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教案设计「」(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美事:

  第一段:夜游之乐---美景:

  美感: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第二段:主客异现---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生活空虚

  第三段:乐极生悲---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变换角度

  第四段:因悲生悟---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五段:随遇而安---- 嬉笑、不知

   八.阅读材料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

  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

  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宋史》本传称,由于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等摭拾苏轼诗文表章中语,弹劾苏轼攻击新法讪谤朝廷,苏轼被逮入狱贬谪黄州。对此文祸,苏轼内心不无怨恨。《赤壁赋》咏古寄慨,有其深微隐曲之处。杨慎《三苏文范》引文征明语云:“其言曹孟德气势皆已消灭无余,讥当时用事者。尝见墨迹寄傅钦之云:‘多事畏人,幸毋轻出’,盖有所讳也。”据此,可知此赋本身可能即有影射朝廷用事者成分,即令没有这种成分,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也容易被人罗织罪状而认定为影射之作。对此,苏轼深有忌讳。忧谗畏讥应是《赤壁赋》“未尝轻以示人”的主要原因。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

  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九.练习检测

  (见练习册)

   《前赤壁赋》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一、 识记:1、结合注解,疏通全文,掌握“属、既、和、危、冯、固、侣、友”等实词词义,了解名词用作状语、使动、意动等词类活用现象。理解个别句子句意: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④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2、熟悉“赋”的文化常识。

  二、理解:把握作者“乐——悲——喜”的情感变化。体会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理解作者身处逆境、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

  三、学法:理清文章脉络,了解知人论世的评论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主要任务:

  1、学生自读全文,结合书下注解初步疏通文章内容大意。

  2、质疑:在初读的基础上就文章的字词句含义及思想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提问。

   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教师点拨。

  2、小组讨论

   作业: 学生课后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先进行自我释疑。

   第二课时

   主要任务: 完成教学目标二,理清文章“乐—悲—乐”的感情发展变化。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组长发言,教师补充。

   教学步骤: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读了苏轼的《前赤壁赋》,对文章的词句进行了疏通,并且请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质疑。同学们也在课后自行查找了相关资料及文章。在同学们所提的问题中有几个同学的问题看似很小却较有意思,或许可以对理解整篇文章起到关键作用。这个问题就是:

  Q:文中的“客”到底是谁?是否是另一个“我”?(此处可请提此问的同学回答何以会作出此种思考。由此可发现对文本潜在含义有较好感悟力的学生思路,另外也可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的阅读提示。)

  教师总结:1、肯定学生阅读文章的第一感觉

  2、明确“赋”的传统表现手法

  “赋”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从汉代的贾谊的《服鸟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主客问答”就成了“赋”的传统表现手法。作者常借此手法(主客间一难一解,互相辩驳)来表达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此种手法的好处是借“客”的名义制造矛盾的对立面,通过跌宕起伏的议论将作者内心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通过梳理作者的情感脉络进一步理解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Q:既然主客间的问答代表了作者思想中矛盾的两个方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讨论

  (各组推荐一人发言,注意分析时要联系文章具体语句,即从何处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明确“乐——悲——乐”的情感变化脉络)

  具体语句:

  乐:第一节:江山风月(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幽雅宁静、苍茫朦胧,美不胜收)

  歌咏、纵、凌、凭虚御风、飘飘乎、羽化登仙

  第二节:饮酒乐甚

  悲:第二节:“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箫声呜呜然(凄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之前可能是或躺或卧的愉悦放松的姿势)

  三个反问:追述英雄功绩、感叹英雄不在空留山川遗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哀吾生之须臾,托遗响于悲风。

  乐:第四节: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清风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五节:喜而笑、枕藉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Q:既然作者游赤壁是由“乐”始以“喜”终,那么请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看看作者到底在悲叹什么?(悲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悲情?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或补充)

  教师明确:1、“悲”由三方面感触产生:

  (1) 赤壁一带的江山风物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 江水无穷无尽让苏轼联想到生命的渺小人生的短暂。

  (3) 希望能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2、此处须结合当时背景来谈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

  (可提问:作者为何会在游赤壁时联想到曹操?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曹操称雄一世,尚且逃不脱失败的命运,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坎坷,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何谈理想和建功立业呢?)

  悲:一世之雄(曹操) 终归寂寥

  江水无穷 人生须臾

  登仙乏术 终是梦幻

  伤古怀今

  为什么悲: (1)“乌台诗案”(元丰二年七月——十月)

  (背景) (2)被贬黄州 (元丰三年二月——元丰七年四月)

  (3)壮志难酬 (自小“奋厉有当世之志”“致君尧舜”的抱负)

  教师补充并总结:

  (1)苏轼初到黄州生活上也是贫病交加,据记载因水土不服患有腹泻、臂疾、红眼、中暑等病。

  (2)元丰三年(1080年)是苏轼贬居黄州的第一年,也是其思想极端苦闷的一年。(补充词作《卜算子·寓居定慧院作》)

  此时的苏轼可谓身心俱疲。如此境遇怎能不令他触景生情,悲从中来?

  三、当我们从各个角度分析理解了作者的“悲”之后,再重新研读文中的“乐”,看看再读与初读后对“乐”的内涵的理解有何差别?

  (理解苏轼的“喜乐”是历经苦难和折磨后的超然乐观、旷达洒脱)

  学生先朗读第一、第四、五节,再讨论。

  教师明确:

  变 逝者如水 (川水逝去) 不变 (水)未尝往(河流仍在)

  盈虚者如月 (月)莫消长

  天地不能以一瞬 物我皆无尽

  (悲) (勿悲)

  “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间存在于躯体中的形式。”(林语堂)

  物各有主 (一切顺其自然,勿强求)

  沐清风 赏明月(享受自然之美)

  教师明确:用此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死亡也是回归自然,只有清风、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自然的恩赐,何不投身自然尽情享用?作者给自己找到了排遣苦闷的出路:到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此时的“喜”已经不是开头单纯的山水之乐,而是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是历经苦难和折磨后的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

  课文总结:本文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当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写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阐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存在,表达了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宠辱不惊 任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看天上云卷云舒

  探究:苏轼何以有如此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明确:(1)苏轼年少读《庄子》,“吾昔有见于心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他觉得庄子所讲之理是自己一向心中所向往的。他的乐观洒脱源于庄子“天人合一”及“齐物”的观点:人是自然的一份子,人的生死与昼夜的变化是自然的规律,生是人存在的一种形式,死是人存在的另一种形式。道家文化让苏轼在人生的暴风雨前自我调适、不怨天尤人,保持乐观情绪应对人生坎坷。

  (2)苏轼在黄州期间结交的朋友不乏僧人、道士。

  “间一、二日辄往安国寺”披览佛经。

  他从佛老思想中找到了精神支柱,另外还闭门谢客炼瑜珈。

  (3)放浪山水,寄情于山水之间,于游览中寻求安慰。

   四、作业:课后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归临皋》等词作,思考为什么在僻远的黄州过着凄苦生活的苏轼却能写出最为光辉温暖最富魅力的优秀篇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