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数学反比例题

例1
已知 (12-x)×20=(10-x)×30
得知 (12-x):(10-x)之比为3:2
巧解: 一份=2,则(12-x)是3份,(12-x)=3×2,x=6

例2
已知 (80-x)×6=(60-x)×10
得知 (80-x)和(60-x)的比为5:3
巧解:两份=20,一份=10,则(80-x)是5份,(80-x)=5×10,x=30

这是一道题的解析 请问巧解里的"一份" "两份"是通过什么方法算出来的,估算吗?

反比例的定义: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增加而减少或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减少而增加,且它们的乘积相同,那么这两个量就成反比例。关系式:xy=k(一定)(k≠0)实际意义:反比例关系在应用题中属于归总问题。反映在除法中,当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关系。在分数中,当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母与分数值成反比例关系。在比例中,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与比值成反比例关系。如果再把总数与份数关系具体化为:在购物问题中,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在行程问题中,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8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的双曲线(hyperbola),反比例函数图象中每一象限的每一条曲线会无限接近X轴Y轴但不会与坐标轴相交(y≠0)。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 (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因为y=k/x是一个分式,所以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而y=k/x有时也被写成xy=k或y=k·x^(-1)。表达式为: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y是x的函数。

当K>0时,在图象所在的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在图象所在的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两个数相等时那么曲线呈弯月型。

k>0时,函数在x<0上同为减函数、在x>0上同为减函数;k<0时,函数在x<0上为增函数、在x>0上同为增函数。

反比例函数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原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也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y=x或y=-x;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设正比例函数y=mx与反比例函数 交于A、B两点(m、n同号),那么A 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反比例函数关于正比例函数y=±x轴对称,并且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例如:
有一笔钱,买单价25元的热水瓶,可以买8只,如果买单价40元的气压式热水瓶,可以买几只?
如果设可以买气压式热水瓶x只,则
40x=25*8
40x=200
x=5
答:可以买气压式热水瓶5只。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第2个回答  2019-07-08
题1中,(12-x):(10-x)之比为3:2,所以把12-x看成3份,10-x看成2份。两者相减即为12-x-(10-x)=3份-2份=1份=2。
题2 同理80-x=5份,60-x=3份。两者相减,20=2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08
化学学过差量法吗?这是一个道理
拿第一题来举例,12-x:10-x=3:2,因此它们的差量(12-x)-(10-x)就占了3-2=1份,列比例式就是12-x:(12-x)-(10-x)=3: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