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是公历还是农历

如题所述

阳历是国历,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

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扩展资料:

中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中国旧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1949年后,大陆官方不再使用国历一词,但在台湾地区仍在使用。“国历”也就是“公历”。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我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公历前身是儒略历,1582年罗马天主教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把全面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格列历10月15日,中间销去10天。同时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

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天(太阳年),按一年365天计算,每年少0.24219天,每隔4年少0.96876天,每隔400年则少96.876天,因此,400年中需置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加上一天全年366天。这样经过3333年才有一天的误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1
公历被称为“公历”。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名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公元,是一种起源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这是一种由意大利医生和哲学家阿洛伊修斯·利留斯制作的历法,他改革了儒略历。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批准了它的颁布。
它始于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在儒略历和公历中,耶稣出生后的日期被称为主年,阿诺·德米尼(公元)(拉丁语)。在耶稣诞生之前,它被称为“公元前”。
但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避免引起非基督徒的反感,大多将其名称改为A.D .(缩写为C.E .)、B.C.E .(缩写为B.C.E .)。
辛亥革命后的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在年表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齐头并进。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后,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纪年作为历法和日历年。但是阴历并没有被废除,今天的中国传统节日仍然以阴历为基础。
第2个回答  2021-09-23
阳历是公历。阴历是农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