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 品味赏析

阅读中有时会出这样的题目:“划线句对某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请你从写作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品味赏析”,我只会写“从写作方面”,不懂如何从“内容方面”,哪位才子会才女能教教我这只语文小菜菜啊?现在这里谢过了,帮帮我啊

一、值得注意的字词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例如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王驾写《雨晴》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诗歌鉴赏中,下面几类词值得关注。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
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极富诗情。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脉脉绵绵,写出自然造化发生之机。
例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2)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3)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过去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4)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
二、检测练习
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鉴赏分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2、“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3、“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4、“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5、“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6、“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7、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8、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 忧国伤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2、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
● 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 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28
首先,回答这类的语文主观题一定要完整,字迹一定要工整,任何老师都不愿意在考试时看到歪歪扭扭的字,尤其是大考。
其次,答案尽量写的多一些,这样就算写的不太对也可以赚取一些辛苦分。但是不可滥竽充数,写些不着边际的东西。
再其次,语言尽量书面化,这样老师会觉得你很有答题的技巧。
然后,还要多读,精读文章,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品质。
最后,多练就好,熟能生巧。语文这种东西不能急,要日积月累。

加油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0-27
这么说吧,首先你要明白画线句的意思,其次你要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文章主旨范围内进行写作,但注意不要超出画线句的意思!尽量把握作者的意思!语文很有魅力的,祝你能发现语文阅读的美妙所在!o(∩_∩)o...
祝好!
第3个回答  2009-10-27
内容丰富性,与表达思想的关系。
第4个回答  2009-10-27
阅读题,实际上一般都要结合相关内容来分析作答。应对句子的意思作分析诠释,才有可能答好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