考。因此,提高思考力要从习惯性追问事物的本质开始,面对万事万物,你都要有一颗好奇心,你要去追问本质。比如大家经常用“鸡汤”这个词,但只有少数人愿意追问到底该如何定义鸡汤。而追问的方法就是不断向自己提问。

2、习惯性建立知识的链接。当你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你要思考:这个知识点又和哪些知识点相似;这个知识点可以被哪些知识解释,又可以去解释哪些知识、以及解释哪些生活中的现象。这就是建立知识链接的方法,可以让你对知识理解的更透彻、更系统。

3、习惯性应用所学的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便是提高思考力的过程。学到一个知识之后,要主动的去“实践或思考如何运用”这个知识。比如:学到一个读书方法之后,如果你觉得有一点用,就不能停留在认识的基础上,要去用这个方法去读书看看;学到一个爆款海报的设计逻辑后,暂时你可能用不上,但在逛街时可以想想,这个门店的设计是不是可以参考借鉴这种设计逻辑。

三、强化你的输出能力

1、高频写,持续写。写作需要手感,手感的产生和保持源于持续地做。你不用一天动不动就写五千、一万字,你可以写得短些,比如一两百字,重要的是每天写一点。

2、既学写故事,又学写观点。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就要磨炼写故事的能力。人天生就爱看故事,从远古到现在,从小时候到长大,我们一直是这样。想提高写作能力,还要磨炼写观点的能力。人内心还是追求进步的,我们还是希望能在一件事中获得启发,使自己进步。

3、建立自己的写作流程。写作包括定主题、拟标题、搭框架、查资料、写初稿、排版、校对、打磨等非常多的步骤,不同人有不同的写作习惯,你要建立适合自己的流程。建立流程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效率和保证质量。

4、建立自己的反馈系统。你写得好不好,哪里好,哪里不好,有多少人看,有多少人喜欢,喜欢到什么程度等,这些都是反馈,只有建立一个这样的反馈系统,你才能根据反馈不断提升写作技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