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上各种通道的作用及应用

我们要写一篇论文,是“卫星上各种通道的作用及应用”,请哪位高手详细指点一下,急啊,谢谢了。。。

简要回答:

在遥感技术中,光谱通道一般是指传感器选择接收电磁波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指传感器的工作波段。传感器的每一个工作波段,都称为一个通道。一台传感器能接收几个电磁波段,就称之为几通道传感器。

现代光谱仪器的工作原理,光谱仪可以分为两大类:经典光谱仪和新型
光谱仪.经典光谱仪器是建立在空间色散原理上的仪器;新型光谱仪器是建立在
调制原理上的仪器.经典光谱仪器都是狭缝光谱仪器.调制光谱仪是非空间分光
的,它采用圆孔进光.根据色散组件的分光原理,光谱仪器可分为:棱镜光谱仪,
衍射光栅光谱仪和干涉光谱仪.
光学多道分析仪OMA (Optical Multi-channel Analyzer)是近十几年出现的采
用光子探测器(CCD)和计算机控制的新型光谱分析仪器,它集信息采集,处理,
存储诸功能于一体.由于OMA不再使用感光乳胶,避免和省去了暗室处理以及
之后的一系列繁琐处理,测量工作,使传统的光谱技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大大
改善了工作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OMA分析光谱,测盆准确迅速,方便,
且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光谱分辨率高,测量结果可立即从显示屏上读出或由
打印机,绘图仪输出.目前,它己被广泛使用于几乎所有的光谱测量,分析及研
究工作中,特别适应于对微弱信号,瞬变信号的检测.

可见光云图

可见光是波长从0.35~0.80μm很狭窄的波段。卫星在可见光谱段测量来自地面云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将卫星接收的这种辐射转换为图象称为可见光云图。卫星在可见光谱段选用的波长间隔有:0.52~0.75μm和0.58~0.68μm。卫星在可见光波段接收辐射与物体的反照率和太阳的天顶角有关,若太阳天顶角越小,物体的反照率越大,则卫星接收到的辐射越大,反之则越小。在可见光云图上,辐射越大,色调越白;辐射越小,色调越暗。通常云层越厚,反照率越大,色调也越白,而水面,象湖泊、海洋的反照率很小,表现为黑色,陆地反照率比海洋略大,表现为灰色,而潮湿或森林覆盖的地区表现为灰暗的色调。在电视显示的卫星云图上,地表和海洋常用绿色和蓝色表示。

红外云图

卫星在10.5~12.5微米测量地表和云面发射的红外辐射,将这种辐射以图象表示就是红外云图。在红外云图上物体的色调决定其自身的温度,物体温度越高,发射的辐射越大,色调越暗,红外云图是一张温度分布图。由于大气有吸收及物体发射率不完全为1,卫星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要比实际表面温度发射的黑体辐射要小,故严格地说,红外云图是一张亮度温度分布图。地面的温度一般较高,呈现较暗的色调;由于大气的温度随高度是递减的,故云顶高而厚的云,其温度低呈白的色调。低云的云顶温度较高,与地面相近,故在红外云图上不容易识别。由于各类云的云顶温度的差异较大,在红外云图上可以识别各种高度的云。此外,地表的温度随季节、纬度、海陆分布及其本身的热惯量而不同,所以在红外云图上的色调亦不同。在电视显示的红外云图上,地表以绿色表示,以与云相区分开。

水汽图

卫星选用6-7μm水汽吸收谱段接收大气中水汽发射的辐射,并以图象表示便得到水汽图。在这一波段,水汽一面接收来自下面的辐射,又以自身较低的温度发射红外辐射。卫星接收到的辐射决定于水汽含量,大气中水汽含量越多,发射的辐射越小;水汽含量越少,大气低层的辐射越可以透过水汽到达卫星,则卫星接收的辐射越大。在水汽图上,色调越白,辐射越小,水汽越多;否则越少。对于6-7μm水汽带,卫星测得的辐射来自对流层中上层,故水汽图反映大气上层水汽的空间分布。

被动微波遥感
微波辐射通常指1毫米到30厘米波长范围的辐射。自然界里许多物体都能发射和吸收微波辐射。气象卫星携带的微波探测器测量地表或大气发射的微波辐射,由此推测物体的各种特性的技术称被动微波遥感。在大气中,水汽在波长λ=13.5毫米(22.235千兆赫)、1.6毫米(183.34千兆赫);氧在波长λ=5毫米(50~70千兆赫)、2.3 毫米(118.7千兆赫)处有强烈吸收和发射微波辐射。

增强红外云图
这是对灰度或辐射值进行变换处理,将人眼不能发现的细节结构清楚地显示出来,如积雨云在云图上表现为一片白色,通过增强处理后可将云顶结构显示出来,能准确地确定积雨云的强度,强对流中心位置。红外云图的增强处理是将图象上的灰度值,按需要进行合并或分解为若干灰度间隔(等级),每一间隔赋予一个灰度值。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个人宣言:我是hk——honest king——诚实的国王,不是香港的英文缩写,切记切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30
honest king的中文名Chen Ke Yi
第2个回答  2012-04-12
不会不合格就看过好几条狗哈
第3个回答  2012-03-06
上网查一下
第4个回答  2009-10-29
等你胸有成竹的时候自然就能写出来了。。。
相似回答