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广的作品欣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主要艺术活动







部分作品



中国画浅议
作者 陈胜广
1、什么是中国画
中国画是区别于西洋画的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绘画哲学体系;它主要工具是毛笔、墨、宣纸和中国画颜料。题材包括:人物、山水、花鸟;其表现形式分工笔画和写意画。
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社会、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独特认识。其绘画本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物我两融,立形存质,写意畅神的升华境界。
2、学习中国画首先具备四个要素
①人品、②学问、③才情、④思想
3、中国画分两个阶段:①技术阶段、②艺术阶段。
4、怎样学习中国画
中国绘画是世界上历史久远,传承有序的独具民族特性的画种。由于历朝历代画家对中国画的不断总结与发展,形成了完善的绘画体系。它和西洋画一样具有不同的民族属性和内在规律。
学习中国画,首先从练习基本功开始。白描和书法是中国画造形的重要手段,是中国绘画基础中的基础,就象西洋画必须学素描一样。
白描和书法主要是练习用笔的造形能力,这两门功课做扎实了,用于临摹和写生尤其得心应手。白描和书法的线条内涵丰富,表现力很强,运用得宜,更有神采之妙。范本有《八十七神仙卷》、《天工送子图》等。
有了一定的白描和书法基础之后,再进入《芥子园》学习笔墨技法。无论花鸟、山水、人物画都应从《芥子园》梅、兰、竹、菊入手,“一世兰,半世竹”,画兰草不单是学会用笔的“起、行、收”,同时也在教会你怎样用最少的笔墨把一张宣纸分割成最美的空白,包括画面穿插和构成等。兰草画好了,所有的草也会画得很好。
竹的笔墨技法更丰富,枝叶健利爽达,笔致内蕴,立竿贯报,勾节连属得意,出枝进垛,鹊爪丁香,撇叶劲利。“个”
“介”破叠,形神兼备,结顶出梢各得体势。
竹叶的笔墨构成、组织关系掌握好了,对所有绘画的笔墨结构、笔墨关系都能驾轻就熟。梅花画好了,所有的树都过关了,菊花画好了,所有花卉都能画好,一通百通。
基本的笔墨功夫解决了,就可以进入临摹学习阶段。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祖国优秀传统绘画的认识和吸取前人技法经验具有实际意义。我们从临摹中去学习、借鉴、理解、吸取精华。要临摹历代大师的作品(读历代大师的绘画理论),这些作品是经过历史去伪存真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精髓,一定要学高不学低,取法乎上。通过临摹再进行写生,最后进入创作阶段。不经过临摹的笔墨积累,写生就无从下手。写生是观察自然了解生活的一种手段,不是创作目的。
临摹和写生要同时进行,一辈子做的功课。写生太多会被自然套死,落入俗套;光靠临摹不去写生又缺少生活气息,写生就是文心雕龙。学习是个方法问题,要有真才实学的名师指点,才不会走弯路。
有人说临摹多了会落入古人圈套出不来,其实是智慧高低的问题,人的智慧有高有低,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绘画这个行业。画者众,大师少就是这个道理;学习要明白师古人师造化。
中国画受儒、释、道哲学思想影响,以笔墨为手段,以主观对客观的认识为指导思想,以传达“助人伦,成教化”为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审美趋向,审美观念多元化,所以有机地消化吸收外来的艺术营养,丰富和发展中国绘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发展。
不学习,不临摹,一味创新,一味标新立异是成不了正果的,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创新和发展,才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5、中国绘画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写意畅神,即画家主客观情景相融的再现形式。“人为天地心”是画家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对宇宙生机的共感,对自然造化,万事万物生态的关注与关心。这样的作品就会扣人心弦,出人意表。
6、由于受佛教的影响,中国人物画在唐代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而山水画成熟于五代,发展于两宋;宋、元文人画兴起,从元四家到明清董其昌、徐渭、八大山人、四王、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为代表,分别将文人写意画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其核心目的是“以文载道,写意畅神”。
7、什么是好作品
形象具体,构图完整,笔墨到位,看起来是一幅完整的作品,但不是高品位作品。高品位作品:气韵生动,章法完整,笔墨老辣洒脱,格调高雅古拙,又不失生活气息和时代性。欣赏一幅作品,先看画面气势,其次看笔墨关系、笔墨功夫、气韵、意境、格调、构图奇险等。
8、中国画分四品象
①逸品、②神品、③妙品、④能品
逸品:出法度之外,神游八荒,无技法痕迹。
神品: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升华物象之精神内涵,且处处暗藏法度。
妙品:在情理之中,不失灵性与机趣。
能品:专注画技之能事,有画匠作风。
9、画家分三种
画匠之画:只注重技能,无天趣之作。
作家之画:处处守格法,要求笔笔到位,技法娴熟,融会贯通。
文人之画:无法度束缚,不留技法痕迹,性灵、兴致所致,意在象外。
10、笔墨要:苦、涩、生、静、和、清、枯、润。切忌:甜、媚、俗、脏、散、软等。
11、法归于道,光有其法没有悟道,不可能达到高境界,高层次。理可顿悟,法必渐修;明道自存高远,大道触目惊心,小道赏心悦目。
12、中国画的格调是人的学养和气质。文人画家不光有文采、学问、技巧、技法,还要具备文人的品格与风骨。
13、中国画的笔墨是意境、情趣的载体,知白守黑,关照人文境界。西画是光和影的艺术,客观认识,客观展现,天人两立。
14、中国绘画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就必须保持自己的笔墨语言和民族特性,否则成了西画支流。时代性和创新性都要立足于守护中国画笔墨规律与笔墨特性,延续民族文化精髓。实践证明任何彻底抛开传统,另起炉灶的中国画都会走进死胡同。
中国画和西洋画是世界上两座文化山峰,就象佛教和基督教一样,谁也不能替代谁,谁也不能改造谁,只能有机消化吸收各自营养。中西绘画就象两条火车轨道永远不能相交,只能各自延长和发展。不中不西的绘画作品是没有把对方的营养转变成东西方人种的肉体,始终没有修成正果,不入主流。
中西结合不是现代才有的,早在商代、汉代、唐代、元明清时期就有,古代敦煌壁画,近代花鸟画家吴昌硕、任百年就是中西结合的典范。
15、多元化成为“去笔墨”的理由,颠覆中国绘画和中国文化是二十世纪初(“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新文化运动高涨的浪潮中,画坛不断争执着是全盘西画,还是中西融合,还是坚持民族传统基础的革新等争论,直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5”美术新潮以后,人们在反思与总结中逐渐意识到中国的现实精神,民族特性与中庸思想,原来抱有激进冲动情绪的,也在检讨回顾中捡回遗失了的传统文脉,以便充实自己的文化内涵。凭着一股浪漫主义激情,寻找一时的刺激和标新立异,放弃自己的民族立场和传统文脉,实践经验证明是行不通的,最终我们还是坚定地站在自身的民族立场上,面对现实,追求自身未来的绘画前途,以赤诚之心对待民族绘画,才是有远见卓识的选择与认知。
16、绘画的目的是:铸造、升华。从有象到无象再到不象之象。画得象是器,具象的东西越是越非,精神的东西越非越是: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知物穷变。
17、绘画作品要有灵性和机趣,机趣是才情,灵性是笔墨的有机结合,情景交融的产物。
18、一幅好画要具备三要素
①性灵、②学问、③天趣
性灵: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学问是思想、胸怀、眼界;天趣是表情达意的一种境界。
19、写意是形而上的艺术,其表现手段是不似之似,写实是形而下的技术展示,画得象是技术功夫的产物,写意画笔墨的虚实处理使画面空间延伸,加强了自然意趣活动形态的生动感,增强了作品感染力,提升了画面意境。
20、中国画写意精神
戏剧艺术高于电影、电视艺术,戏剧利用虚拟空间,展示真实场景,在似和不似之间产生不似之似。中医把脉知病因,其手段是一种高于真实感受的意象感知,属于写意。西医化验、放射、照片属于写实,越真实反而越不真实,西医的诊断是靠仪器,仪器有更新换代。中国画写意精神由形意→笔墨→空间→境界→精神,所谓“精义入神,以致用之也”,写意精神是从文学、书法、哲学、历史等修养中得来的。
21、中国绘画的基本因素是笔墨
笔墨是中国人表现自己民族艺术最理想的书写方式,是中国绘画的特殊语言。它有高低,精粗强弱之分。离开笔墨就不是中国画,中国画是“不能舍笔墨以为体”。
笔墨的视觉直观是绘画形式存在的语言方式,比如:唐之韵、宋之板、元之格。笔墨之道重在审美规范,黄宾虹总结笔法五种,即五笔:平、圆、留、重、变;墨法有七种,即:浓、淡、破、泼、积、焦、宿。
中国画首重用笔,“墨随笔出”,骨法用笔,立形存质。以书入画,书画同源。
笔墨是一种语言,它有繁简、疏密、详略、聚散、参差、错叠、断连、撞让、折搭、乘承、完破、黑白、虚实、浓淡、强弱等,也有板、刻、结、亏、散、滞、乱、脏、弱等病。
元代以后的文人画家注意力从法的创造转向笔情墨趣的发挥。没有中国画的笔墨认识是入不了中国绘画之门槛,“理有未彻,于三昧终未得”,笔墨是中国画物理、情理、画理的体现。
22、笔墨有程式但无定式
勾、皴、点、染、擦等是技法程式,是笔墨之间有机交错、链接与笔墨生发走势不谋而合的无定式的表现,如:繁简、疏密、详略、聚散、参差、错叠、断连、撞让、折搭、乘承、完破等等。绘画门户风格的不同,实际是皴法形式各异。但笔墨的理法,结构规律是相通的,画理得失是人修养好坏在左右笔墨水准高低。
笔和墨在直观形式是两方面的内容:1、用笔和用墨;2、笔与墨与水、纸质的关系。笔是:点、线、面的书法用笔;用笔之飘逸、厚重、洒脱、苍老、老炼、金石味等把写意画意趣提升了一个高度。笔和墨之间的关系是连带、气韵、情感的关系,要做到笔中有墨、墨中有笔。
笔和墨有和谐关系,也有矛盾的构成,内在联系有直接、间接联系,讲法则,讲主宾,讲避让、开合以及转移视线的笔墨处理手法等。
笔墨结构关乎全局,方圆、轻重、大小、深浅、远近、阴阳、主次等都是服务于画眼。笔墨结构观念是绘画构成基础,要懂得画面的排兵布阵,起承转合、印章、题款、留白等也是笔墨结构组成部分。吴昌硕的留白连蚊子也飞不进去,因为白也是画。
笔墨在画面的处理法则分主次,有主次才能确立重点。笔墨之间有相倚、相生、相制约、相呼应。笔墨服从章法,服从画面气韵走势,要放得开,收得住,纲举目张,画面每个点、图章、题款都在起、承、转合的大格局中;明白一画统领万画,万画归于一画的整体生发理念。
笔墨在画面中除大疏大密外,有密中密,疏中疏,不是平均对称。疏密有不同的空间,不同的留白。
23、笔墨的最高表现是笔意
笔意:在笔法基础上的自由书写形式,包括情感、文化、时空和师承来路以及思想、格调、境界、性灵、天趣等,笔意包涵更大的表现形式,要求笔法高质量,高功力。笔意必须状物且表达的内涵深刻。笔意是个性加情感同时也是可变的灵活状物。
笔意是一点一画的组成,没有高功力的笔墨手法就会减弱画面的表现力,否则神采尽失。
笔弱则亏,空间塌陷,不精神。笔墨结构是一切中国画的表现形式,表现来源于前人的经验,历朝历代对生活观察总结出来的完整笔墨形式,也是现代人创造新笔墨结构的借鉴。
前人笔墨经验是通过时间检验沉淀下来的,现代人借鉴古人笔墨经验和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对照、总结、创造出新的笔墨结构形式,来源于两大因素:经典传统与对现实生活的高度人文感知与总结。大写意花鸟对笔墨结构,笔墨形式的表现力要求更高、更精。宋代以前花鸟画以细线为主的表达形式,元代以后大写意花鸟画阔笔的出现,有了干、湿、浓、淡的表现提升笔墨结构和笔墨关系。笔墨与书法的关系为大写意花鸟画提供了丰富的笔墨语言和笔墨技巧。元代以后笔墨结构容纳了历代书法书写的多样形式。
明清花鸟画表现手法之多,手段之高明,使花鸟画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林良以书法入画奠定了大写意画花鸟绘画的基础,加强了笔法墨法感染力。
24、形随笔立,笔墨不是纯技术问题,中国文化富有人文审美精神,要求合情合理,它包涵普遍人性的要求,又是中国人的社会习惯、伦理、道德心理感受与自然认知。关照人文,关爱生活,是画家艺术创作的源泉。努力学习,不断探索,才能创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世界,无愧于未来的好作品。 《中国画浅议》《中国画的程式化》《陈胜广绘画手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