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立人工气道前,要关闭简易呼吸器的压力安全阀

如题所述

为什么建立人工气道前,要关闭简易呼吸器的压力安全阀?这应该是因为在建立人工气道前简易呼吸器和面罩形成的通气体系不是个完全密封的系统,所以不至于导致气压伤,也就不必打开压力安全阀。只有当建立人工气道后,简易呼吸器和人工气道成为了密封的通气体系,发生气压伤的可能大大增加,此时就要打开压力安全阀以进行压力保护。简易呼吸器又称人工呼吸器或给氧气囊,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相比,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供氧,使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简易呼吸器的结构组成,一个完整的简易呼吸器由面罩、球囊、储气袋及氧气连接管组成,而保证简易呼吸器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是它的六个阀门。单向阀(也称鸭嘴阀)、呼气阀、压力安全阀、进气阀、储气阀和储氧安全阀。
一起看一下简易呼吸器的工作原理:当挤压球囊时,产生正压,进气阀A活瓣关闭,在内部气体的强力推动下,单向阀B活瓣打开,并堵住呼气阀C活瓣,球囊内气体即由单向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如用氧气,则氧气随球体复原吸气动作暂停,存于球体内,在挤压球囊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将被挤压的球囊松开,单向阀B即刻向上推,并处于闭合状态,使患者吐出的气体由呼气阀C放出。与此同时,进气阀A受到球体松开所产生的负压,将进气阀活瓣打开,储气袋内氧气送入球体,直到球体完全回复挤压前的状态。
简易呼吸器作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仪器必须时刻处于完好备用状态,那么对简易呼吸器的日常检测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通过一段视频给大家讲解一下简易呼吸器的检测步骤:
1.面罩:大小适宜,弹性适中,无破损;
2.吸入阀:用一只手压扁球囊,另一只手堵住球囊颈部的开口端,松开挤压球囊的手,球囊快速回弹,说明吸入阀正常工作;
3.球囊、吸入阀:用手堵住球囊颈部开口端,试着挤压球囊,如果用适当的力量不能压扁球囊,说明球囊完好、无破损;吸入阀能防止气体逆流;
4.储气袋、单向阀:将储气袋安装在病人端接口,反复挤压球囊,如果储气袋迅速充盈,说明储气袋完好、无破损,单向阀工作正常,能将氧气顺利输送给患者。
5.呼气阀、单向阀:挤压充满气体的储气袋可以看到单向阀关闭,同时感觉到气体从呼气阀溢出,说明呼气阀、单向阀功能正常。
6.压力安全阀:压力安全阀是一个自动调压装置,能将送气压力自动调节在安全范围内。压力安全阀有两种模式,关闭时,压力安全阀暂时失效,堵住出气口,挤压球囊,球囊不易被压扁,打开压力安全阀,挤压球囊,可看到压力安全阀上下活动,说明压力安全阀功能正常。
7.储氧安全阀:将储气袋充满气,连接于吸入端与储氧袋接口处,一手堵住病人端接口,一手堵住氧气连接口,挤压储气袋,可以看见储氧安全阀活膜翘起,说明储氧安全阀功能正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5

应该是因为在建立人工气道前简易呼吸器和面罩形成的通气体系不是个完全密封的系统,所以不至于导致气压伤,也就不必打开压力安全阀。

呼吸器是一种自给开放式空气呼吸器,广泛应用于消防、化工、船舶、石油、冶炼、仓库、试验室、矿山等部门,供消防员或抢险救护人员在浓烟、毒气、蒸汽或缺氧等各种环境下安全有效地进行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

 该系列产品配有视野广阔、明亮、气密良好的全面罩,供气装置配有体积较小、重量轻、性能稳定的新型供气阀;选用高强度背板和安全系数较高的优质高压气瓶;减压阀装置装有残气报警器,在规定的气瓶压力范围内,可向佩戴者发出声响信号,提醒使用人员及时撤离现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这应该是因为在建立人工气道前简易呼吸器和面罩形成的通气体系不是个完全密封的系统,所以不至于导致气压伤,也就不必打开压力安全阀。只有当建立人工气道后,简易呼吸器和人工气道成为了密封的通气体系,发生气压伤的可能大大增加,此时就要打开压力安全阀以进行压力保护。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28
这应该是因为在建立人工气道前简易呼吸器和面罩形成的通气体系不是个完全密封的系统,所以不至于导致气压伤,也就不必打开压力安全阀。只有当建立人工气道后,简易呼吸器和人工气道成为了密封的通气体系,发生气压伤的可能大大增加,此时就要打开压力安全阀以进行压力保护。
简易呼吸器,是抢救时常用的一个设备, 适用于呼吸骤停或其他需要辅助呼吸的紧急情况。具有便于携带、操作简便,可立即用于抢救的特点,能够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简易呼吸器上有一个压力阀,在使用时打开状态,可以确保简易呼吸器提供的气压在安全范围40-60cmH20,避免造成气压伤。那么什么情况下关闭呢?

第一在检查简易呼吸器密闭性的时候,通常要关闭阀门检测。

第二在使用过程中:建立人工气道前,关闭压力安全阀。建立人工气道后则打开压力安全阀
人工气道建立的方式有:

接口和鼻夹 紧闭面罩 喉罩 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 经气管切开插管

气管插管适应症

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可考虑进行气管插管。 ①病人自主呼吸突然停止,紧急建立人工呼吸道行机械呼吸 和治疗者。 ②因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或其他原因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者。 ③丧失对气道分泌物清除的能力、随时有吸入异物的危险者。 ④气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⑤存在着上气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影响正常通 气者。 ⑥因诊断或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要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 了减少患者痛苦,使操作方便,亦可事先行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操作准备

必备物品:合适尺寸、消毒灭菌的气管导管,准备 好喉镜、牙垫、插管内芯条、开口器、胶布、吸引 器、吸痰管、简易呼吸器、面罩、套囊充气用注射 器、氧气、垫肩小枕等。 必备药品:粘膜麻醉药(利多卡因或丁卡因) 急 救复苏药(肾上腺素、多巴胺)。 清理呼吸道:吸引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取下义齿, 检查牙齿有否松动并采取必要措施。 插管前可通过连接面罩的简易人工呼吸器输入高流 量氧,进行人工呼吸。特别对呼吸情况不佳、缺氧 严重患者。 插管体位:平卧,肩垫小枕,取举额仰颏位。

插管前诱导用药

用抢救车内现存的镇静药,可能情况下请麻醉科协助插管。 安定10mg(2ml)/支, 10-20mg iv。 安定 芬太尼0.1mg(2ml)/支,2-5ug/kg。 芬太尼 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 20mg:10ml/支,缓慢静脉注射, 一次每公斤体重0.15-0.3mg,相当于每公斤体重0.0750.15ml的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于30-60秒内注射完毕。 异丙酚静注,诱导麻醉:每10秒钟注射40mg,直到产生麻 异丙酚 醉。大多数成人用量约2-2.5mg/kg。维持麻醉:常用量为 每分钟0.1-0.2mg/kg。 琥珀酰胆碱(司可林)1-2mg/kg。 琥珀酰胆碱 阿曲库铵(卡肌宁) 阿曲库铵(卡肌宁)25mg/支, 0.4-0.6mg/kg。 万可松) 维库溴铵 (万可松)4mg(2ml)/支静注。常用量0.05支 0.08/kg,儿童
第4个回答  2021-03-28
该是因为在建立人工气道前简易呼吸器和面罩形成的通气体系不是个完全密封的系统,所以不至于导致气压伤,也就不必打开压力安全阀。只有当建立人工气道后,简易呼吸器和人工气道成为了密封的通气体系,发生气压伤的可能大大增加,此时就要打开压力安全阀以进行压力保护。一般来说,在临床上建立人工气道后应当固定好插管,防止脱落和移位,详细记录插管的日期和时间,以及插管型号、插管外露长度、气囊的最佳充气量等。在拔除气管插管以及气囊放气前,必须清除气囊上的留置物,以防止患者出现呼吸乃至窒息的情况。

而对于长期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来说,平时需要注意观察气囊有无漏气的现象,应当每日定时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以预防口腔病原菌所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做好胸部护理治疗,同时应当注意环境进行消毒。心理护理: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技术带有一定的创伤性,加之气管非常敏感,清醒病人对气管内留置导管常难以忍受。应向病人解释建立人工气道的重要性、目的及配合的方法等。体贴关心病人,服务态度和蔼,操作轻柔,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使之感到安全,减轻躁动不安和紧张情绪。因病人建立人工气道会造成语言沟通障碍,常使病人感到孤独和恐惧,应经常与病人握手、说话,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如手势、点头或摇头、睁闭眼或文字沟通等方法加强交流,以了解病人的想法和要求,及时满足其需要,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2)气管插管的护理:

①病人的头部稍后仰,头部位置每1~2小时转动变换一次,避免头皮压伤及导管压迫咽喉部。

②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而滑动,致气管黏膜损伤;标明导管插入深度,随时检查导管位置,以及时发现导管有无滑出或滑入一侧支气管。

③保持导管通畅,选择比导管略粗的牙垫,避免病人咬扁导管,影响气道通畅;及时吸出导管、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定时雾化吸入,防止痰液黏稠不易吸出。

④保持口腔清洁,定时予以口腔护理,并防止口腔溃疡。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