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民风民俗

如:过甚么节要干吗,结婚的时候要干吗,等等。出小报要用,急死啦!!明天我就选好的答案,好的给分,求各位大哥大姐帮帮忙啦,哈,先在这里谢谢啦!~

民风:民风淳朴,重义气,豪爽。

民俗:

1、小年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的祭灶风俗。小年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潍坊地区多以二十三为小年。小年是春节整个庆祝活动的开始,其主要活动有两项:祭灶和扫尘。

2、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以后,许多地方家家户户都要蒸花馍。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样繁多,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之用。

3、高密剪纸

高密剪纸,高密市传统民间艺术三绝之一,包括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花样、喜花、春花、丧花等。它的流传同高密农村的节令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窗花、门笺、灯花,便是在春节或元宵节时贴挂的。



扩展资料

潍坊名优特产:

1、红扒羊头

红扒羊头又名麒麟顶,是全羊宴中的第一道菜。临朐全羊宴为传统名吃,从创立至今,经过几代烹饪工作者的精心钻研,已经发展到了一百多个菜种,风格各异,口味独特。

2、鸡鸭和乐

山东潍坊特色传统名吃,据说起源于山西、陕西,后经北京传至潍坊,由历史上的“河漏”演变而来。“河漏”是用 荞麦面在密凿细孔的河漏床上压出的面条,本是农家日常食品。

潍坊人对此作了改进,用小麦代替荞麦面,并配以鸡鸭肉、“憨肉”和小调料的卤子,用期谐音取名“和乐”,因卤子以鸡鸭为主,遂名“鸡鸭和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03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是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数”。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过后,家家开始忙年。户户择吉日进行卫生大扫除,俗称“扫屋”,以示辞旧迎新。做新衣,办年货,购置用器务必添新碗筷,寓意增添人口;羹肴必备鸡、鱼,意求“年年大吉”、“连年有余”;必蒸年糕,做豆腐,以借“年高”、“都福”谐音,祈求“年年高”,
  全家幸福;家家蒸饽饽。西部地区做团圆饼,取意“合家团圆”;东部地区制做“合菜”,红、白、绿相间,鲜美可口,象征吉祥如意,全家和睦。
  除夕,家家户户贴对联(服孝期内只贴紫对联)、过门笺、糊窗户、贴窗花、裱糊灯笼等。春联用柿黄喷金纸,俗称对子纸,联语多表达春意并讲究门第。打满一缸水,备足三日柴。下午在堂屋悬挂家堂轴子或“财神爷”,设香案摆供品。一切停当之后,男子衣冠整齐,到墓地上坟,请祖先回家过年,奠后,放鞭炮庆贺。傍晚,提着灯笼香火供品到街头接“财神”。接财神后,大门、二门放置拦门棍,亦有门旁插桃枝,均示以防邪魔反祟入宅之举。院内撒谷草,意取备财神、祖先喂马。入夜,秉烛焚香,灯火通明,人们通夜不眠,称“守岁”。旧时穷人为躲债外出,
  俗称“藏年”。穷人过年如过关,故春节亦有“年关”之称。解放初期,仍沿旧俗。除夕之夜,家人团圆,欢欢乐乐。午夜子时,辞旧迎新,长辈带领子孙“发纸马”,祭天地,祀祖宗,保佑老少平安。西部地区,女主人同时在灶王像前祭奠。“纸马”发过之后,全家老少,围坐炕头,喝团圆酒(有在上半夜者),吃年夜饭,多吃素馅水饺。饺子里放入花生米、红枣、栗子、铜钱等,谁吃到这种饺子,分别意味着谁的福气大、来年发财、有钱花、能长寿、早立子、百事顺心、有甜头。煮饺子不拉风箱,保持年夜肃静。年夜要说吉利话,饺子煮破了不说“破”,而说“挣子”;
  饽饽裂了不言“裂”,而说“笑了”,禁忌说不吉利语。饭后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向晚辈分叩头钱,称“压岁钱”。拜年有尽早之俗,天亮前结束。现年初一城乡拜年均以互相问候祝福代替叩头之风。
  正月初一,有婆婆做饭媳妇吃之俗,媳妇不用做饭。每顿饭必留豆腐、年糕、饽饽于锅内,谓之“压锅”。傍晚,在潍城、坊子、寒亭一带,有收拾家堂轴子再上祖坟之俗。有的则保留到初二、初三。初一夜来早,家家闩门早寝。初二,放鞭炮,谓“开市”,男女劳作不再禁忌,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旧时正月礼薄如纸,现时日趋礼厚。走亲戚旧有“初二姥姥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姥初四姑,初五六里看丈母”之俗。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走亲戚之风渐盛。同时,各种民间杂耍,高跷、旱船、龙灯、狮包、小戏等开始活
  动,节日气氛到正月底。
  初五,叫“五马日”,俗有一鸡、二狗、三蚕、四麦、五马之说。“五马”吃“供养”,是潍城昔日商界的一件要事。这天上午10点前后,喝酒、燃烛、烧香,奠过茶、酒,店铺掌柜恭执纸糊的元宝串和吉表,三绺香,率店夥到庭院或门前焚烧,祝发福生财,然后鱼贯回室,撤祭品,请起财神像,掌柜率众饮福酒,吃福供。被召参加的店夥表明留用,没叫吃“供养”的就是被辞退的暗示。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节日,各行各业放假3天,以示庆贺。 并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其他慰问活动也多于节日前后进行。群众对祭拜神灵等迷信活动已是敷衍应景,渐趋淘汰。但节日欢乐气氛有增无减。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也称过正月十五。城镇及平原地区居民吃元宵盛行,象征举家团圆;乡间则以饮酒吃饺子,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元宵节,又俗称灯节,包括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各街市肆,多张灯火,举办龙灯会,舞彩龙、耍旱船、踩高跷、跑小毛驴、玩车子灯等民间文娱活动。尤以潍城、高密镇灯会为盛。沿街灯火辉煌,火树银花,五彩缤纷,争相观看,叫做闹元宵。
  城乡有挂灯照灯之俗。在城镇,正月十四日前,纱灯应市。有麒麟、狮子、鹿、猫、金鱼灯,还有儿童喜爱的莲花灯、扇子灯、桃子灯、蒺藜灯等,亲友争相购买,馈赠给孩子。街道两边,悬挂骨牌灯、墙壁上挂转灯(亦称走马灯),内容为西厢记、白蛇传、翠屏山等故事。富家大门挂宫灯,院中挂纱灯,影壁挂壁灯。一般城镇居民家多挂纸糊的灯。晚间,儿童提灯四照,俗说“照照老猫不害眼”之俗。在乡间,晚上家家上灯,并提灯四照,意为不生虫孳;三晚无风为“收灯”,象征五谷丰登。并有“头灯芝麻末灯黍,中灯收了菽粟谷”之说。白天就地搭台,唱小戏,演杂耍,到处呈现一派节日气氛。
  正月十六日,是元宵节的最后一天,男女老幼尽兴玩耍,俗称这一天为“耍日子”,一直玩到深夜。东部城乡的姑娘有“扎水姑姑”之俗。这天夜间,姑娘们倒坐门槛,劈开一节秫秸,嵌进12粒黄豆,以表示12个月份,用红线捆好,投入水缸,
  次日清晨争相验看预兆旱涝,豆涨主涝,豆不涨主旱。西部晚间有到河边放河灯,大闺女在河边用河水煮“巧巧饭”之俗。以上习俗已渐绝迹。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多组织文艺队沿街公演,晚间举办彩灯、焰火晚会,锣鼓鞭炮齐鸣,宛如白昼,热闹非常。以潍城为盛,深夜方止。农村则集资购买或自制焰火,居街燃放,高声祝福。闹元宵之俗今胜昔,年胜一年。
  二月二
  俗语“二月二,龙抬头”。本日俗呼为龙抬头日,或称“青龙节”、“春龙节”。一则意为百虫复苏,适宜耕作;一则龙主雨水,雨足则年丰。于是早起,家家在院内、街门口和场院,以草木灰划地作大圆圈,俗称“打囤子”。圈内画“十”字,放五谷,圈外画梯子,叫“上粮”,意祈五谷丰登。此俗沿袭至70年代。是日为“土地爷生日”,旧时,百姓到土地庙摆供、烧香、烧纸,为土地爷过生日,祈求风调雨顺。
  城乡家家户户以黄豆、黑豆、地瓜块、年糕块炒豆吃,称“蝎豆”,寓炒死蝎类毒虫以除害之意,此俗历久不衰。
  清明节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旧时人们多食冷饭。又是“一百五”( 自上年冬至算起的第105天),是添坟土祭祖的日子,称“春祭”,以对祖先的悼念。解放后,城乡添坟土一举虽无,但象征性“春祭”活动仍存。机关、学校、工厂组织青少年
  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节日期间,传统的文体游艺活动,丰富多彩。有荡秋千的,有踏青、放风筝的。旧时城镇还有说评词的,唱大鼓书的,唱莲花落的,打拳卖艺的,玩戏法的,耍猴的,拉洋片的,卖糖稀、糯米人的,热闹非常。
  节日早上吃鸡蛋卷单饼,喝稀饭。家家户户折柳枝和松柏枝,或插于大门口,或头戴柳枝、松枝郊游。郊游俗称“踏青”。这天,男女老幼多踏青游玩,祈求一年不生脚疾。此俗沿至今日。
  荡秋千之俗盛行。荡秋千是清明节的娱乐活动之一。秋千有两种,一种是前后摆动的秋千;一种为形似伞状的“转秋千”。尤以转秋千为佳。打秋千者多为青少年妇女,穿红着绿,各展技艺,有“童子拜观音”、“鸭子浮水”、“凤凰展翅”、“二郎担山”、“猴子坐大殿”等,彩带纷飞,翩翩起舞,煞是可观。此俗年胜一年。
  放风筝,是境内居民清明时节传统的活动习俗。潍坊风筝历史悠久,驰名遐迩,素有风筝之乡美名。节日期间从城镇到乡间,普遍放风筝,且越来越盛。风筝式样繁多,尤潍城、寒亭见长。1984年4月1日潍坊举行首届国际风筝会以后,潍城被誉为“风筝城”;1988年又命名为“风筝都”。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节日早饭吃角黍,俗名“粽子”。相传,一则纪念屈原而为;一则有“吃了端午粽,一夏不生病”之说。现城乡仍有吃粽子的习俗。
  是日,家家门口窗前插艾蒿,或放于炕席底下,或塞于耳内,意为避邪驱虫。小孩手足系以五色线,胸佩长命锁。妇女佩带内装雄黄、艾叶等物制做的“香荷包”;或制做赠送给至亲好友的儿女,以示心灵手巧,此俗山区尚存。成人喝雄黄酒,意为消瘟避邪。
  端午节时值麦忙,在西南山区有看丈母之俗,称“看夏麦”,并相机帮助“忙麦”。麦后,乡村新婚少妇回娘家“住夏麦”,其间有为婆家成员做布鞋之俗。回民未婚男子有送女方一布料之俗,俗称送“夏麦褂子”,此俗少数地区仍存。
  夏至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民间传统节日。其时,气温升高,作物生长旺盛,急需中耕除草。农谚谓: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是日,家家食面条,于今有“冬至包子夏至面”之俗。
  夏至节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这一天是初伏的开始,入伏意为夏季进入高温季节。是日城乡居民吃凉面,名曰“吃入伏面”,意为防暑降温,有“吃了入伏面,夏天少流汗”之说。此俗相沿至今。旧时,城里商贾有晾晒货物,犒赏伙计之俗。
  六月六
  是时麦收完毕,农村居民喜蒸新麦包子、饽饽等食品,喜庆丰收,兼敬天地、祭祖之俗。馈赠亲友,俗称“送新”。家家户户用新麦炒熟磨成粉,用糖水拌合食之,谓之“吃炒面”,此俗现存。旧时,有晒书、晾衣之俗,称为“晒龙衣”,不生早蠹。

  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日又称“七巧日”或“乞巧节”,俗称“七夕”。旧时,是日是姑娘们向织女秘求智巧的日子。白天看巧云,夜晚看星星。传说这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少女们深夜躲在瓜棚架下能听到他们的悄悄话,以预测自己的婚事。有的姑娘设香案于庭院,向织女乞巧。潍坊中部地区,是日闺阁少女以碗盛水,曝晒日下,各投小针,使之浮在水面,观看水中的针影。有的散乱如花,动荡如云,细或如线,笨或如锥,还有如笔,如剪等状,用以卜巧拙,俗叫“照巧针”。还有的向七家邻居,乞求七种杂粮,几人一组做乞巧饭。熬饭时放入针一枚或小木棒一根。稀饭熟
  后,由一人眯着眼用碗盛出,妇女们各喝一碗,喝着针的能成为“巧人”;喝着木棒者则为“笨人”。解放后乞巧遗俗渐被淘汰。
  七月十五
  又称“中元节”,是乡间祭祖的日子。是日,家家包水饺,备纸香,或带上瓜果供品上坊祭祖。至今尚存此俗。
  此日又称“鬼节”(有的地区以十月一日为“鬼节”)。旧时个别地区居民于夜间在河流湾塘放灯,或摆祭品于路旁,燃香焚纸舍施“纸钱”,祭祀“亡灵”。解放后此俗无存。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谓“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是传统的大节之一。有“八月十五过小年”之说。节前以月饼馈送亲友,互祝全家团圆。是日晚,合家聚宴,酒肴尽丰,一边赏月,一边全家分食月饼,称“圆月”,以庆全家团圆欢乐之意。
  中秋节有“蒸月”之俗。50年代,潍县城乡在中秋时节,家家用面蒸做月型食品,谓之“蒸月”。夜晚儿童争相端于街心巷口,置放矮凳上,齐声呼喊对唱,谓之“念月”。其词多样、诱人,有“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等。洋洋盈耳,邻近接唱,此起彼伏,直至深夜方止。此俗尚存。此“月”有的作礼品相互馈赠。在早只是外婆送给外甥,而后逐渐亲友之间都可相互赠送。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称之“重阳节”。旧时文人名士于是日登高饮酒,赏菊赋诗。重阳节,因九与九相重,视为大不吉利之日。因此,乡间有插艾蒿、佩香囊、喝菊花酒以避邪之俗。境内东北地区,习惯烧辣萝卜汤,全家共饮,谓之可祛百病。谚云:“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此俗尚存。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秋祭”,民俗称之“鬼节日”。农村至今尚有上坟祭祖遗俗。出嫁妇女,仍依旧例,回娘家祭祀已故长辈。
  是时,农事已了,旧时长工下工,同主人议定辞留合同。新中国成立后,庆贺丰收,是日居民改善生活。
  冬至
  意为寒冬已到。冬至交九,进入严寒,由“一九”到“九九”,“九九”则春回大地。旧时,有乞丐将印制的“九九消寒图”分送各家的习俗。画9行81格, 供人们逐日用墨填涂一圈于格内,上阴下晴,左风右雨,格满寒消。
  民间,是日上坟祭祖遗俗尚存;“冬至扁食,夏至汤(面条)”,吃水饺之习,城乡盛行。
  旧时,是日家长宴请私塾教师,一则表示对教师敬意;二是商定来年聘酬事宜,
  称为“定学局”。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日”。境内居民,是日有早晨喝多种杂粮加大枣、花生米等熬煮的粥之俗,称为“腊八粥”。也有制做腊八蒜的,以备春节之用。即以醋浸蒜,取其酸辣味浓,谓做“腊八醋”的习俗。
  传统习俗认为腊八是济贫的日子。这天,无论贫富之家,只要乞讨者上门,有求必应。旧时,和尚、道士、尼姑也于是纷纷赴各村化缘,居民乐于施舍。
  旧时,出嫁女子,有忌在娘家过腊八日的旧俗。
  辞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俗传送灶君上天禀报的日子,故称“辞灶”。又因近春节,故又称“过小年”。旧时,民间多买些麦牙糖果,于是日晚间供奉灶君。用糖果作供品,寓意要粘住灶王的嘴。烧纸马送灶王上天,祈求灶君“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然后,全家分食供品糖果。现仅存买糖分食之俗。
  城乡居民认为“过小年”之后至春节,天天都是“吉日”,俗称“好日子”,有大扫除的习俗。此俗历史悠久,相沿不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