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做的事,该不该让右手知道

如题所述

文丨赵自力

不要让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事,语出《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耶稣在加利利传道,论及施舍时说道: "你们要小心,不能在别人的面前行善,故意让他人看到,那样就不能得到天父的赏赐了。所以在施舍的时候,不要像那些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到荣耀,那样的话,他们已经得到了他们的赏赐。你施舍的时候,不要让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事情,要把善事行在暗中,你们的天父在暗中察看,必然会报答你。"

后来,也有人说左手做的事,应该让右手知道,也有网友持反对意见。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其实,左手的事,该不该让右手知道,取决于事情本身。

我在红安县城教书时,曾帮助过一名女生。她叫英,很普通的名字,就像普通的她一样。

英跟我是一个村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出了车祸去世,父亲一蹶不振,在外面混世界一直未回。她和爷爷相依为命,爷爷耳背,且上了年纪,她早已习惯贫穷的日子,默默地用稚嫩的肩膀坚韧地撑起那个风雨飘摇的家。

英读初中时正好在我的班上,瘦瘦的脸,眼睛显得很大,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样子。衣服虽然很旧,很不合身,但很干净。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以及跟英的交谈,我发现她非常敏感而自卑。这怪不得她,小小的人儿,承担了太多她不应该承受的东西,同时失去了大家都感觉很普通的东西,比方说父母的爱。

我开始想办法帮助她,但又不能伤害她的自尊心。有个好心人一直在资助英,帮助她付学费和生活费。好心人还写信给英,鼓励她好好学习,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英也非常感动,在万千人群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地方,还有好心人在资助她,她渐渐开朗了许多。英也常常回信,写了她的感谢和梦想,并多次表示自己要努力学习,回报社会。来信和回信都是我代为转交的,每一次看到有好心人的信,英就格外的兴奋。 是的,有人牵挂真好,有爱真好。

英通过努力,顺利考上了高中,那个好心人继续帮助她,直到英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有了奖学金,有了贫困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英从此不必再为生活发愁。但她还是经常收到了好心人的来信,这时候不再是信纸,而改为发邮件了。从人生到梦想,从国家到世界,邮件里英和好心人无话不谈,可以看出她雄心壮志,可以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了。英大学毕业后,顺利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一路坦途,不断收获人生的精彩。后来,好心人收到了英的邮件,英告诉好心人,她结婚了,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终于找到了家的感觉。好心人看着简短而幸福的字句,有泪溢出眼眶。

英给好心人回的信,都在我的抽屉里,英发的邮件,也躺在我的邮箱里舍不得删掉。说到这里,你也许知道了,那个好心人就是我。

直到现在,英还不知道这事,我也没打算让她知道。 左手做的事,右手不知道也罢。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她幸福就好。

我们单位常常组织去驻点村帮扶贫困户,去村里栽树,去打扫卫生,去修路挖塘。

记得有一次,我们带了扫帚类工具,到了村里就开始大扫除,把旮旮旯旯儿都扫得干干净净。村里的人并不多,他们大多在门口观望着,不时议论着。

“又是来作秀的,照了相就走。”一位大嫂声音很大,边嗑瓜子边嚷嚷。

“有这闲功夫,不如帮我们把花生种了。”一位年轻的媳妇的话,引得众人一阵哄笑。我还听到,路边的商店里,麻将搓得噼里啪啦地响。如今,百姓对干部的漠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可见干群关系相当紧张。

几乎每半个月,我们都要去扫一次,每次都得用三轮车拉几车的垃圾。当地人习惯了后,再没人观望了,垃圾更是满地丢,哪怕自家门前也到处是垃圾,因为有人来扫呗,他们把我们当作清洁员了,而且还是免费的。

我们的工作队长是农村人,朴实憨厚,实在看不过去了,就家家户户上门,告诉他们我们是县里的驻村干部,是帮助他们美化净化村里的环境的,不是作秀,更不是他们的义务保洁员。

“各人自扫门前雪,大叔大婶儿,起码你们的门前得常常打扫吧?”队长的话总是接地气,“我也是农村的,农村环境是差,但不能仅仅靠别人,得靠我们大家啊。”

我们打扫了卫生,清洁了村里的环境,还要告诉当地的村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不告诉他们,他们就以为是我们该做的,跟他们没关系。

后来,村里的卫生大家开始一起做了,起码房前屋后比以前干净多了,垃圾也都进了垃圾箱。 思想干净了,村里就干净。

我跟女儿之间,也有许多这样的事。

女儿从小经济意识比较淡薄,对钱没什么概念,需要就伸手跟我们要就是。

有一次,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有小孩子自力更生摆地摊的故事。我趁机鼓动女儿去把家里的杂志卖掉一部分,所得零钱归她所有,没想到女儿爽快地答应了。

第一次去卖书,并不太顺利,买的人并不多,女儿也显得比较拘谨。到了第二次,女儿就想打退堂鼓了,我鼓励她,给她打气。

“今天运气真好,有个哥哥一下买了十几本呢。”女儿一回来,就高兴地对我们说。 她把一沓毛票翻过来覆过去地数了几遍,笑嘻嘻的,像个小财迷。 她说,自己挣钱的感觉特别棒,也舍不得花,当然也知道父母挣钱的辛苦了。她永远不知道,那个买十几本的书的哥哥,是我的托儿。 孩子成长的路上,需要的更多是的鼓励。

女儿有乱丢东西的习惯,比方说洗澡后袜子随便一丢不管,要穿时就去衣柜找。我跟她洗了几次袜子,还帮她叠被子,但我都要告诉她这是她自己要做的,我只是在做示范。后来,她起床后就自己叠被子,袜子也经常自己洗,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如果我一直在默默地做,不告诉她,她就一定以为这些活该是父母要做的。

孩子并不懒,只是我们做父母的缺乏沟通和引导。

左手做了不让右手知道,是一种道德; 左手做了要让右手知道,是一种智慧。

所以, 左手做了该不该让右手知道,得就事论事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