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认为73岁和84岁是生命的坎儿,为什么?

如题所述

一个生理过程的完节是死亡,死亡对于每个人都是不愿的。提起年龄,有的老人比年轻姑娘和中年女士更敏感,他们对73和84这两个数字都有些畏惧,其实大可不必,生命不是两个数字所能决定的。

孔子是我围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主张仁义,怀念周礼,思想较为保守,却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循循善诱,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生于551年,卒于479年,享年73岁。

孟子,名轲,战国邹(今山东省邹县)人,生于前372年,卒于前289年,享年84岁。是孔子之孙子思门人的弟子,曾游说齐宣王和梁惠王,做过齐宣王的客卿,但他的主张未被所用,晚年退居与学生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作《孟子》七篇。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列传》),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他有保守的倾向,思想中也有些民主精神,提倡民贵君轻,反对过分剥削,重视民众作用,要求统一安定等等,这些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两千多年来,孔孟的思想影响着封建统治阶级和普通百姓。正是这样,73和84这两个数字被后人传说是生命之中的“坎儿”,其实这算不上迷信,当然,更不能说是科学,只是对伟大生命的敬畏,和对孔孟两位圣贤的怀念吧。在中国人文化传统中,孔孟有极重要的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