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金属原理记忆金属分类

如题所述

记忆金属,一种具有特殊属性的合金,其原子结构有序,能够在特定条件下经历小于0.5%的体积变化。在外力作用下,这种金属会发生形变,但一旦去除外力并在适宜的温度下,它能恢复至原始状态。因其能重复这一过程百万次以上,得名“记忆金属”。本文旨在阐述记忆金属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记忆金属原理:**
记忆金属,亦称形状记忆合金,于20世纪70年代被发明,具备记忆形状的功能。这种合金易于塑性变形,但亦能通过特定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恢复原形。其核心原理在于合金在固态下,晶体结构随温度变化而调整。例如,钛镍合金在40°C以上和以下会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导致在温度变化时发生收缩或膨胀,从而形成不同的形态。这种温度引发的形态变化特定点称为“变态温度”,每种合金都有其独特的变态温度。
**记忆金属分类:**
1. **单程记忆效应**:形状记忆合金在低温下变形,加热后能恢复高温状态的形状,此现象仅在加热时出现。
2. **双程记忆效应**:某些合金在加热时恢复高温状态形状,冷却后又可恢复低温状态形状,表现为双程记忆效应。
3. **全程记忆效应**:合金在加热时恢复高温状态形状,冷却时形成与高温状态取向相反的低温状态形状。
**记忆金属的工业应用:**
1. 利用单程记忆效应的单向形状恢复,例如管接头、天线、套环等。
2. 外因性双向记忆恢复,借助外力随温度升降反复动作,如热敏元件、机器人、接线柱等。
3. 内因性双向记忆恢复,利用双程记忆效应随温度升降反复动作,如热机、热敏元件等,尽管这类应用存在记忆衰减快、可靠性差的问题,不太常用。
4. 超弹性应用,包括弹簧、接线柱、眼镜架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