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的翻译。

是我的作业!谢谢了~~!!

郑人买履:有个郑国人,想买一双鞋子,他就预先用条绳子量好了脚的尺寸,却把绳子忘在了座位
上,然后上集市买鞋去了。
他来到集市,在一家鞋摊上相中了一双鞋,便想量一下。往衣袋里一摸,才发现忘了带
那条绳子来。他急忙把鞋放回鞋摊,对卖鞋者说:“我忘了带鞋的尺码了,等我回家拿来再
买吧。”
等他急冲冲地赶回来的时候,集市早已散了,结果也没能买到鞋子,直气得他两眼发
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有人看到他这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就对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
却说:“我宁肯相信我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我的脚。”

刻舟求剑: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时一个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但是船一直在走,而剑掉到了水中就不会再移动。就算船夫潜水的本领再高,又怎么可能找到根本不在船下的剑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17
dfsdjklfhafklahjkfhsdjklfha
第2个回答  2006-09-17
很长不想打
偶们刚刚学过
第3个回答  2019-06-30
[古文版]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注释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郑国有个人将要买鞋子,先自己量好了脚的尺码放在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上,忘记携带尺码了。鞋子已经拿到手了,却说:“我忘带尺码了”,就回家取。等到返回,集市已经散了,结果没买到鞋子。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那人回答说“我宁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评点
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连鞋子也买不到。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也许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是有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写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