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要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5

1. 小学生需要学文言文吗

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课本有了很多变化,突出的一个变化就是从四年级开始出现了文言文,自新课本出现以来人们就一直议论纷纷,?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文言文的概念。

广义的文言文是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包括散文、骈体文、诗词歌赋、戏剧等。狭义的文言文仅指用文言写的散文和骈体文。

本文提到的文言文指得是狭义的文言文。 提倡从小学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正在走下坡路,人们的语文水平越来越差,应该学文言文,提高文化底蕴;二是认为学文言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及独立人格,这对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有重要意义;三是认为文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书面语言,可以用少量字符传递大量信息,远胜于白话。

在信息时代掌握一种高效率的信息载体也是很有意义的。 我对以上看法都不赞同。

其一,我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成功的。诚然,与古人相比,现在人的文化底蕴确实不高。

但是,在现阶段学语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白话文的能力,语文是一种交往的工具,是学习的工具。与古人比文言文我们当然不行,如果与古人比白话文,他们定会甘拜下风,如果让李白跟小学生比讲普通话,李白定会落荒而逃。

其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宝藏,不能丢。值得商榷的是文化是一个涵盖广大的语词,不是形式上学不学文言的问题。

另外学习传统文化有很多途径,不一定非走学习文言文这条独木桥。口语是一种语态,文言又是一种语态,要小学生学文言,他们一定糊涂。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什么都感兴趣。同时正因为年龄小,小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很容易消逝、转移。

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可能会吓倒小学生,强行让小学生学习会引起小学生的反感,得不偿失。 其三,文言文可以用少量字符传递大量信息,高效但不实用。

信息时代需要高效率的信息载体,问题是文言文能用吗?好用吗?打开电脑你就会找到答案。当然也有用的,除非个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会去关注,一般人一看就吓跑了。

是不是小学生就不需要学文言文了?我的观点是可以学,但应该注意学习方式。想学得给提供机会,不想学的决不强求。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把文言文作为选学内容。教师不做统一要求,学校不做统一考查。

老师推荐给学生一些经典篇章,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之类幼学入门书,或者一些学生熟悉的成语故事,让家长帮助选择学习内容。学校要成立国学兴趣小组,教师要定时定点辅导。

想学的同学兴趣昂然,不想学的同学消除负担,何乐而不为?。

2. 小学生需要学文言文吗

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课本有了很多变化,突出的一个变化就是从四年级开始出现了文言文,自新课本出现以来人们就一直议论纷纷,?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文言文的概念。

广义的文言文是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包括散文、骈体文、诗词歌赋、戏剧等。狭义的文言文仅指用文言写的散文和骈体文。

本文提到的文言文指得是狭义的文言文。 提倡从小学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正在走下坡路,人们的语文水平越来越差,应该学文言文,提高文化底蕴;二是认为学文言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及独立人格,这对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有重要意义;三是认为文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书面语言,可以用少量字符传递大量信息,远胜于白话。

在信息时代掌握一种高效率的信息载体也是很有意义的。 我对以上看法都不赞同。

其一,我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成功的。诚然,与古人相比,现在人的文化底蕴确实不高。

但是,在现阶段学语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白话文的能力,语文是一种交往的工具,是学习的工具。与古人比文言文我们当然不行,如果与古人比白话文,他们定会甘拜下风,如果让李白跟小学生比讲普通话,李白定会落荒而逃。

其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宝藏,不能丢。值得商榷的是文化是一个涵盖广大的语词,不是形式上学不学文言的问题。

另外学习传统文化有很多途径,不一定非走学习文言文这条独木桥。口语是一种语态,文言又是一种语态,要小学生学文言,他们一定糊涂。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什么都感兴趣。同时正因为年龄小,小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很容易消逝、转移。

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可能会吓倒小学生,强行让小学生学习会引起小学生的反感,得不偿失。 其三,文言文可以用少量字符传递大量信息,高效但不实用。

信息时代需要高效率的信息载体,问题是文言文能用吗?好用吗?打开电脑你就会找到答案。当然也有用的,除非个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会去关注,一般人一看就吓跑了。

是不是小学生就不需要学文言文了?我的观点是可以学,但应该注意学习方式。想学得给提供机会,不想学的决不强求。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把文言文作为选学内容。教师不做统一要求,学校不做统一考查。

老师推荐给学生一些经典篇章,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之类幼学入门书,或者一些学生熟悉的成语故事,让家长帮助选择学习内容。学校要成立国学兴趣小组,教师要定时定点辅导。

想学的同学兴趣昂然,不想学的同学消除负担,何乐而不为?。

3. 【我要上初一了,以前在小学对文言文类的阅读题做得比较少,古文中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而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4. 小学要求背诵的诗词有哪些

1 《江南》 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咏鹅》 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风》 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 《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凉州词》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春晓》 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 《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 《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 《鹿柴》 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yǐ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 《静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 《古朗月行》(节选)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 《别董大》 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 《绝句》(其三)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 《绝句》(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6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7 《枫桥夜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8 《游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9 《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0 《渔歌子》 张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1 《塞下曲》 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jì)逐,大雪满弓刀. 32 《望洞庭》 刘禹锡(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3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4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5 《池上》 白居易(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6 《忆江南》 白居易(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7 《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8 《悯农》(其一) 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9 《悯农》(其二) 李绅(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0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1 《山行》 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2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3 《江南春》 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4 《乐游原》 李商隐(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5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6 《江上渔者》 范仲淹(北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7 《元日》 王安石(北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8 《泊船瓜洲》 王安石。

5. 小学生需要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有哪些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伯牙绝弦》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课文: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课文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伯牙心中的想法,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6. 小学文言文怎样学

如何学好文言文 一.营造文言文学习良好氛围的必要性分析。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可以说,《语文新课程标准》降低了学习文言文的要求,并且中考文言文考试篇目限定于课本,从道理上讲,应该有相当理想的成绩,结果却相反,很出乎意外。笔者调查了50多位中学语文老师发现,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老师十分注重语句翻译、记忆,以及进行针对性练习,教学过程严谨。

然而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样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比较枯燥,效率不高、体会不深,懵懂如学另外一门外语,甚至觉得老师煞费苦心的教好文言文,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学生只能“逆来顺受”。学习文言文的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何处,笔者分析如下:1、学生离开了理解文言文的情境。

文言文确实不像现代文那样,让学生一下读来流畅上口,通晓其意。学生难以接受翻译斟字酌句的烦琐,难以懂得文言拮倔聱牙的表达,难以体会古人情感真实丰富的抒发。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问妻、妾、客同样一个问题,“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语意相同但句式不同,文字略有变化,却表达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不同心理。

学生理解上文,往往一上来就与文字、句式较劲,然后急着回答老师“语气为何不同的原因”的问题,而不在具体故事情境中体会。这样,文言文理解肤浅呆板、不深刻形象,掌握急促草草、不稳当牢固。

2、学生离开了文言文运用的情境。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明了学以致用情境的重要。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交流不会刻意用文言表达,觉得那是比较迂腐的表现,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就是一证。在教学课堂中,我们老师也可能会忽视经典语句在不同情境下活用的特殊性。

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老师经常把它形容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的表现,并把它理解为别有用心。但是,此时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醉翁亭记》中就不宜这样理解。

其实,文言文的运用,也需要学生一定的文化品位。由于学生文化素质的限制,学生倒是对新兴简单的网络语言情有独钟,而对文言文的(运用)置之不理。

3、学生离开了文言文人文的情境。文言文包涵着丰富的诗画意蕴,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

然而,学生似乎不能领略到文言文其中的精妙处。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忧患意识”,“逆境出人才”的重要知识,但是,问其忧患意识的现代意义,如何让自己成为人才,学生一筹莫展、一片茫然。

这关键在于人文情境的缺失。文言文的人文情境的创设,就是要求学生关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关注自身素质涵养,努力在文言文学习中受到良好熏陶,提高生活品味,培育健康人格。

例如“忧患意识”的人文情境的创设即让学生忧患于和平年代中的战争、发展社会中的环境、美好生活中的绝症……让学生学习到古人博大的胸襟,肩负起传承优秀文明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营造文言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营造文言文学习良好氛围的策略性思考。既然学习文言文需要一个良好的情境,同时营造文言文学习良好氛围是那样的重要,我们就应该为其进行策略性思考。

1、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吟哦讽诵就是要学生放声朗读,读得正确、流畅,抑扬顿挫中将语言形象化,将情感美化、深化。让学生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并有所“得”。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就是吟哦讽诵精妙呈现。例如:《陈涉世家》中“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的反复朗读中与“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进行了区别,对秦兴徭役、发民谪戍历史有了深刻的理解。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在邹忌讽谏之后说“善”。一个字简练精纯、运用恰当,表明了齐威王对邹忌劝谏的肯定,说明他是一位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所以“善”字读起来,应在短音中读出齐威王的威严明智,在高音中读出齐威王的大胆胸襟,一代明君可谓形神逼肖。2、品味感悟而重修身 针对文言文教学,叶圣陶先生认为:“ 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宝贵的一种境界。”

陶渊明读书,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而“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便是个好例子。在《岳阳楼记》中我们吟咏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的政治抱负时,更应体味 “先忧后乐”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现实意义。

在《鱼我所欲也》中我们高歌“舍生取义”的神圣时,更应感受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的意志。通过品味感悟,学生亲切地体会,让文言文学习有滋有味;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也让文言文内涵熠熠生辉。

同时,学生也将优秀的文化精髓汲取内化,臻于至善,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3、积累贯通而学致用 欧阳修诗云:“学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