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如题所述

一、教学一定要追求有效何为有效习作有兴趣、有内容是有效的根本有真意、有方法是有效的保证。二、作研究必须有正确的理念支撑牢记:课改无论怎么改我们都要牢记三个“不能”,即:学科性质不能变、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的任务不能丢、教师作用不能放。明确:小学生习作的性质。小学生的习作就是练笔。低年级就是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就是习作。也就是低年级是乐于表达,中年级自由表达,高年级是个性表达,作文就应该是生活的需要,需要我们写的时候就写。它跟衣食一样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的习作教学千万不要给孩子一种印象:我们要正襟危坐做作文。基于此作文教学首要地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作文有种种的要求,我以为有真意是最重要的要求。从低年级写话开始要求学生说真话,说自己的话,既教学生学作文,又教学生做人,要求真求诚,反对说假话空话,成人的话。要把求真立诚贯穿在小学习作训练的始终。比如有的孩子幻想哪一天中了大奖,这就是不正确的价值观,这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不能不允许他说,要处理好:个性表达和价值导向之间的关系。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习作指导首先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每个同学都能够找到自己想写要写的内容。其次是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益的,最熟悉的内容去写。切忌一上来就通讲作法,那样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是无济于是的,讲得越多,越不会做作文。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写中悟法,写中用法,多用归纳法,尽可能地少或不用演驿法,使孩子在怎样写当中慢慢懂得这次作文应该怎么写。我们提倡教师写下水文,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深知甘苦,指导学生作文才能更有针对性。习作能力的根在阅读,在阅读能力。平时我们说写作积于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就是这个道理。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一是告诉我们怎样写大多是从阅读当中领悟的、习得的,因为好的文章它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写。二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要加强改进阅读教学,要重视在阅读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三、功夫练在平时,巧妙习得方法,兴趣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强化过程的训练,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功能的转变。与其让学生按照你的要求做100道题,不如通过几道题教给学生方法,让他自主做的题。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感到老师所想不到的,绝不是默守陈规地服从。知识无边,学海无边。尤其是中国的汉语言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试想儿童奇妙的想象和创新,我们做教师的怎么能充分给予吗?在今天这个知识经济社会,只会学,不会用的“书呆子”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以兴趣贯穿始终,尝试探索一些做法,力争把教与学,学与用有机地结合起来。1、技巧随记法。在精读课文教学时,不仅要注重“教方法”,还应尤为重视“悟写法”,在训练学生朗读的过程中,适时点拨文章巧妙的构思,新颖的立意和恰当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强化过程的训练,把一些无形的写作技巧变成触手可及的东西,使之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鲜明、清晰的印象,随时指导自己的学生。如:《白杨》《桃花心木》中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养花》中作者叙事具体的表达方法,《理想的风筝》一课中突出的人物外貌描写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经常巩固,学生会对精典篇章的写法对号入座,写作时,他们会不经意地模仿,那一定会激发兴趣。(建立“随笔本”。即课堂随意摘记本,无格式,无标准,在不耽误正常听课的前提下记录老师的板书,强调的个别词语或文章精典的构思技巧和表达方法等,亦或是演示文稿的内容(可留课后摘记)。以备课后整理学习笔记,单元复习或期中、期末复习时的再现、借鉴和运用。)2、日记练笔法。把日记和作文教学、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材料,应用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好的写作方法,随时练笔,随时批阅,随时点评。如,让学生在日记上写一写读完某篇文章或某本书的一点心得,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谈谈喜欢的理由。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写日记无内容而草率、应付的现象,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情感及能力差异。3、积累提高法。积累是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以备借鉴、再现和运用。有规律地积累既可训练学生的分类思维,又可训练学生的写字写作能力。基于此,我是想方设法多角度引发学生的积累兴趣,指导积累方法。列举两种:首先是学习笔记本(演示文稿)建立“学习笔记本”,学习语文,预习特别关键。学文前让学生预习、搜集、积累,学文后让学生完善预习,积累和感悟,这样可降低预习难度,目的是“欲擒故纵”。学习笔记上的内容包括字(生字、形近字、多音字),词(理解新词、反义词、近义词),句子、文章内容(可含中心)、学文感悟(可从思想、写法、启迪等方面谈出真情实感),大环节要求统一,小环节可自主创新。学文感悟环节可随时点评,学习笔记本每隔一段时间展评一次,并建立鼓励机制:如免作业,给小组加分等。学生从中取长补短,成功欲驱使他们不断地精益求精。这样一来,课堂随笔本的质量也高了,兴趣调动起来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养成了自主完成自学笔记的良好习惯,这是对课堂教学内容很好的回顾和延伸,经常整理既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写作能力。(演示文稿)阅读积累的形式如商标识字积累、剪报粘贴积累、写字过关、贴图写活、好词连句等(适合低年级),语文采蜜集、古诗积累、成语积累、古诗配画、语文拓展画、成语连段等(适合中年级),课课学习笔记、阅读感悟乐园、语文拓展手抄报、古诗改写现代文、好词成篇、、即兴作文、编辑作文集等(适合高年级)阅读积累本,指导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形式积累在平时阅读中学到的好词好句、名言、俗语、对联、谚语等,并从兴趣角度出发,指导他们为自己的记录本设计上封面、目录、图画,使之图文并茂。再为它们起个艺术一点的名字如“语文拓展乐园”、“语文拓展手抄报”、“采蜜集”等,真正帮助学生,促使学生用心用情在积累,并用心收藏自己的积累,为应用时的再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样一来,丰富了词汇,增长了知识,避免了下笔时空洞、泛味,缺少词藻的魄力。4、指导突破法。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要学的方法和技巧很多很多,这绝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如有了内容写哪些不写哪些,涉及内容取舍问题,哪些先写哪些后写,涉及顺序问题,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如何推敲语言等。每次作文指导课,一定要精心准备,避免面面俱到,笼统要求。针对作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拿出具体方法或样本或教师示范适当引路,进行精讲,化难为易,引发兴趣,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也就是说,学生知道如何写,才有信心、有希望写好。如:指导《童年趣事》时,我确定的重点是选好“趣”,难点是写好“趣”,为突出重点,我列举了二件童年趣事,原则是以小见大,以实见趣,使学生明白了如何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选材。为突破难点,我运用讲解、语言描述和举例等方法,指导学生捕捉事件中人物的语言、行为或心理等活动,要求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年龄,且要突出幽默和趣味性。5、讲评促改法。认真的修改是一种好的习惯,也是一种作事认真的人生态度,所以一定要重视培养修改习作的习惯和能力。我经常跟学生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每次单元作文我都认真批阅,做好记录,了解每个学生的习作风格和缺点,同时进行归类和整理。本着让全体学生在讲评中都能有所收获的目的,上好每一节作文讲评课,以满足学生想了解自己写作成绩的情感需求,并通过范文点评、佳句、佳段赏析或改病句、病段引路的形式,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发现作文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带着一种钦佩和羡慕的情感产生主动修改的欲望,以情促改,构建自改氛围。要使尽可能多的同学通过老师的总评得到激励,心里边感动热乎乎,还要通过优秀的习作,进步的习作,一句话几句话的展示使尽可能多的同学享受到习作的快乐,对那些稍微后进的,原来写得不太好的哪怕有一点的进步更要给予充分的鼓励,激起他们对下次习作的渴望。修改作文同样需要方法和侧重。低年级侧重修改句子,中年级侧重修改一段话,高年级开始练习修改整篇。要有层次不要要求过高,每次修改要有重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从低年级写话开始,文句的修改、段落的修改都要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进行修改,不能只偏重到语言,要两个方面结合着,而且在很多时候改内容和改语言是不可分的。我们要教育孩子一分辛苦,一分收获,要鼓励孩子下功夫去改。举个例子,德国有个画家,有一次有人向他诉苦,我费了心思画的画,一年都卖不出去,他说:“那请你倒过来,画一年的画一天卖出去”。所以说修改作文的指导不能泛泛,一句话也好,一段话也好,以文句为例,最好是师生共改,怎么改的让同学们清清楚楚,修改之后通过展示评议,让孩子的的确确感受到修改的效果。6、设计个人作文集。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弘扬写作个性,我又别出新裁,鼓励学生建立个人作文集,把自己平时写出的好作文,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作文集上,字体、格式、设计风格一律由个人独立创造,老师随时检阅点评,评语一概以鼓励为主,每月全班展评一次,旨在相互借鉴中得以共同提高。建立作文集的效果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一个学期了,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弄丢它,有几各学生曾在征集卡上写道:(演示文稿)(1)“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把作文集视若珍宝,把它打扮得十分美丽……”(2)“我觉得我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因为每一篇誊写上的作文都是经过老师的修改,我又仔细修改才抄上的,这样让我学会了修改作文,以前没事的时候我只想着玩,现在一有时间,我就想设计设计作文集,它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3)“每次看作文集,我都会为自己的精心设计而自豪,另外,它也让我们经常复习了自己写过的好作文……”(4)“作文集使我对写作有了兴趣,还培养了我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观念……”(5)“自从开展这项活动,我爱读课外书了,爱写作文了……”我想这种浓厚的兴趣,必然促使学生多阅读,多积累,用心写作,用情写作。设计作文集这项活动,的确弘扬了学生的个性,巧妙的粘贴、精美的图画、隽永的字迹,幽默的自我评价会让你看到那种自由、天性的释放,看到那种创新的灵性和情感的迸发,会让你感到一种蠢蠢欲动的虚荣,而刹那间这种虚荣又变成了一种动力和希望。7、建立班级作文集,教师精心选择学生作文集中的优秀作文誊写在班级作文手册上,以保留学生的优秀作品,鼓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创新班级特色。8、开设语文综合能力汇报课。积累整理了丰富的课内课外知识,还一定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交流和汇报的机会。可以引导学生以成语接龙、猜谜语、自创诗、课本剧、古诗配乐欣赏、成语故事表演、诗配画、开故事会、编故事新传、小作家即兴作品欣赏、即兴心灵感悟等异彩纷呈的活动形式(自己组织语言,自己探索汇报形式,自己选择合作伙伴),把平时学习积累到的成语、名言、谚语、歇后语等课外知识以及阅读课文的表达技巧、学习体会、读书随笔等展示汇报出来。要特别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想法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人人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这是保护学生兴趣和自尊的有力保证。这样交流和汇报的机会既是读的训练,又是说的训练;有吸收,又有表达,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良好的表达气质以及语文综合实践水平,可以很好地体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学生不可想象的创造力往往可以更好地激发我们的灵感和再创造能力。要注意的是学生汇报时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应有意识地引导全员参与,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即使有不妥之处,也要以赏识的口吻去纠正,一定要保护学生的兴趣。9、多元评价,保护兴趣,树立信心。新课程提出要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变化和进步,目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我从激励学生力争上游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日记、学习笔记、学生作文集,采用自我评、教师评、同伴评、家长评等方式,使学生在自我欣赏与他人欣赏中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彼此借鉴中找到了可以学习的榜样,在和家长的沟通中得到了赞赏和支持,这不仅使学生有了信心,也有了不断探索的动力。记得第一学期期末时,我给家长写了一封信,借此想和家长进一步做情感上的沟通,希望他们参与到对孩子的评价过程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孩子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欣喜的是80%的家长都认真写了回信,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对孩子充满了信心和希望。附:给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你好!我很荣幸,和你的孩子相处了一个学期,孩子的天真无邪深深地感染着我:要用一颗赤诚的心教诲他们掌握丰富的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为了帮助孩子们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本学期我在作文教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改革,探索了“日记练笔、积累提高、技巧随记、指导突破、讲评促改、建立个人作文集”等一系列的作文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你的孩子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犹如丝丝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鞭策着我要不懈地学习和奋斗。每次欣赏孩子们的作文集时,我的心中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慰藉和满足。同时我也深切感受到多读书,多感悟不失为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我想你一定会多多配合。我尤为感谢一学期来你对我和孩子的语文学习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我恳请你也“拜读”一下孩子的学习笔记、日记、作文集,真诚地谈谈你的想法,衷心希望你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你和孩子的朋友:张秀杰2004年12月22日9、采取多元评价,激励学生力争上游。重视多方面的评价信息,充分利用来自学生自身、家长、教师、领导等方面的信息,采用调查、座谈、研讨、学习、咨询、综合汇报、网络等形式,进行客观评价,不断总结经验,共同完善提高。家长回信片断:1、“当我读张雪的作文集时,我就问张雪:‘这是你自己写的吗?’张雪说 :‘妈妈是我自己写的。’我内心说不出有多高兴,我的孩子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吗?我还是有点不相信。可是教师的评语,她的作文就在我的眼帘里。说句心里话,孩子从上学到现在我还从来就没看过她写的作文。要不是你搞这项活动,让家长提意见,我还真不知道我的孩子在写作方面有点天赋。这也都怨我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因为,孩子从上学,成绩一直也上不去,所以只好对她放弃了,也不管也不问。只艰她说:“你爱学啥就学啥,只要老师不来找我就行。现在我要改变我的做法,我要跟老师一起努力,让她的成绩再上一个台阶。最后,我深深地对老师说:“谢谢你,是你唤醒了我,使我对我的孩子又充满了信心。”2、“闲暇时,我经常翻看女儿的作文集,就象欣赏一件艺术品,读着她的一篇篇有趣的文章,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走进了孩子的心灵深处,与她共同分享着快乐……”3、“当我按照您的要求读了孩子的学习笔记、日记、作文集后,我看到了那工整的字迹,优美的图画时,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火花在我眼前闪动。”4、“自这学期开学以来,我们发现孩子放学后写作业和以前不一样了,除了写正常作业外,又增加了一些新内容,比如每天要求孩子必读一篇文章,必写一篇日记,把好词好句记下来。我们以为此种方法很好,既培养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孩子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语知识。”5、“孩子作文的进步,我们已经明显看到了。我非常赞同你的这种教学方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读、多写、多背、多练确实是提高写作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它也能丰富孩子的语言积累,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我发现孩子记得太快,忘得也快。这就需要不断的巩固,防止遗忘。单纯地背对孩子来说印象不够深,如果在练笔中要求孩子必须用上这些知识,我想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孩子一定会掌握得更扎实。”从事教研员工作以来,我深深感到肩上的责任之重。每当静下心来,我总爱回顾自己在作文研究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在转瞬即逝的一幕幕情景中,我曾感到艰辛的磨砺,曾受到心灵的震撼,曾体验到成功的欣喜,也曾涌出无可言状的希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05
一、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
  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因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积累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三、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5-05
日记;6、办作文报;7、悦读悦写等。通过这些方式和手段丰富学生表象,指导写作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关键词] 情境体验;丰富表象;教学策略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一线教师困惑最多的地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多以命题作文为主,“老、旧、虚、拼”现象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未能创设有效情境,指导写作方法,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缺乏观察意识,对作文缺乏兴趣。写作心理研究指出:作文必须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即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或情感,再将这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