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火产生的原因

如题所述

  “鬼火”来自磷

  夏天夜晚,郊原旷野或古古坟地附近,有时会出现蓝绿色的火焰,若隐若现,飘忽不定。过去在农村有这样一种传说,人死后会变成鬼,鬼害怕光,所以白天不敢出来,只在晚上出现。在坟地或荒野,有时在夜里会出现一团团绿幽幽或浅蓝色的火焰,跳跃不定。更奇怪的是:它会跟着人走,你停它也停下,你跑它也跟着你跑。迷信者就说这是“鬼”在夜间出门照路的“鬼火”,还把“鬼火”添枝加叶地说成是什么阎罗王出现的鬼灯笼,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也常常谈到“鬼火”。

  其实,这是由磷元素引起的。原来人类与动物身体中(死后就是郊野中的兽骨、坟墓中的人骨)含有磷,这些磷既不是白磷,也不是红磷,而是以磷的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当人、兽死后被埋在地里,尸体腐烂,磷化合物长期被烈日灼晒、雨露淋洗后逐渐渗入土中,发生分解形成磷化氢。磷化氢气体有好多种,其中有一种叫做“联磷”,它和白磷一样,在空气中会自燃烧。这种气体从地里泄漏出来,与空气中氧气接触,由于夏天的温度高,易达到磷化氢气体着火点而自燃,产生蓝绿色的微弱火焰,“鬼火”出现了。其实,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有磷化氢冒出,只不过白天日光很强,看不见“鬼火”罢了。这就是为什么夏夜在墓地里常看到“鬼火”了。

  那为什么“鬼火”还会追着人“走动”呢?大家知道,在夜间,特别是没有风的时候,空气一般是静止不动的。由于磷火很轻,如果有风或人经过时带动空气流动,磷火也就会跟着空气一起飘动,甚至伴随人的步子,你慢它也慢,你快它也快;当你停下来时,由于没有任何力量来带动空气,所以空气也就停止不动了,“鬼火”自然也就停下来了。这种现象决不是什么“鬼火追人”。

  其实,鬼火之说并非中国独有。磷是德国汉堡的炼金家勃兰德在1669年发现的,“磷”的希腊文原意就是“鬼火”。

  附:“鬼风”为气流

  在坟地、墙角、晒场或田野上,有时突然刮起一股旋风,在地面或空中团团打转。迷信者说:“这是‘鬼风’,是鬼走路带起来的。”其实,这是空气流动的现象。空气在流动时,遇到障碍物就可能形成旋风,而在空旷田野出现旋风。则是由于冷热空气相遇产生对流引起的。阳光强烈照射的地面,局部温度升高快,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就从四周补充,因此很容易产生旋风。在扫墓烧纸钱时有时也会刮起一阵旋风,这是由于火堆上方的空气急剧升温,气流上升很快,四周的冷空气补充也快,也容易产生旋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23
“鬼火”实际上是磷火,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然现象。它是这样形成的:人体内部,除绝大部分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外,还含有其他一些元素,如磷、硫、铁等。人体的骨骼和磷脂里含有较多的磷。人死了,躯体里埋在地下腐烂,发生着各种化学反应。磷由磷酸根状态转化为磷化氢。磷化氢是一种气体物质,燃点很低,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便会燃烧起来。磷化氢产生之后沿着地下的裂痕或孔洞冒出到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光,这就是磷火,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鬼火”。

提起“鬼火”,人们就会想到荒郊野外的坟茔地:漆黑的夜,一团火球拖着闪光的尾巴,东游西荡,飘忽不定。

对于“鬼火”的解释,比较多见的是将它解释为磷火。磷是德国炼金家勃兰德发现的。按照希腊文的原意,磷就是“鬼火”的意思,而且在实验室里还可以制造出“鬼火”来。办法是先在烧瓶里加入白磷与浓的氢氧化钾溶液,加热后,玻璃管口就冒出气泡,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臭鱼味儿。这时迅速把窗户用黑布遮上,就会看到从玻璃管口冒出一个又一个浅蓝色的亮圈,在空中游荡。这便是人造的“鬼火”。

那么,“鬼火”是不是单单指磷火呢?

勃兰德曾收集了德国人看到的300多例“鬼火”事件,并整理成书出版。美国、前苏联也都有专门团体研究这种神秘的自然现象,并已收集到几百个“鬼火”事例。1986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理工系的一位教授组织了“火球观测信息中心”,在半年的时间里,收到近千例目击者的报告。从以上大量的事例分析,这类“鬼火”不仅出现在野外的坟茔,而且在人口密集的乡镇和繁

华都市的街道也有不少人目击。如果说荒野坟茔中人与动物遗体中含有很多磷,生成磷化氢即“鬼火”的话,那么城市中出现的“鬼火”就不好解释了。从整理日本人所目击的例子来看, “鬼火”大体可以分为火球形、鬼火形、焰火形、火柱形4种。其中前两种占90%,直径在50厘米以下,持续时间为8秒左右。颜色不尽相同,其中以白色、橙色最多,也有火红色的,而且有耀眼的光亮。出现时间大都在七八月份夜晚,睛朗无云或阴霾的天气。这些“鬼火”不包括雷雨天的球状闪电。

对于“鬼火”的成因,前苏联物理学家卡皮查是这样解释的:云、树、建筑物在某些特定环境下都会产生大量电荷。这些电荷的变化可形成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射向地面,经反射,在入射波与反射波之间引起干涉,遂产生与地表平行的驻波。在驻波的波腹存在的极强的电场,这一巨大的电场足以使空气形成“等离子状态”或“激励状态”,从而导致原子或分子那样的物质在发光。这一理论对有些实例可作出圆满的解释,比如有人发现,火球在离地面3米高处发生,先是固定不动,后骤然消失,接着又在离地面6米高处再度出现。这便是在驻波的第一波腹和第二波腹连续出现的“鬼火”。

此外,还有人认为,火球的产生是由于宇宙尘埃中的反物质所致。

总之,“鬼火”这一传闻已久的谜,还没有完全揭开,科学家们正在这方面不断努力。
第2个回答  2006-09-23
是尸体内的磷释放出来后自燃的景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