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见习和实习有何区别?

如题所述

1、两者功能不同

设立见习期是用人单位便于对劳动者熟悉业务、提高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其主要功能是学习;而实习强调的是相互了解、选择,认定彼此是否适应,其功能是评判。

2、两者适用对象不同

见习期仅适用于首次参加工作的劳动者(一般为毕业的学生);而实习对变更工作后的劳动者同样适用。

3、两者适用上的不利后果不同

用人单位对表现特别不好的见习生有权退回学校,由学校重新分配,学生实习所在的单位对于实习学生,不承担无过错责任,不须执行最低工资标准;而对实习则是解除劳动合同。

扩展资料:

就业见习针对的对象是毕业一年内的离校未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在见习期间,见习基地应向见习人员发放生活补贴,其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为见习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毕业生如果在见习期间或期满后被见习基地正式录用,见习基地将与高校毕业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对没有被见习基地留用的高校毕业生,可继续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

关于实习,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伤害事故,不属于工伤,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可以以雇佣关系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由学校基于与单位之间的实习合同的相关约定主张权利。

实习期只适用于在校学生。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保险或最低工资的限制,故意与符合劳动者资格的非在校学生签订实习协议,这是违法的也是无效的。实际上即便签订实习协议,用人单位和非在校学生也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作为用人单位,应该与实习生签订实习协议,或与实习生、实习生所在的学校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实习生的实习时间、工作时间、实习费、实习内容等细节。同时用人单位可以为实习生购买商业保险,避免实习过程中发生因工受伤后产生经济赔偿纠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就业见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7
见习与实习的区别有:

1.对象的不同。实习的对象是毕业之前的学生,而见习的对象则是毕业离校之后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

2.单位性质不同。实习是在校学生找有实习岗位的公司实习工作;而见习是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针对当地离校后未就业的毕业生,安排的到企事业单位实践训练扶持政策。

3.见习与实习不一样的还有:见习制度是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分配派遣到用人单位的一种实习、考核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而实习可以说适用于所有企业。

_

宋聪聪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张保刚律师

擅长:公司法务

刘勇律师

擅长:损害赔偿

王莉律师

擅长:劳动工伤

陈娜律师

擅长:税务合规

朱哲雨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

李昌锁律师

擅长:经济纠纷

李金杏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电话咨询
第2个回答  2020-03-04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见习”与“正式工作”的区别?

(1)见习不是正式工作,也不是试用期。见习期结束后,个人和企业可以双向选择,签署正式劳动合同,或者分离。

(2)并非每个企业都可以提供见习岗位。能够提供见习岗位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是经过政府劳动和就业部门审核,建立了配套制度的,并专门授予“就业见习基地”称号。

(3)“见习”期间也有一定的工作报酬。

“见习”与“实习”的区别?

区别:“实习”是毕业前,“见习”是毕业后。毕业后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可以申请到就业见习基地“见习”。

共同点:“实习”和“见习”都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加工作经验,提高就业能力,为接下来正式就业做好准备。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8
  答复:就业见习不等于就业。这项计划重点是组织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城市参加见习,有条件的城市可探索开展非本地户籍高校毕业生和在校生的就业见习活动。见习不签劳动合同,见习单位不会支付严格意义上的工资报酬,高校毕业生在同一单位见习时间一般为312个月。
  见习也不等同于高校毕业生所熟悉的实习
。其一,见习有生活补助,分别由地方政府和见习单位各出一部分钱;其二,见习单位虽然没有义务为高校毕业生缴纳社会保险,但需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其三,高校毕业生如果在见习期间或期满后被见习单位正式录用,见习时间可作为工龄计算;其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服务机构将为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人事档案托管服务。
  据了解,该计划具体目标为2009年30万人、2010年35万人、2011年35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将组织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登记工作。有条件的省市将建立就业见习网站或网页,方便毕业生通过网络报名。
  见习期满未被见习单位录用的高校毕业生,可继续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对有创业愿望的,有关机构将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