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晚期创作的诗词有那些

我们做课题研究,关于苏苏轼的,谁能告诉我苏轼晚期创作的诗词有那些,只说名字时间就行了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屋里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2、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4、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5、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熙宁九年(1076) 四十岁。在密州。中秋夜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十月王安石再罢相
熙宁十年(1077) 四十一岁。在徐州治水。
神宗元丰元年(1078) 四十二岁。在徐州先后作《阳关曲》三首。十月作《永遇乐》(“明月如霜”)
元丰二年(1079) 四十三岁。在徐州,正月游桓山,使道士戴日祥弹雷琴。二月作《月夜与客吹洞箫饮酒杏花下》。七月在湖州,“乌台诗案”事发入狱,年出狱贬黄州。
元丰三年(1080) 四十四岁。在黄州。十二月游欧阳院鉴赏出土编钟。
元丰四年(1081) 四十五岁。在黄州。垦耕东坡,始号东坡居士。三月记写山歌演唱情况。六月彦正判官送琴,令侍者快弄数曲,并作《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同月陈季常诣访,出琴弹琴,并书《杂书琴事》、《杂书琴曲》赠之。作《瑶池燕·闺怨》。冬至日安节侄访,饮酒使作《黄钟凉州》,令小童快舞一曲。
元丰五年(1082) 四十六岁。在黄州。二月作《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歌之。三月以陶潜《归去来辞》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作般涉调《哨遍》,释耒扣牛角为节,歌于东坡。七月泛舟赤壁,扣舷而歌,杨世昌吹洞箫,倚歌而和。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九月作《临江仙·夜归临皋》。十二月作《李委吹笛》。
元丰七年(1084) 四十八岁。三月改贬汝州。冬过临淮,作《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记子微太白之事,倚其声而歌之。
元丰八年(1085) 四十九岁。二月改贬常州。六月起知登州。十二月召还朝。 三月神宗卒,哲宗立。
哲宗元佑元年(1086) 五十岁 二月司马光任左相,旧派复起。四月王安石卒,九月司马光卒,文彦博继左相。
元佑二年(1087) 五十一岁。在汴京。春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四月在章质夫家听琵琶,取韩愈词隐括作《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十二月作张益老十二琴铭。
元佑三年(1088) 五十二岁。在汴京。范镇新律成,奏乐宫廷,作《延和殿奏新乐赋》 范镇卒
元佑四年(1089) 五十三岁。九月在杭州听贤师琴,并书《欧阳修赠李师琴诗》赠贤师。十一月王箴赠拍板。
元佑五年(1090) 五十四岁。在杭州浚西湖,筑长堤。十二月作《书林道人论琴棋》。作《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
绍圣元年(1094) 五月与晁补之饮别汴上,自歌《阳关曲》。八月改贬惠州。 十余人贬岭南
绍圣四年(1097) 六十一岁。四月改贬琼州。
哲宗元符三年(1100) 六十五岁。四月改贬廉州。七、八月作《和曹子方咏茅庵横琴图》、《欧阳晦夫惠琴枕》。十月在广州观王进叔琴、画、论琴,并作《书王进叔所蓄琴》。 正月哲宗卒,徽宗立。旧派三十余人赦归复官,变法派被逐。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 六十六岁。北还途中,卒于常州。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2-19
苏轼的这首诗当属晚期的杰作: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典故1:参横斗转欲三更
关于星斗的描写是化用古人“月没参横,北斗阑干”的诗句

典故2:空余鲁叟乘桴意
徒然剩下鲁国老人孔丘(鲁叟)关于“乘桴”的主意。
孔丘曾经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说,政治主张行不通就算了,可以乘坐小木筏漂到海上去。

典故3:粗识轩辕奏乐声
传说古时黄帝演奏过《咸池》这个乐曲。第六句用了这个典故,说,我大略领会到黄帝的《咸池》乐曲温润的乐声了。言外之意是说,政局转为平和了。这一联对政治的议论,说明他对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典故4:九死南荒吾不恨
屈原《离骚》说“虽九死其犹未悔”
第3个回答  2009-12-19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至黄州,政治失意反而成就了他诗歌创作的顶峰。苏轼深悟“酒后狂言醒可怕,“平生文字为吾累”,豪放不羁的词风不得不收敛。锋芒毕露、直抒胸臆的感情表达方式,也转向了平淡高远、闲静淡泊的情感内敛型。此前他已在进行自觉的文学创作,努力追求一种艺术的人生境界,创作风格更进一步由豪迈恣肆转向旷达淡泊,高雅超脱,以幽默通达来化解人生苦难,获得对人生的哲学感悟。在任杭州通判期间,有不少清新自然的诗歌为人所喜爱,如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等。在密州则写了《超然台记》、《水调歌头·中秋怀子由》、《江城子·密州出猎》等脍炙人口的文学名作,这些作品大都充满了安静祥和的人生态度。而黄州期间的文学精品当属此四篇,分别为《赤壁怀古》、调寄《浪淘沙》;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承天寺夜游》。其中《赤壁怀古》一词气势磅礴,苍凉悲壮,被誉为“千古绝唱”。词中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英雄豪迈的钦慕和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真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至于《前赤壁赋》则显现了诗人旷达的心境,尤以充满哲理的一段最为让人感悟良深: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无与子之所共适。”

诗人被罢黜,心中自是苦闷,但这种苦闷却在自然天地间得以解脱。此赋代表了宋代散文赋的最高成就。小品文《承天寺夜游》描绘了一个澄静月光笼罩下的世界,作者因受打击而倍感压抑的心灵也在此得到了慰藉和净化。全文清秀自然。实为佳作。

苏东坡少年好远游,生性豪放不羁,踏入仕途后,胸怀经世济时之志。与其性格相应,他前期的诗作往往清新雄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度。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答谢民书》),或出人意料,或连用奇妙的比喻,气象逼真,如《游金山书》。而在《密州出猎》中表现出来的“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慷慨激昂情怀和豪迈风格更是以前词家所未有的,被推崇为第一首豪放词的代表作。

在苏东坡创作的后期,他仕途坎坷,遭到流放贬谪。但是这些人生遭际不仅没有使他意志消沉,反而增加了他的人生体验。苏东坡其人在朝而为在野,由士大夫,而为底层之罪人。这一社会角色的转换,使苏东坡更接触大自然,更接触底层的日常生活,而且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由原本自然的远隔而为自然的亲子。

自古以来,失意文人无一不是从名山大川中寻求人生暂时的解脱和欢乐的。而“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失意者眼中,景物也是灰色的,江山若是如画,也与自己的落寞心情形成强烈的反差,增添哀愁。但是在仕途失意的苏轼眼中,自然是充满灵性。像那条颖水“笑问汝为谁”,调皮地与他嬉戏。

诙谐幽默的笔调在后期作品中更是常见。当然在前期的创作中,苏轼也有戏谑之作,如《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旧日髯孙何处去,重来。短李风流更上才。”以《三国志》孙权的“髯须”典故和《新唐书》中李绅的“短李”典故(李绅“形短能诗”)来分别比喻孙觉和李常,兴会神来,机智幽默,然而意境不深。而在此时的《洗儿戏作》中,“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既是一种戏谑,又是对自己现在处境的自嘲。

总起来说,苏轼对后世影响最大也最为后人所喜爱的,还是寄情于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怀的诗歌。
第4个回答  2009-12-19
流放黄州时,东坡在四十四至四十八岁期间,流放让他成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结果,他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不知算不算晚期啊,呵呵)

参考资料:《黄州突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