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我一百道高中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谢谢啊
有没有答案详解

1、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2、“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外敌的武力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B.说明中国人民不勇敢,惧怕竹枪火炮
C.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 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3、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A.定都天京 B.天京变乱 C.被清政府攻破天京 D.北伐失利
4、《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5、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辛亥革俞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6、“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19世纪末的下列国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7、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涌现反映了哪一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
A.汉代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8、“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9、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10、清朝晚期,有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了当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政府同外国的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件事最早应发生在
A.1842年以后 B.1844年以后 C.1856年以后 D.1858年以后
11、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 6世纪欧洲的市民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20世纪70年代,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甚至乞丐也在自己的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这一现象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世界出现金融危机 B.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C.美元已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D.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
13、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画应是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荤图》
14、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
15、“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风格上看,该词属于
A.婉约派 B.豪放派 C.田园派 D.花间派
16、看图读史,断定正误,错的一组是 (1) (2) (3)
A.图(1)的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洋务派的宗旨
B.图(2)的核心思想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C.图(3)的核心思想是发展资本主义
D.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一面,但两者在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的主张方面却是相矛盾的
17、图片书中的人物对于美国来说,最大的影响是
A.缔造美国
B.对美国的1787年宪法产生重要影响
C.最大限度发挥美国的民主意识
D.加强美国中央集权
18、1999年12月,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这个世纪人物应是
A. Isasc Newton B. C.R.Darwin C. T.A.EdisOn D. A1bert Einstein
19、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是:
A.打击工商业 B.保护小农经济
C.巩固封建统治 D.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0、15世纪,欧洲人探险寻新航路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洲人富于冒险精神 B.欧洲人的贪欲特别旺盛
C.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D.欧洲的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
2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工场手工业向机器生产发展的趋势
C.增强殖民扩张的实力 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22、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和生丝的出口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性问题是: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生产生丝获利多,并逐渐掌握自已的命运
23、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A.甲午战争后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24、中国的近代化具有实践性的探索始于:
A.鸦片战争时林则徐待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建国方案
C.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
D.辛亥革命中孙中山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奋斗
25、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整顿了财政金融体系
C.对工业加强了计划指导
D.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6、二战后初期,苏联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B.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
C.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 D.工业发展缓慢和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27、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市场经济 B.深化国企改革 C.引进先进技术 D.增强企业活力
28、城镇化的含义是指:
A.农村变为城市 B.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C.乡镇企业大量移到城市 D.人口、用地、经济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
29、1953年我国实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1978年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对以上变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D.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30、1947年签订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性质是:
A.国际政治组织 B.国际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组织 D.国际政治经济组织
31、20世纪70年代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B.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危机
C.美日欧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D.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
32、欧共体的两大支柱是:
①欧元 ②统一大市场 ③关税同盟 ④共同的农业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3、标志着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的事件是:
A.欧共体的成立 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
C.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 D.欧元的诞生
34、欧洲联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35、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合作集团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6、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墨西哥出口的产品主要是:
A.技术密集型产品 B.本密集型产品
C.劳动密集型产品 D.知识密集型产品
37、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广大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贫困、落后之苦,解决这个问题必须:
A.取消国际不等价交换 B.免除发展中国家外债
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缩小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38、自1981年起,中国曾多次获得世界银行贷款,用于改造农田和发展教育,这说明:
A.世界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B.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只有发展中国家
C.世界银行是为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
D.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3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 B.区域经济一体化
C.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强调可持续发展
40、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A.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C.科学技术发展是其根本动力 D.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但存在严重问题
41、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
A.相互对立 B.区域集团化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
C.区域集团化即将被全球化取代 D.两者既有矛盾也相互促进
42、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43、请观察下图然后判断这种工具出现的时间: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44、下图是西汉的博山炉,请你仔细观察此图然后回答西汉时期出土的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A:器物造型庄重雄奇 B:纹饰细腻优美
C:工艺精湛处于最高峰 D:广泛采用鎏金、镶嵌等装饰工艺,精美华丽
45、 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A、社会环境稳定 B、自然条件改善
C、政治重心南移 D、生产力大为改观
46、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的是
A、北宋时期江浙地区商品经济繁荣
B、北宋立国后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
C、中唐以后南方农业进入了全面开发期
D、南宋政权重视农业生产,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47、 引进、推广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①养活了众多人口 ②经济作物专业区域扩大 ③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8、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49、 唐代,一般平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这种布的原料是
A丝 B麻 C棉 D毛
50、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造成的后果不包括:( )
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
51、 洋务运动没有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 只重军事不重经济 B 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
C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D没有大力宣扬西方思想文化
52、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5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对这句1978年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④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5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55、 引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①西方列强的侵略 ②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有识之士的推动 ④西方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56、 新中国出现新生活新风尚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的迅速发展 B.人民当家作主
C.苏联的援助 D.人们对美的追求
57、 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C.天文地理知识与航海造船术的进步
D.《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探险的激励
58、 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从本质上说明了:
A.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
B.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积极性倍增
C.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的一切因素
D.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产生成效
59、新航路的开辟,从根本上看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 B.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C.商业危机的产物 D.人文主义倡导的产物
60、最早从欧洲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仑布 D.麦哲仑
6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
A.欧洲 B.亚洲 C.地中海 D.大西洋
6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中,最重要的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促进欧洲商业发生重大变化,贸易量大增 D.引起了殖民扩张和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63、从历史渊源看,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开始于
A.资本主义萌芽 B.文艺复兴运动 C.新航路的开辟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64、假如你生活在15--16世纪的欧洲,下列商品你不能从市场买到?
A.中国的瓷器 B.非洲的象牙 C.美洲的咖啡 D.澳洲的皮革
65、被称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荷兰
66、17世纪中期,英荷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B.英国海盗抢劫活动
C.荷兰要扩大北美殖民地 D.英国抢夺荷兰的海运事业
67、17---18世纪的殖民扩张活动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主要作用是
A.抢占了广大海外市场 B.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C.削弱封建贵族势力 D.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68、 十七世纪对我国进行殖民侵略的国家有 :①英国 ②西班牙 ③葡萄牙 ④荷兰 ⑤法国
A.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⑤
69、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积累了丰厚的资本 B.圈地运动获得大量劳动力
C.积累了大量技术知识 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70、“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恩格斯的这段话是
A.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 B.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C.谴责英国组织“反法同盟” D.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71、工业革命密切联系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媒介是
A.炮舰 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C.军队 D.物美价廉的商品
72、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成就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C.化学工业的建立 D.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
73、20世纪初,人类可以使用的最新交通工具是
A.汽车 B.火车 C.轮船 D.飞机
74、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制度广泛确立 B.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C.自然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 D.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75、世界市场能够形成,从根本上说是
A.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推动 B. 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
C.新的通讯手段的应用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76、西周时诸侯国的国君相对于周王来说应是
A.大宗 B. 小宗 C.关系是相对的 D.不确定
77、“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78、古代中国由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统治的重要标志是
A.三公九卿制的形成 B.郡县制的实行
C.文化专制 D.皇帝制的形成
79、西汉时期,形成“中朝”决策机构的官员包括
①三公 ②尚书令 ③侍中 ④九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0、唐朝草拟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门下省和尚书省
C.政事堂和门下省 D.中书省和尚书省
81、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 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82、《清史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描述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83、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政治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表现在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85、在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从汉至元,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①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不能参与决策 ②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③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④设转运使负责全国漕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86、之所以说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轨道,是因为他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平民的民主权利,这些措施包括(1)废除债务奴隶制(2)设立平民可参与的民众法庭(3)确立了“陶片放逐法”(4)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
A.(1)(2)(3) B.(1)(2)(4) C.(1)(3)(4) D.(2)(3)(4)
87、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终身制 B.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
C.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88、西方法律继承了罗马法的
①陪审制度 ②律师制度 ③不告不理的诉讼原则 ④自由民主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9、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国家决策机构是
A.执政官 B.元老院 C.公民大会 D.民众法庭
90、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A.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 B.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C.1688年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通过
91、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
A.首相 B.国务卿 C.英王 D.众议会在野党领袖
92、下列对英国19世纪中期以后的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②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③内阁实际上对国王负责 ④内阁选举实际上是政党间的权力角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最高法院可以
A.通过被总统否决的法律 B.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C.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D.自行任命联邦法官
94、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95、20世纪80至90年代以来形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不包括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共同体 D.亚太经合组织
96、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实施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都
A.恢复和扩大了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秩序
B.是两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成熟的基本标志
C.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
D.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策略
97、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B.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没有根本改变经济体制 D.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98、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同点是
A.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B.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
C.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 D.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99、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A.《点石斋画报》 B.《民报》 C.《申报》 D.《游戏报》
100、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参考答案:
1—5:BDBCC 6—10:ADDBD 10—15:CBCDB 16—20: ABDCC 21-25:DBDCD 26-30:ADDCB 31-35:ABDBD 36-40:CCAAB 41-45:DBADD46-50: DBABB 51—55:CCBAA 56—60 BAAAC
61-65:DBCDD 66-70:ABADD 71-75:DADBD 76-70:BBBCA 80-85:CDADA 86-90:BDABD 90-95:ADBCC 96-100:CCACA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买本资料书吧,五年高考3年模拟很好
参考答案:
1—5:ADDBD 6—10:BDBCC 10—15:CBCDB 16—20: ABDCC 21-25:DBDCD 26-30:ADDCB 31-35:ABDBD 36-40:CCAAB 41-45:DBADD46-50: DBABB 51—55:CCBAA 56—60 BAAAC
61-65:DBCDD 66-70:ABADD 71-75:DADBD 76-70:BBBCA 80-85:CDADA 86-90:BDABD 90-95:ADBCC 96-100:CCACA

1、“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19世纪末的下列国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2、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涌现反映了哪一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
A.汉代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3、“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5、清朝晚期,有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了当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政府同外国的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件事最早应发生在
A.1842年以后 B.1844年以后 C.1856年以后 D.1858年以后
6、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7、“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外敌的武力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B.说明中国人民不勇敢,惧怕竹枪火炮
C.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 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8、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A.定都天京 B.天京变乱 C.被清政府攻破天京 D.北伐失利
9、《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10、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辛亥革俞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11、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 6世纪欧洲的市民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20世纪70年代,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甚至乞丐也在自己的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这一现象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世界出现金融危机 B.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C.美元已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D.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
13、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画应是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荤图》
14、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
15、“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风格上看,该词属于
A.婉约派 B.豪放派 C.田园派 D.花间派
16、看图读史,断定正误,错的一组是 (1) (2) (3)
A.图(1)的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洋务派的宗旨
B.图(2)的核心思想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C.图(3)的核心思想是发展资本主义
D.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一面,但两者在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的主张方面却是相矛盾的
17、图片书中的人物对于美国来说,最大的影响是
A.缔造美国
B.对美国的1787年宪法产生重要影响
C.最大限度发挥美国的民主意识
D.加强美国中央集权
18、1999年12月,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这个世纪人物应是
A. Isasc Newton B. C.R.Darwin C. T.A.EdisOn D. A1bert Einstein
19、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是:
A.打击工商业 B.保护小农经济
C.巩固封建统治 D.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0、15世纪,欧洲人探险寻新航路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洲人富于冒险精神 B.欧洲人的贪欲特别旺盛
C.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D.欧洲的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
2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工场手工业向机器生产发展的趋势
C.增强殖民扩张的实力 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22、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和生丝的出口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性问题是: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生产生丝获利多,并逐渐掌握自已的命运
23、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A.甲午战争后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24、中国的近代化具有实践性的探索始于:
A.鸦片战争时林则徐待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建国方案
C.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
D.辛亥革命中孙中山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奋斗
25、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整顿了财政金融体系
C.对工业加强了计划指导
D.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6、二战后初期,苏联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B.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
C.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 D.工业发展缓慢和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27、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市场经济 B.深化国企改革 C.引进先进技术 D.增强企业活力
28、城镇化的含义是指:
A.农村变为城市 B.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C.乡镇企业大量移到城市 D.人口、用地、经济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
29、1953年我国实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1978年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对以上变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D.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30、1947年签订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性质是:
A.国际政治组织 B.国际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组织 D.国际政治经济组织
31、20世纪70年代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B.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危机
C.美日欧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D.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
32、欧共体的两大支柱是:
①欧元 ②统一大市场 ③关税同盟 ④共同的农业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3、标志着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的事件是:
A.欧共体的成立 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
C.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 D.欧元的诞生
34、欧洲联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35、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合作集团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6、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墨西哥出口的产品主要是:
A.技术密集型产品 B.本密集型产品
C.劳动密集型产品 D.知识密集型产品
37、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广大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贫困、落后之苦,解决这个问题必须:
A.取消国际不等价交换 B.免除发展中国家外债
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缩小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38、自1981年起,中国曾多次获得世界银行贷款,用于改造农田和发展教育,这说明:
A.世界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B.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只有发展中国家
C.世界银行是为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
D.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3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 B.区域经济一体化
C.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强调可持续发展
40、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A.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C.科学技术发展是其根本动力 D.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但存在严重问题
41、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
A.相互对立 B.区域集团化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
C.区域集团化即将被全球化取代 D.两者既有矛盾也相互促进
42、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43、请观察下图然后判断这种工具出现的时间: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44、下图是西汉的博山炉,请你仔细观察此图然后回答西汉时期出土的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A:器物造型庄重雄奇 B:纹饰细腻优美
C:工艺精湛处于最高峰 D:广泛采用鎏金、镶嵌等装饰工艺,精美华丽
45、 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A、社会环境稳定 B、自然条件改善
C、政治重心南移 D、生产力大为改观
46、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的是
A、北宋时期江浙地区商品经济繁荣
B、北宋立国后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
C、中唐以后南方农业进入了全面开发期
D、南宋政权重视农业生产,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47、 引进、推广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①养活了众多人口 ②经济作物专业区域扩大 ③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8、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49、 唐代,一般平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这种布的原料是
A丝 B麻 C棉 D毛
50、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造成的后果不包括:( )
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
51、 洋务运动没有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 只重军事不重经济 B 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
C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D没有大力宣扬西方思想文化
52、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5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对这句1978年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④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5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55、 引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①西方列强的侵略 ②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有识之士的推动 ④西方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56、 新中国出现新生活新风尚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的迅速发展 B.人民当家作主
C.苏联的援助 D.人们对美的追求
57、 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C.天文地理知识与航海造船术的进步
D.《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探险的激励
58、 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从本质上说明了:
A.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
B.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积极性倍增
C.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的一切因素
D.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产生成效
59、新航路的开辟,从根本上看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 B.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C.商业危机的产物 D.人文主义倡导的产物
60、最早从欧洲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仑布 D.麦哲仑
6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
A.欧洲 B.亚洲 C.地中海 D.大西洋
6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中,最重要的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促进欧洲商业发生重大变化,贸易量大增 D.引起了殖民扩张和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63、从历史渊源看,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开始于
A.资本主义萌芽 B.文艺复兴运动 C.新航路的开辟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64、假如你生活在15--16世纪的欧洲,下列商品你不能从市场买到?
A.中国的瓷器 B.非洲的象牙 C.美洲的咖啡 D.澳洲的皮革
65、被称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荷兰
66、17世纪中期,英荷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B.英国海盗抢劫活动
C.荷兰要扩大北美殖民地 D.英国抢夺荷兰的海运事业
67、17---18世纪的殖民扩张活动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主要作用是
A.抢占了广大海外市场 B.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C.削弱封建贵族势力 D.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68、 十七世纪对我国进行殖民侵略的国家有 :①英国 ②西班牙 ③葡萄牙 ④荷兰 ⑤法国
A.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⑤
69、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积累了丰厚的资本 B.圈地运动获得大量劳动力
C.积累了大量技术知识 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70、“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恩格斯的这段话是
A.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 B.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C.谴责英国组织“反法同盟” D.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71、工业革命密切联系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媒介是
A.炮舰 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C.军队 D.物美价廉的商品
72、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成就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C.化学工业的建立 D.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
73、20世纪初,人类可以使用的最新交通工具是
A.汽车 B.火车 C.轮船 D.飞机
74、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制度广泛确立 B.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C.自然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 D.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75、世界市场能够形成,从根本上说是
A.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推动 B. 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
C.新的通讯手段的应用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76、西周时诸侯国的国君相对于周王来说应是
A.大宗 B. 小宗 C.关系是相对的 D.不确定
77、“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78、古代中国由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统治的重要标志是
A.三公九卿制的形成 B.郡县制的实行
C.文化专制 D.皇帝制的形成
79、西汉时期,形成“中朝”决策机构的官员包括
①三公 ②尚书令 ③侍中 ④九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0、唐朝草拟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门下省和尚书省
C.政事堂和门下省 D.中书省和尚书省
81、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 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82、《清史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描述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83、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政治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表现在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85、在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从汉至元,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①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不能参与决策 ②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③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④设转运使负责全国漕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86、之所以说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轨道,是因为他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平民的民主权利,这些措施包括(1)废除债务奴隶制(2)设立平民可参与的民众法庭(3)确立了“陶片放逐法”(4)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
A.(1)(2)(3) B.(1)(2)(4) C.(1)(3)(4) D.(2)(3)(4)
87、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终身制 B.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
C.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88、西方法律继承了罗马法的
①陪审制度 ②律师制度 ③不告不理的诉讼原则 ④自由民主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9、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国家决策机构是
A.执政官 B.元老院 C.公民大会 D.民众法庭
90、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A.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 B.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C.1688年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通过
91、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
A.首相 B.国务卿 C.英王 D.众议会在野党领袖
92、下列对英国19世纪中期以后的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②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③内阁实际上对国王负责 ④内阁选举实际上是政党间的权力角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最高法院可以
A.通过被总统否决的法律 B.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C.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D.自行任命联邦法官
94、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95、20世纪80至90年代以来形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不包括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共同体 D.亚太经合组织
96、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实施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都
A.恢复和扩大了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秩序
B.是两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成熟的基本标志
C.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
D.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策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